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康熙家的娇丫头》 100-110(第17/23页)
他说着就要亲下来,瑶令却用手拦了一下。
康熙挑眉望着她,倒也没有强行继续。
瑶令轻声道:“太子将阿哥们带去太子府了。”
康熙道:“朕知道。明天就送回宫了。太子自己也要进宫读书的。”
“太子与太子妃——”
瑶令的未尽之语康熙听懂了。太子府的事情,康熙也是知道的。
他顿了顿,说:“瓜尔佳氏是想努力做好这个太子妃。但尚且没有找到方法。再给她一点时间吧。太子也还年轻,两个人先相处看看。”
康熙亲自挑出来的人,当然知道瓜尔佳氏做太子妃一定是能做好的,但两个人的相处,总是要看缘分的。
就算保成不喜欢,两个人能相处下去也是好的。孩子们还年轻,在这条路上,也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
见瑶令若有所思的模样,康熙摸摸她的脸:“跟朕在一起,就别走神了。专心点。”
康熙正大光明的进来,偏闹得跟悄悄进来似的。
还是跳窗进来的,满屋子的奴才知道他来也要装作不知道,十分配合万岁爷演戏。
这让康熙有一种重回二十几岁的热血和冲动。
觉得自己好像跟小丫头谈恋爱以后变得不像自己了。但又很喜欢这样的自己。
人似乎也‘活泼’了许多。这样很好,康熙很喜欢这样。
尤其是在瑶令从小长大的地方,望着她红透了的小脸,湿漉漉的眼眸,还有那娇软好听的声音。
康熙总有一种遇见她小时候,将她小时候也纳入心口的满足感。
瑶令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康熙承包了所有的事后工作。
趴在康熙怀里,瑶令缓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臣妾的哥哥不纳侧室。不单是钮祜禄家的小姐不纳,将来再有别家的小姐姑娘,也都是不会答应的。”
康熙嗯了一声,说:“朕知道了。”
费扬阿不与八旗勋贵大臣家族联姻,这自然是更让康熙放心了。虽然费扬阿的初衷是因为爱重自己的妻子。但这也是很好的美德,康熙觉得很好。
想起那张随着军报带回来的纸条,康熙道:“你哥哥是性情中人。”
既然哥哥都是这样,那妹妹肯定也是一样的。
博敦一辈子也只有瓜尔佳氏一个人,就只生了他们兄妹。
孩子如此,是不是因为眼看着父母半生耳濡目染得来的?
康熙以前没想过这些。现在望着怀里昏昏欲睡的小丫头,心里却在想,会不会这丫头也有这样的愿景?
她先前没有说过。但是她当初想要出宫,如果一定要嫁人的话,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康熙没有问出来。
这是比寻常人家的日子还要难得的日子。
做帝王的,天生和这样的日子无缘。
问了也没问。何况现在,他眼里心里,小丫头都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
为了自家姑娘的清誉,钮祜禄氏家里当然不能大张旗鼓的吧家里孩子的婚事拿出来说。
也是托了中间可靠的人来博敦这里探了探口风,看是什么意思,若是妥当,就往后继续谈,若是不妥当,那自然也就不继续了。
钮祜禄氏家里的姑娘也不是一定非要嫁给费扬阿。费扬阿不成,人家心里自然有看中的别的人选。
回绝此事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再发生。
只有一样,快要入冬的时候,钮祜禄氏说她的病好了,要重新出来主持事务。贵妃再出来,位分在那里放着,自然宫中事务又回到了贵妃的手中。
瑶令处之泰然,贵妃要处置便处置,她也不会在上头跟自己过不去,更不会跟钮祜禄氏过不去。
只是一转眼过了年快要到四月里,西北战事还没有打完,瑶令防着钮祜禄氏又去找康熙说什么要大办她的生辰宴,她这里早早的就同康熙说明了。
外头战事未完,她的生辰是不要大办的。康熙也应了她了。
这日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太后说:“今日天气好,你们人倒是来的齐全。”
“哀家这心里就琢磨着,距离上一次选秀也有四年了,宫里是不是该预备着秀女们选秀了?秀女们的年纪放在那里,再往后拖下去,等年纪大了,还怎么嫁人呢?”
“况且,宫里伺候皇上的嫔妃也不多,正好可以再选一选,你们也要尽心挑几个皇上喜欢的伺候皇上。”
“哀家也知道,前头在打仗,后宫也不好铺张。那也可以缩减缩减,这选秀也是不能拖延的。再俭省,也不能把这个俭省了。贵妃,嘉妃,你们说是不是啊?”
钮祜禄氏笑道:“太后您说的是。选秀是应当办的。”
瑶令听她们一唱一和,没有即刻表态。
太后见贵妃应了她支持她,显然更有底气了,太后道:“皇上如今膝下只得十六个孩子,还是有些少了。孩子们一日日长大,宫里也不热闹了。多子多福向来是列祖列宗的愿望。是该进些人来,为皇家开枝散叶。”
太后看向嫔妃们,“皇上还肯同你们说话,你们也要多亲近皇上。莫忘了自己的职责。贵妃有一子,嘉妃有一子,可说到底这些年都是嘉妃在伺候皇上的,怎么有了十一阿哥之后,这肚子反而不见动静了呢?”
“若是不能的,也该叫宫里雨露均沾。这样能生孩子的人不就多了?”
太后早年在太皇太后的庇护下过日子,着实是怯懦的,很多话都不敢拿出来说。
叫她养着五阿哥,她就好好养着五阿哥。别的事情一概不管。
在先帝爷那会儿做皇后的时候,更是被压制的什么都不敢做,胆子小得不得了,连太皇太后都伺候不好,先帝爷恨的差点要废了她。
太后在太皇太后的羽翼下生活,对太皇太后的很多心态和想法是知道的还算清楚的。
因此太后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容忍董鄂妃的太皇太后会愿意容忍嘉妃。是因为嘉妃在五台山救了太皇太后的性命吗?
太后想可能不止这些。但更多的,太后就不知道了。
太后也不敢问太皇太后,更不愿意去问,还是有些怕挑起太皇太后的伤心事。
后来太皇太后过世了,就彻底没了问的可能了。
太后现在为什么这么敢的?
一则,是贵妃和她同声同气。两个人总是都不太喜欢嘉妃的。
太后需要嫔妃之中有人偏向自己。
二则是如今皇上的后宫中,蒙古出身的后妃可以说是没有的。早年的几个都过世了,也没有人得到皇上的宠爱。
蒙古势力的后妃在本朝几乎断绝了。
太后觉得自己得支棱起来,否则岂不是各个部落都悄无声息了。
这回出征西北,科尔沁去了几万骑兵,太后这里有娘家的底气,自然要端起太后该有的承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