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秦唐之好》 170-180(第8/17页)

限的信任。在她上位之前,她与武家兄弟以及他们的父亲并不算亲厚。

    武皇当着武家兄弟的面,自然不会说什么心里话。

    唯有李令月,能让武皇敞开心扉,与她说说真实的想法。

    眼下,李令月看着武皇这幅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不知怎么的,心里头有些闷闷的。

    “阿娘……”

    数年未见,她明明有许多话想要跟武皇说,可一时之间,她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武皇却不像她这般满腹柔情,只见她眼角上挑,透出几分凌厉之态。

    “听说,你准备来找朕兴师问罪。怎么,这便要开始了?”

    显然,李令月自进入外城以来的反应,都有人告知了武皇。

    李令月听着武皇冷硬的话语,才压下的火气此时又冒了头。

    “我在边关好端端打着仗,阿娘你忽然从长安来一封八百里加急,说自己病危,这是要急死我吗?哪有人无缘无故咒自个儿的!你既然这么做了,还不许我生气吗?”

    这兴许是李令月在武皇面前最“大逆不道”的一次。往日,她可从未对武皇这般疾言厉色过。

    “阿娘,你究竟知不知道,我在边关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有多焦急?我不知你近况如何,我担心你一病不起,担心自己见不上你……最后一面,我担心我们上一次的分别就是永别……”

    “我日夜不休地赶路,就为了能够早些回来见你!可我到了京城之后,才发现,你根本不曾生病,一切都是你诓我的!你说,我不该生气吗?哪有你……哪有你这样做人阿娘的!”

    周围侍奉的人见皇太女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了几分质问武皇的意思,不由面露惊骇之色。

    这些年,武皇脾气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万一太女殿下这般与武皇说话,惹恼了武皇,可如何是好?

    宫人们一个个都低垂着头,生怕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有些蒙受过李令月恩惠的宫人,甚至已经开始思考着待会儿武皇要是发火,她们该如何让武皇消气,如何为李令月求情了。

    然而这时,一旁的上官婉儿却冲着这些宫人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全部退下。

    虽然此时能够在内殿侍奉的人,都是自己人。但武皇与皇储母女俩的事,还是让她们自行解决吧。下人们实在没有下手的余地,也不适合继续留在此处。

    在临走之前,几名小宫女看着武皇和李令月这对母女剑拔弩张的样子,面上露出些许担忧之色。

    上官婉儿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来,李令月在这紫宸殿中,还真是得人心啊。

    她拍了拍那几名走在最后面的小宫女的肩,示意她们赶紧出去。

    这几个小宫女也不想想,寻常人若是敢用这样的口气在武皇面前说话,武皇老早命人将那人拿下了,哪能容那人在她跟前一通输出?

    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女之间的事,她们还是少过问吧。

    李令月没回来之前,武皇望眼欲穿,日日派人打探她的行踪。如今,她好不容易回来了,武皇能把她吃了还是咋的?

    走在最后头的上官婉儿,顺手关上了门,并亲自在门外守着。

    门内,无需再顾忌什么的武皇反唇相讥:“你该生气,那朕就不该生气吗?你可知,先前大食大军围攻北天竺时,你孤身一人陷在北天竺,朕又是什么心情?!朕明明都派人快马加鞭召你回来了,你却置若罔闻!”

    李令月听了这话,语气不由弱了下去:“我手头有军队在呢,并非孤身一人陷在北天竺……”

    “是啊,你带着你麾下那点人,就要跟五十万敌军硬碰硬!”

    “他们虚报了人数,实际上远远没有五十万大军那么多。我可以凭借地利阻拦他们一时,等待吐蕃援军的到来!我也是经过评估,觉得有胜算,才决定留在北天竺的。我并没有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李令月求生欲极强地说道。

    武皇将眼睛一眯:“横竖你如今翅膀硬了,连朕也管不了你了!朕在长安城中日日为你悬着心,你在边关,过得可真痛快啊!朕如今,不过是让你也尝尝朕尝过的滋味儿罢了!”

    李令月:“……”

    好吧,武皇这么一说,她还真的没办法反驳武皇什么。毕竟,是她理亏在先。

    “你如今,不过为朕的‘病情’担心了十数日,朕却为你担心了数月之久!你有何颜面来质问朕?!”

    李令月:“……”

    这话好有道理哦,她没法反驳。

    眼见着武皇还要继续发飙,李令月像幼时一样,拉住了她的衣袖:“阿娘,您消消气,有什么话,咱们慢慢说。若是您气坏了身子,可就不好了。”

    说完这番话后,李令月又亲手为武皇斟了杯茶——这茶,自然也是经过改良的,气味醇香,色泽莹润,深得武皇喜欢。

    李令月这幅谄媚狗腿的样子,简直与平日里的她大相径庭。

    武皇看着她递过来的茶杯,依旧将姿态摆得高高的,没有立刻伸手去接。

    “朕哪里敢劳动李将军为朕斟茶!李将军在边关作战神勇,自然可以不将朕的话当回事!”

    “阿娘,您今天是一定要刺我几句,您心里头才舒服吗?”李令月难过地看着武皇:“那您就刺吧!只要您刺完,能及时消气就好。”

    武皇瞥了她一眼:“你知道什么样的话能够让朕消气,可你偏偏不说!”

    “那是因为我没法向阿娘做出那样的保证。”李令月认真地道:“上战场,哪有不冒险的呢?即使我现在向您保证了,您敢信吗?”

    “哼!朕上辈子真是欠了你的!”

    “阿娘,那这茶……”

    武皇瞪了李令月一眼,这才从她手中接过了茶杯。

    她转动着手中的茶杯,道:“你要去边关开疆扩土,建功立业,朕也依你了。如今,你已经打下了吐蕃、北天竺和云南,接下来,你也该安生一阵子了,别成日里总想着往边关跑。我大周难不成就只有你一个能打的主将了吗?”

    “可我并不只是想为大周开疆扩土啊。”李令月道:“我私心很多的!我想积累足够的功绩,做‘天策上将’,让那些敬仰崇拜我阿翁的人,都对我归心。我还想让我的阿娘有足够的政绩,得享‘泰山封禅’之荣!”

    “阿娘,他们说你得位不正,说你不配为帝,我偏要将这无上荣光,捧到你的手中!”

    武皇闻言,心中一颤。

    唯有立下莫大功劳者,方可于泰山封禅。

    此前,唯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与隋文帝在泰山举行过封禅仪式①。

    唐太宗李世民论功绩本是有资格上去的,他本人也对泰山封禅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因着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李治倒是险些去成了,他本该在李令月出生的那一年,登上泰山。

    只是,那一年,他感染了一场恶疾,身体迅速恶化,终究没能去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