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冤种殿下的大学生暗卫》 40-50(第5/14页)
钱铁嘴写了一封信,让飞鸽送过去。
钱铁嘴大汗淋漓地来到沈亦初的面前,看到这一大摞小册子,瞪大了双眼,“这,这些,都是红楼梦?”
沈亦初笑了,“回答正确,钱先生,不如我们二人成立一家专门刊登小说的报社吧?我相信有红楼梦作为镇店之宝,店里的生意包火的!您还可以在报社门口继续说书,也算是为我们报社书籍做了宣传,如何?”
沈亦初又细细地为钱铁嘴讲解了何为报社,又如何运营,钱铁嘴听得眼睛都亮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简而言之,沈亦初创办的报社可以利用印刷术将小说以连载的形式一期一期地刊登在报纸上。
钱铁嘴可以担任报社的第一编辑,专门用来审核他人投稿的文章是否符合标准。
而沈亦初需要把握好印刷和宣传这一块的工作。
至于养生粥铺,他可以将店铺管理的权利往下放权,让知秋和言生两个人管,他们两个人人品过得去。
沈亦初是放心的。
接下来,他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报社上,和钱铁嘴一起将报社经营好。
但愿六皇子能上钩吧。
第44章
第二日一早, 第一家报社悄无声息地在京城的城西街创办,有了钱铁嘴的宣传和沈亦初敲锣打鼓造成的大动静,报社开办地很顺利。
百姓们都喜欢凑热闹, 对报社有着一丝丝好奇,他们聚在报社门前, 对报社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只见报社的牌匾上雕刻着三个字——【故事汇】。
“故事汇?卖的是什么,是故事吗?”百姓A不禁好奇。
百姓B也没看出来什么名堂,摸索着下巴, 猜测着,“大概是吧, 是不是卖书的?如果是的话,那我可就走了,地里的庄稼还没打理,我可没这个闲工夫看书。”毕竟,大字都不识一个。
不认字的百姓旁听了百姓AB的话后, 便直接扭头离开, 既然是卖书的,那就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对他们来说, 只要把家里的活干好, 比什么都强。
有人离开后,报社的门前立马就空了一大块地盘。
沈亦初依旧将自己扮成一位儒雅的中年男人,但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看着要年轻好几岁。
他看时机差不多了,跟钱铁嘴对视了一眼, 便走到报社门口,对百姓们讲解何为报社。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我这家店是做什么的, 你们大部分人都猜对了,我们就是专门卖故事的,但我们并非直接卖一本故事书,而是将本报社最受欢迎的书籍按章节刊登在一张纸上,比如本期刊登第一章 ,若大家想看到第二章,就必须买下一期的报纸,每七日为一期,如此循环往复。”
简而言之,就是在报纸上刊登连载小说,七日为一期。
沈亦初当然也考虑到那些不认字的百姓,又继续道:
“当然,若大家嫌弃麻烦,不愿意阅读本报社的报纸,便可以在发布新一期报纸的第二天晚上,来报社听一听咱们京城有名的说书先生,钱铁嘴钱先生继续为大家说一说本期报刊上的故事。”
门前不认字的百姓们还没有完全走干净,他们都高兴地鼓起了掌,接连称好。
钱铁嘴笑着对百姓们拱了拱手,“承蒙诸位不弃,钱某日后定会将更好的故事说与诸位听。”
沈亦初趁热打铁,“若是大家有好的故事,也可以向我们报社投稿,若大家的故事能通过审核,便能获得本报社的稿费,还有,若大家喜欢写故事,且有一定的水平,本报社便可酌情录用,予以月例。”
故事汇,故事汇,当然不能仅靠他手上现有的小说,一定要云集百家故事,才能被称为故事汇啊。
而且报社未来的业务肯定是很忙的,钱先生年纪不小了,可经不起折腾,必须得录用一些员工才行。
不能光逮着钱先生一个人薅羊毛。
做编辑可是很累的,何况钱先生还得准备说书。
沈亦初说完,见大家等不及了,便利索地办完剪彩仪式,放客人们进店。
“前一百名客人可以免费获得本报社的第一版报纸,一百至五百名的客人有半价优惠,五百零一名至一千名客人有八折优惠,一千名以后的客人则需要原价购买,一份报纸仅需要六文钱。”沈亦初刚说完,就被客人们挤到角落。
原本狭小的店铺更加无处落脚。
好在沈亦初已经提前将前一百名的免费报纸密封起来,放到最靠近店门口的地方,让客人们自己拿。
而那些打了半价、八折甚至全价的报纸堆,都被沈亦初牢牢地护在了身后,省得一会人多,不小心将这些报纸弄皱了。
一个时辰后,报社里的客流量才渐渐减少,折扣报纸都被客人们清扫一空,而全价的报纸却一份也没卖出去。
本次沈亦初收到了楚锦佑托人送来的一万册印刷版红楼梦连载册子,如今也只卖出去一千份。
可谓是生意惨淡。
但沈亦初和钱铁嘴对红楼梦就是有着迷之自信,二人一点也不慌,见报社里没了人,便收拾收拾报社内的卫生,直接各回各家。
有了报社,沈亦初也不在客栈居住,而是在报社二楼打扫出一个空房间,直接住下。
其实原本他打算在报社的一楼售卖报纸,二楼则是作为报社内部员工的工作室的,但现下报社只有他和钱铁嘴两个人撑着,这二楼的八个空房间也就闲了下来。
如此一想,干脆在报社二楼开一间卧室,等日后员工多了,他再另行打算。
……
老刘将第一期报纸带回了家,第一时间便将报纸拆开看。
红楼梦,书名倒是挺好听的。
他继续往下看,思绪不知不觉已经完全沉浸其中,情绪不由得被故事中的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所牵动。
结果看到最想看的地方之前,整篇报纸的内容已经被他不知不觉间看完了……
老刘:……真是卡得一手好文。
同样的事情都发生在不同百姓的家中,他们毫无例外地被红楼梦颇为新颖的剧情所吸引,看完前两章之后意犹未尽。
这样的情况就导致报社开业的第二日,客流量激增,报社中的报纸都供不应求。
剩下的八千多册印着红楼梦的报纸就这样被客人们哄抢,这些报纸分分钟被卖光。
沈亦初和钱铁嘴看到今日的营业额,笑得都合不拢嘴。
但他们理智尚存,还记得当初的约定,凡是由红楼梦产出的收益他们都不能动。
这些银子是要捐给穷苦百姓的。
沈亦初管这笔钱为——曹雪芹基金。
方才他们报社卖了57900文钱,按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来算的话,他们净赚57.9两银子!
这些银子他们一分不留,全部用来资助穷苦百姓。
但穷苦百姓有好有坏,他不想做圣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