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被秦始皇朝臣听到心声后》 120-130(第1/19页)

    第121章

    秦国这一季的大豆,没有太多损失。

    可漫天饥饿的蝗虫,没有觅足食物,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秦国初春时候,黔首便已经将地里翻过,烧灭了不知多少蝗虫卵。

    所以秦国境内蝗虫还不是最多的,其余四国境内的蝗虫,那才叫一个密密麻麻!

    秦国的蝗虫向四处飞,又同四国的蝗虫汇合到一块儿,乌乌泱泱,如同黑旋风一般,带着翅膀震动的嗡响,瞬间席卷了魏国、楚国、燕国、齐国。

    不过,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魏国在这四国之中竟然损失最少!

    人人皆知,魏国小国寡民,且整个国家都被秦国包围在其中。比起庞大的强秦,它像是秦国之中的一个小郡,不值得一提。

    可就是这样的小国,因为离秦国最近,所以秦国黔首做什么他们都能发现。

    秦国黔首今年又是到处翻土烧虫卵,又是春种全境只种大豆,又是建水利设施的,动作一个接一个,让人目不暇接。

    魏王假看在眼里,想到秦国那位奇异的神使殿下,以及心有沟壑,做事颇有章法的嬴政。他便觉得秦国下发的政令,虽然让人摸不着头脑,仿佛神来一笔,但仔细想来应该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魏王迁当即力排众议,秦国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

    秦国养鸭子,他们也跟着养鸭子。秦国种翻地烧虫卵,他们也跟着翻地烧虫卵。秦国种大豆,他们今年也没再种粟黍,改种大豆

    虽然国内黔首不解,朝臣埋怨魏王只会跟着秦国,有失魏国风骨,没有国君的大气象。

    可是一场灾难下来,他们虽然损失了部分大豆苗,但也保存了将近一半的豆苗!

    于是魏国境内,朝臣哑口无言。

    黔首却松了一口气,纷纷赞叹自家大王英明。他们今岁熬一熬,说不定来年气候好,这灾情就熬过去了。只要到明年,好好种下新一茬粮食,他们总是能活的。

    而面对黔首、朝臣称赞的魏王假,却一直沉默不语,心中满是复杂。

    现在,他真的不信不行了!

    看来,秦国果真是受上苍垂怜,嬴政也一定背着统一六国的天命,他的女儿神使的身份也确凿无误了。否则,他们怎么能提前就算准,今年必有大灾呢?

    魏王假满心复杂,为本国前途哀叹时,楚国、燕国、齐国已经全境陷入了蝗灾之中。

    蝗虫所过之处,粟黍麦的幼苗,全部都被它们蚕食鲸吞的干干净净。路旁的果树、花木,同样一点不剩。

    三国黔首束手无策,只能站在田间地头,用竹网、渔网、棍子、甚至衣衫,朝田地间的蝗虫拼命挥赶。

    可蝗虫实在太多了!

    这微薄的人力,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无数黑压压的蝗虫将人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让人行动挥赶蝗虫的动作都迟缓起来。

    蝗虫进食得极快,不过须臾之间,好不容易在旱灾里勉强活下的禾苗,竟然全部消失不见,只剩下点点残余碎屑留在土壤之间!

    进食完的蝗虫又飞走,继续到下一处田地之间进食物。

    大热天的,只有浑身湿透的三国黔首看着自家空空如也的田地,绝望奔溃,状若癫狂的伏地大哭:“天呐!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什么都没了,我们全家都会饿死的啊!”

    “上苍为何要降下旱灾,还生了蝗虫啊?!老天爷一点活路都不给我们留啊!”

    “这可如何是好啊?如何是好”

    三国黔首,战败需要赔偿秦国许多粮食,国家便加重了赋税。

    后面两年,国中不曾有轻徭薄赋的政策。反而上至国君,下到小官,都只知搜刮黔首民脂民膏,现在又来了旱灾、蝗灾,一下子田里就绝收了!

    这让家中本就没有存粮,现在已经断顿的黔首如何活命啊!

    楚国、燕国、齐国的黔首伏地大哭。

    可哭完了,走投无路的黔首也只能到处挖地下的树根、挖野菜,剥树皮。

    可实在没吃的,老天也一直不下雨,没有食物喝水,饿死渴死的人就不在少数。

    甚至有那饿得失了理智的人,将自己暗淡凶横的目光,投降了自家年岁尚小的稚子,或是皮肉较嫩的妇人。那眼神,竟不像是看至亲之人,反而像是看什么绝顶的美味一般。

    出现人食人的情况时,三国君主看着国中到处歉收的情况,更加感觉焦头烂额。

    他们也没有办法,只好一遍遍询问国中的大臣有何良策。

    燕国,齐国的臣子说不出个什么,只好按照寻常一般,看着黔首苦苦挣扎。黔首饿死,他们束手无策,反正他们自己人是饿不死的。

    此时,楚国王都寿春。

    楚王熊悍巡视朝臣“诸位爱卿,大灾之年,四处起灾情。如今蝗虫过境,粮食歉收,黔首饿死、渴死者众。不知诸位爱卿,可有赈灾妙计?”

    朝堂下一片死寂。

    满座衣冠拢袖低头,不发一言。

    楚王熊悍大怒:“诸君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如今正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知己,为何诸卿一言不发?!难道满朝衣冠,竟全是无能之辈,连可用之策都无一策吗?”

    朝臣面红耳赤,不堪受辱。

    此时,楚王之弟熊负刍上前拱手弯腰,阐述自己的想法。

    他心中嘲讽,面上却一派真诚:“大王何须动怒?如此天灾,朝中之人都是凡夫俗子罢了,能有何计策呢?”

    楚王熊悍看着自己平日满身反骨,今日格外乖顺的王弟,不由道:“那你有何计策?”

    熊负刍抬头微微一笑,满是恶意道:“臣也是凡夫俗子,能有什么计策?大王是我楚国的王,也算是楚国的天子!如今天降大灾,定然是一国天子有无德之处惹怒了上苍。臣请大王下罪己诏,虔诚反思自我,求得上苍原谅!”

    就知道他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楚王熊悍气得脸色发红,怒发冲冠。

    熊负刍向朝臣环视一圈,一派谦逊模样:“敢问诸位大人,小王方才说得可对?”

    朝臣却好似来了主心骨,纷纷赞同熊负刍的话,对楚王熊悍拱手道:“请王上下罪己诏,求得上苍原谅。”

    熊悍自然不肯。

    朝臣竟然纷纷跪地,言语逼迫:“请王上下罪己诏,求得上苍原谅!”

    熊悍见状,将尔等是否欲造反的质问咽下,气得拂袖而去。

    没多久,赵瑶君和嬴政便收到消息。

    楚国境内,楚王之弟熊负刍爆出了一个大瓜,说楚国皇室混淆血脉,王座之上的并非先楚王之子!

    还说什么如今楚国混淆血脉,王上又无道昏庸,都是他逆行倒施之下,才引得天降大灾!

    现在楚国只有拨乱反正,拥护有真正先王血脉的子嗣登位,苍天才能不怒,灾情也才能平息。

    他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