秦唐之好: 200-21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秦唐之好》 200-210(第4/15页)



    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大唐的认同感也愈发高了。

    无论他们走多远,终究,大唐才是他们的国,他们的家……唯有他们的国,他们的家,才会给予他们这样的庇佑。

    身处大唐境内的百姓,在得知此事之后,也感到十分欣慰。他们虽然没有出国,但踏出国门的那批人中,就有他们的亲眷、友人,朝廷能够保障国人在异域他乡的待遇,终归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现在他们不出国,不代表未来他们也不出去啊!随着大唐商业网络蔓延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纷纷派人来大唐学习“大唐语”,了解大唐文化。

    未来,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大唐百姓,说不定也能凭着他们一口流利的大唐话去给人做做“外教”呢!

    朝廷保障了他们在国外的安全,也算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李令月看着系统内到账的积分,眯着眼,看起来心情十分不错。

    不过,她心情好,倒不完全是冲着系统给的积分。在很久以前,她便有一个保家卫国的梦想。可惜,曾经的她能力有限,能够做的事也有限。如今,她终于可以实现心中的愿望了。

    能力越大,责任便也越大。如今,她既然有了这样的能力,这样的际遇,她便不能轻易辜负了这一切。

    “从石国那边得来的财物中取出一些钱财来,补偿给那些遇难者家属吧。”李令月道:“人死不能复生,但往后的日子,总还要过下去。”

    钱财虽然不能抚平遇难者家属的伤痛,却能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将钱财送过去的时候,告诉那些人,我大唐将士,为他们讨回公道了!那些残害他们亲眷的石国土匪,在我大唐将士们面前一个个被处决了!”

    “是!”奉命前去安抚遇难者家属的人觉得,这些话语,才是对遇难者家属的最好告慰。

    唯一的遗憾是,石国距离大唐路途遥远,没办法将那些遇难者的遗骸全部带回故乡,只能就地安葬。

    安西军只带回了一些遇难者留下的遗物,交给他们的亲眷立衣冠冢。

    在了结此事之后,武皇将李晏和李清唤至跟前,将这件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告知了他们。

    “从这件事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作为君王,要维护自己的国民。”李清抢着回答。

    “为什么?”

    “因为,维护是相互的。只有君王维护自己的国民,国民才会维护君王。”李清挠了挠自己的小脑袋:“很多道理我虽然不是很懂,不过我知道,阿娘她很受人爱戴。”

    “你说得不错,令月如今声望之高,不下于朕。太宗皇帝常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挂在嘴边,没想到,他精心教养出来的继承人——你们的阿翁没有将这句话听进去,反倒是你们的阿娘将这句话实践得最好。”

    武皇道:“论对民情、民意的体察,朕不如令月。她明明出生在花团锦簇的大明宫中,却仿佛生来就与百姓站在一道。”

    李清和李晏听着武皇夸奖他们的阿娘,骄傲地扬起了小脑袋,与有荣焉。

    “阿婆,未来,我也要像阿娘一样!”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李晏忽然开口道。

    李清:“你抢了我的台词!这明明是我想说的话!”

    李晏斜了她一眼:“什么叫我抢了你的台词,李卉迟,你脸可真大。”

    武皇含笑看着两个孩子打闹:“看样子,咱们的晏儿和清儿都是有大志向的孩子。”

    “阿婆,你说,我的志向能实现吗?”

    武皇:“唔……这就要看你们自己了。”

    李晏:“阿婆,除了国与民的关系之外,我还看到了另一点。”

    武皇饶有兴致地道:“说来听听。”

    “唯有国家强大了,别国的人才会认真把我们的话放在心上。”李晏道:“如果我们没有直接兵临城下,恐怕,石国国王依然不会把这件事当回事吧?”

    “没错!对待这种不识趣的人,就要向他们展现我们的实力。这样一来,他们才会乖乖听话!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来行事!”

    李清很快就接上了李晏的思路:“我们大周必须一直强大!唯有如此,我们说出的话,我们做的事,才有分量!”

    武皇欣慰地点了点头。

    两个孩子年龄还小,能够想到这一层,实属不易。

    从孩子的数量上来说,令月比不得她的两名兄长,但晏儿和清儿的资质都没话说。

    在武皇看来,无论是李晏还是李清,都有为君者该有的潜质。

    她唯一担心的问题是,两个孩子日后会不会不甘屈居人下而相争。

    皇家出生的孩子,大抵都免不了面临这方面的问题,可这两个孩子毕竟是武皇亲眼看着长大的。此时,他们好得跟一个人似的,若是将来,他们也走到形同陌路的地步,不免让人唏嘘。

    翻过年去,李晏和李清便又长了一岁。

    过去的四年,李令月缺席了他们的生辰。今年,她自然要好好陪着李晏和李清过个生。

    生辰当日,李清看着自己身上的衣裳,有些苦恼地说道:“不久前才做的衣裳,又紧了……我本来想穿着这身衣裳去参加生辰宴的,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李晏不大能理解妹妹对衣裳的纠结:“阿婆不是命人为你准备了几身新衣裳吗?穿那个呀!”

    “你不懂,这件衣裳可是我最喜欢的衣裳,见证了阿娘带我们出宫‘考察民情’的重要经历!只穿了几回,就穿不下了,我心里头真是难过。”

    “实在不行,让人比照这身衣服的款式,给你再做几身?”

    “再做几身,那些新衣服也不是这套衣裳了啊!”

    李晏叹了口气,老气横秋地说道:“那就没有办法了。我们总是会长大的,便是再喜欢的衣服,我们也不可能穿一辈子啊。”

    “两位小殿下,宴会就要开始了,圣人使人过来催了,您二位快随奴婢过去吧。”

    除了周岁宴之外,两个孩子的生辰不曾大办过。今年,也同样如此。

    武皇和李令月不愿意看到乌泱泱一群人围在他们身边儿,便只在李武两家邀请了一些关系近的亲戚来参加这场宴会。

    李令月也打算借着这场宴会,让李晏和李清在武家孩子中挑选几名性子投契的人作为玩伴。

    武皇一直担心,她百年之后,由她亲手扶持上来的武家会受到薄待,李令月也知道这一点。

    只是,李令月是注定不可能像原本历史线上的太平公主一样,为了安武皇的心,就去与武家之人联姻的。

    作为替代,李令月想到的方案就是让李武两家的下一辈多多亲近。

    武家下一代中,有几个孩子还是不错的。其中有个叫武清芷的小娘子尤其机灵,武清芷的阿耶早逝,武皇怜惜她年幼丧父,本打算将她接入宫中,养在身边。可惜后来,她有李晏和李清要看顾,顾不过来,只得作罢。

    李令月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