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开马甲在全球搞买卖: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开马甲在全球搞买卖》 110-120(第6/14页)



    “卫婶那边的速度比一开始快了不少。”唐园承认了这事,她之所以不提,主要也是因为薛诗琪的手工店承担不住那么多的毛线织品。

    卫婶可以叫外人帮忙,二姑跟沈文玉这边也可以,之前的情况她说穿了,只会让两人也有找人帮忙的想法。

    这会儿不一样,M国人多,市场要比香江大很多,即便找了多的人帮忙,最后囤的毛衣成品也不会太多,且成本又这么低,不管她怎么卖都能赚钱。

    她没有说穿,只是道:“之后的毛衣,我只要求质量,能做到吗?”

    “数量多少都行?”两人同时问道。

    唐园点了头,两人面上都露了欣喜。

    “你放心,我们一定给你好好织,质量方面一定不会有问题。”

    “对对,我们给你把好关,绝不会差了质量。”

    “我相信你们,你们肯定能做到保证质量,”唐园直说道,“那就这么定了,之后我会多拿一些毛线过来,你们自己琢磨着织,不过之后我来的次数会少,可能隔四五天来一趟,到时候一起结算,没问题吧?”

    “没问题!”

    得到两人的点头,唐园便没有再多说,也不管她们能找多少人帮忙。

    左右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且她现在也不是之前的那个“穷人”,前些天那批前前后后卖出去的四万斤面粉,一共给她带来八千块收入,再加上之前白捡的一万六,这段时间零零碎碎的进进出出,现在她手头还有两万多的人民币存款。

    这样大的一笔存款,足够她用一段时间。

    更何况随着之后改革开放,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逐渐放开,她要从M国进口粮食,换人民币会更容易。

    能挣钱,有挣钱的机会,就不怕缺钱。

    安排好手头这几桩支出人民币的项目,她又沉寂下来,没有再主动去找机会赚钱,但她提前囤的粮食倒没有压在她手里。

    内地不好出手,香江那边却有机会。

    郑蔓跟她两人都心知肚明,知道郑蔓底下还有“下线”,有的时候做事就不再藏着掖着,这段时间郑蔓从她手里陆陆续续拿了五千斤粮食,和时不时还会送来的茶叶一起,通过“下线们”转手卖出去。

    粮食好卖也不好卖。

    之所以好卖,是唐园让利多,如今香江粮食一块七一斤,她只收一块二,拿出去只要卖一块五,就会有人愿意要,一块三一块四卖出去也不亏。

    但也不好卖,是因为香江的粮食来源都掌握在几大巨头手里,普通人要掺和一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也是香江能卖,唐园却没有大批量进粮食来卖的原因,不仅容易惹出祸端,还容易引起注意。

    毕竟她手里的货可没有正儿八经的明面来源,真要是去查,很容易会露馅的。

    茶叶发圈这种人家盯不上,粮食却是另一回事。

    不过郑蔓几人也知道情况,往外卖却并不多卖,只是五六千斤粮食,通过不同的人出手,并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这批六千斤大米和面粉,买入价690美元,出售价7200港币,差不多是1440美元,利润750美元。

    第115章 高档工坊

    “你打算自己开厂了?”

    “不算开厂,就是想先看看有没有小作坊一样的小厂,”唐园跟郑蔓坐在仓库里说话,“我发现香江这边的纺织业是真的很发达,所以想要入行试试。”

    “其实你本来就已经在这个行业里了,”郑蔓指着身旁装满了发圈的袋子,“正好我是要四处跑的,我帮你打听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作坊要转让。”

    “最好是连地皮一起转让的,”唐园提醒,“这样可以免去一些风险。”

    “好,我帮你打听,除了地皮之外,里面的机器、员工还有别的我都帮你问清楚,”郑蔓说着,皱眉想了想,“小作坊的话,连地皮带机器,便宜的也许十几万就可以,还得看位置,贵一点的可能要三四十万。”

    “不要太偏僻的,贵一点就贵一点。”身在香江这个环境,唐园更看重的还是安全问题,偏僻的房子固然便宜,安全却无法得到保障,要是为了省这笔钱三天两头受到骚扰,不如一开始就多花点钱,一劳永逸。

    虽然在这里就算花的钱多也未必能安全,一旦出现竞争关系,迟早也要出现问题,但唐园的情况还特殊些,她并不打算把成品放在香江出售,而是打算卖去M国。

    同样是一千多的平均工资,M国和香江的汇率达到1:5,这就意味着在香江生产服装等,人工成本能大大降低。

    即便比不上内地差距大,这部分差距也足以让香江在七十年代成为极有名的服装加工区,也因为这个原因,七十年代香江服装行业遍地开花。

    如今已经是七十年代末,她这时候入行按说并不合适。

    可她的优势在于“运输”,同样的生产成本,她能将运输成本降为零,这就能让她比许多普通制衣厂挣的更多。

    再一个,她打算借这个小作坊为跳板,等内地改革开放,正式引进外资时,可以第一时间回到内地去开厂,要是她现在手头没有工厂,没有相关生产经验,到时候回内地办厂,操作起来会更难。

    她的打算没有跟郑蔓细说,只是让她帮忙打听。

    “这几年香江的服装业发展太好,竞争也格外激烈,你去打听的时候不用着急,”唐园叮嘱,“钱我可以花,但我舍不得花冤枉钱。”

    郑蔓笑了:“我懂你的意思,你放心吧,我一定都给你打听清楚了。”

    说完该说的话,两人将仓库里的东西收拾好,所有算好账的都放在右边。

    郑蔓看着空荡荡的仓库左侧:“正好我打听的时候,顺便再买一些碎布?还需要的吧?”

    “要,你去买吧,”唐园满口答应,“再问问有没有合适的成品布渠道,要便宜实惠、物美价廉的。”

    要开制衣厂,总不能买碎布做衣服。

    好在香江这边服装行业发展特别好,除了成品服装之外,布料的需求大,同样发展的很好,世界上有的布料,在这里同样能买到。

    在唐园跟郑蔓商量着要买制衣厂的时候,薛诗琪那边已经收拾好,要正式出国留学。

    她出国的这一天,唐园跟薛家人一起,送她到机场。

    “抱歉,太突然了。”

    “都已经说过很多回了,不用抱歉,而且店里的员工也都招了,没什么事,”唐园跟她拥抱,“希望你在国外一切顺利。”

    “你也是,希望你一切都好。”

    说完,薛诗琪转身离开,唐园跟薛妈妈闲聊的时候,说起了时差的问题。

    “诗琪在国外,跟我们会有一定的时差,你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在早上的时间打,中午十二点以前都可以,再晚那边要休息。”

    “这样的话,是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唐园说道。

    薛妈妈将手头的一张打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