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兄穿到了三年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和长兄穿到了三年后》 30-40(第6/16页)

    “许翰林,陛下让您上前听旨。”

    许恪不动声色地上前,躬身立在皇帝榻前:“臣许恪拜见陛下。”

    皇帝抬了抬手,勉强说道:“起身吧,走近点,朕有话与你说。”

    许恪不卑不亢往前两步立在皇帝身前:“请陛下吩咐。”

    皇帝沉吟半响,缓缓道:“朕戎马半生,文治武功不亏于天地,无愧于祖宗社稷,如今久病不愈恐是大限将至。太子年幼资质愚钝,势必担不起这副沉重的担子,但胜在仁义守礼,若辅以能臣相佐也能实现治下长治久安。一旦改立皇长子,只怕往后民不聊生,胥儿他虽有才却好大喜功将来必然穷兵黩武再战边境,实非守成之君。”

    皇帝睿智而浑浊的眼神望向许恪,“许卿可懂朕的意思?”

    许恪一脸惶恐,言之谆谆:“臣唯陛下之命是从,深受皇恩,臣愿为陛下肝胆涂地、鞠躬尽瘁。”

    许恪知道皇帝是在等他表态,这一步不能出错,皇帝说出了这番话,就容不得他再躲藏,如果这一刻他得不到皇帝的信任,那他必将活不到出宫了。

    “如此,朕也算宽心些,太子心思纯善,忠奸难辨,你身为帝师要尽责教导,政事上更要全心辅佐,不得有不轨之心。”

    许恪安静听着,知道皇帝崩后,他必然要以太师之位辅佐新君。

    “臣定当不辱使命,忠君报国。”

    皇帝颔首,扬声道:“让韩烈和严万良进来。”

    内侍总管方检躬身领命,小碎步快速出了内殿去通传。

    内殿只剩下许恪与皇帝俩人。

    皇帝突然严肃道:“许恪,党争祸国,该助太子肃清朝野时不可手软,可知晓?”

    许恪抬眼看向病得脸色发黑的帝王,低身跪下:“臣定当牢记。”

    殿外传来脚步声,皇帝抬了抬手:“起来吧,准备拟旨。”

    大雍朝律例规定,皇帝遗诏须由臣子、亲王共同见证下完成,如有必要皇帝会亲自书写。

    内殿侧门也缓缓打开,八岁的小太子从门内走出来,眼底有慌乱,脸上表情总的还算镇定。

    “父皇,您好些了吗?”

    小太子没有理会从殿门踏入的内阁两相,只趴在皇帝身前担忧地问候。

    许恪看在眼里,没有阻拦。

    韩烈、严万良弯腰请安,皇帝只抬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

    “奕儿先站好,不得出声。”

    皇帝让太子站在一旁,再次说道:“许恪准备草拟诏书。”

    严万良猛地抬头,环顾左右却不得不忍住出声,门外有禁军把守,殿内全是皇帝心腹,他说什么都不会有人听,更可能惹怒皇帝丢了性命。

    直到皇帝断断续续将整个传位诏书说完,严万良也没发出一点声响。

    “陛下请过目。”

    许恪将拟好的诏书呈上,皇帝颤抖着手拿起,仔细检阅。

    “可以,就用这份,拿玉玺过来。”

    至此传位诏书尘埃落定,很快抄写传发下去,不出意外晨曦升起时,所有人都会知道名正言顺的大统继承人是小太子。

    许恪也终于在宫门开启的第一时间回了府,裹着满身沉重与冷冽进了屋。

    拔步床内,许清妙正抱着他的绣枕睡得酣甜。

    他缓缓俯身,亲在了她的额角。

    第35章 第35章

    晨光微弱,许家前院大书房里点了四盏油灯,照亮昏暗中的许家郎君。

    许老爷子坐在主位书桌前,右侧的两把半圆椅子上坐着许坚、许晃兄弟。

    许恪站立在书桌前,面容平静,声音沉稳:“陛下大限已至,昨儿夜里已下了遗诏,但大皇子始终没有露面,府邸一片平静。”

    老爷子端着茶碗的手一顿,声音迟疑道:“*大皇子争夺太子之位多年,如今陛下病重传下遗诏,他怎会一点动静都没有?”

    “事出反常必有妖,恐怕并不是表面上这般平静。”

    许恪颔首道:“嗯,刚刚传来消息,今儿平旦时分京畿武库遭到了猛烈攻击。”

    大雍朝安定了近二十年,武库虽有重兵把守,但积年累月的安定,内部无可避免地松懈,自然让人有可乘之机,大皇子能不声不响地一举攻击武库,其野心和眼光都属上乘。

    这样的人为将为帅都是国之栋梁,可偏偏生在了皇家,有本钱有势力去逐鹿至高无上的皇位。

    “看来大皇子要反啊!”许坚低声叹道。

    自有史记载以来,起兵谋反首要第一步便是占领京畿武器库,占住了武器谋反就成功了一半。

    许恪看了眼父亲,应道:“是的,武库虽没被全占,但丢失超半数的武器,损失惨重,消息如今是否传到陛下那里还未知,韩相虽守住了内阁,但内庭总管方检是大皇子的人,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截断圣令。”

    “那恪儿不该此时回家。”

    许恪解释道:“情况虽然凶险,但我必须回来一趟,既是与家里通气,也是为了安定百官。昨日夜里陛下已经让我表态,日后必将全心全意教导太子辅佐新君。”

    老爷子颔首表态:“理应如此,我们家既然做了纯臣,那自然得遵圣令辅佐名正言顺的天子。”

    几人皆以为然。

    许恪转身看向许晃,恭敬作揖道:“二叔,有一事还得请您出面。”

    许晃连忙站起身,直言道:“大郎无须多礼,有什么是二叔能做的你尽管说,二叔定然竭尽所能。”

    “那侄儿就长话短说了,还请二叔派人去回复萧家大夫人,同意四妹与萧统领的婚事。”

    许晃茫然不解道:“这是为何?”

    许恪深知二叔的脾性,多年在外为官,为人刚正不阿,重礼守信,这也是为何当年清妙退了胡家亲事,二叔还是提议让四妹去替嫁的原因。

    太平之时不同于乱世,大皇子想谋反最重要的是控制京师武库,从源头上断了禁军的武器,第二便是截断政令,进而阻断政令中枢下达各部,最后必然是控制军队,而京城能调动的军队除了城外守军便是城内的禁军。

    城外守军没有天子令是进不来京城的,只有禁军可以直达宫廷,大皇子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控住禁军。

    那么萧云牧这位禁军统领就至关重要。

    许恪深思熟虑,慎重开口:“二叔,于私昨日四妹拖了清妙来问我萧云牧的为人,想必四妹是有意这门婚事的,而以我对萧云牧的了解,此人可为四妹良配,有主见又有能力护得了四妹周全。”

    “于公,如今正是拉拢禁军的关键时候,许家与萧家结亲百利无一害。”

    他不由想起今早从院子出来时,许清妙请他帮忙打探萧云牧时所说的话:“女子嫁人,求的不是门第多高官有多大,只求夫君能洁身自好善待正妻。那萧云牧多年来孤身一人,无儿无女无妻无妾,四妹妹心里是愿意的,但也实在担心他的品性德行,还望哥哥帮四妹妹打探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