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50-60(第8/15页)

  再者,如果阿韦将来想登基,上官婉儿该是一个多么好的势力。女官之首,修文馆馆主,翰林院写诏书的一把手,这样的身份能帮阿韦很多。

    只是可惜……

    罢了,就算上官婉儿不为阿韦所用,阿韦要辖制她也容易许多,必要时,可以直接以昭容的身份把她软禁宫中,总比一个势力大的大臣好拿捏。

    当务之急,是弟弟李旦一家,明明贼心不死,装的倒是风轻云淡!

    要是天幕能骂一骂李隆基就好了,在天下人面前说说李隆基的安史之乱,他好有理由收拾他们一家。

    能在天幕商城中购物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仍然不知道李隆基的所作所为,且史书涉及将来之事,也不能随意公布出来。

    这次,他特意摘录出李隆基的部分要治罪,结果有人劝他顾念兄弟情深,莫忘李旦让位之恩,给李旦一家子改过机会,不该拿还没发生的事来治李旦、李隆基的罪。

    呵呵,他能不懂么,朝堂里站的,有一个算一个,哪个没有错事,不就是怕他翻着史书一个个算账么。

    不拿将来事治现在罪,一个个都是不干净的!

    【除过这两个人,还有正史中写名道姓的两个男人,一个武三思,一个崔湜。】

    此时,武三思一人在家中,听见天幕说这些传言,他仗着旁人听不见,狂笑两声,自言自语道:“哈哈哈哈,说吧说吧,反正我不吃亏。”

    “跟我有染的,一个是韦皇后,一个是巾帼宰相,赚大发了。”

    但笑着笑着,武三思还有点不满意,天幕上的“他”怎么那么老。

    另一处地方,崔湜的书砸到地上,他无语地拍了一下额头。

    “谁写的史书,也太会编排了。”

    他的母亲出自荥阳郑氏,和上官昭容的母亲沛国夫人同宗,他们两家关系好太正常了。

    第56章 第 56 章

    【《旧唐书》: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 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

    划重点,‘推尊武后’。

    翻阅中宗朝的诏书, 夸武则天的话还真不少,联系婉儿‘武周遗臣’的身份,很明显, 婉儿明明是自己崇拜武则天, 武三思不要来沾边。】

    听见‘不要来沾边’的话, 武三思笑不出来了, 天幕这是在嫌弃他?

    不是,没道理怪到他头上吧,史书又不是他写的。

    武周

    武曌脸上的笑容就没放下来过,要给婉儿记上一功, 在诏书中承认她的政治地位, 此举利好她的名声和身后事。

    只要后面的皇帝都是从李显手里接过皇位, 承认这个儿子的统治时期, 那也必然要承认传位给儿子的她。

    【而且还有个问题, 史书上写,是婉儿给武三思和韦皇后牵线搭桥。

    这里很奇怪, 武三思和李显是亲家,安乐公主在武则天时, 就以郡主身份下嫁武三思次子了。

    那么,武三思为什么要通过上官婉儿,而不是李显韦皇后的爱女安乐公主来拉关系呢?

    好一个舍近求远。

    但史书上就是这么写了,把婉儿打成了韦武一党。】

    【崔湜就更有意思了, 宋人的官方史书《册府元龟》这么写:中宗于宫掖无禁,昭容上官氏屡出外与三思同寝处或累日不归, 三思自嫌衰老,举湜自代,繇是中宗及后宫眷遇弥厚混。

    ……武三思嫌自己老,于是推荐了英俊年轻的崔湜给婉儿。如果这是真的,该说不说,武三思还挺有自知之明。

    而且崔湜还因为婉儿的原因,得到李显和宫中人的厚爱。

    宋人是真的会编!】

    武三思双眼翻白,开玩笑,他会嫌自己老?

    这世上没有一个男人说自己不行,宋人会不会编书啊!能不能编好一点。

    与武三思看戏的态度相反,崔湜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差点要晕过去了。

    “太瞎编了!太瞎编了!”

    【崔湜出自博陵崔氏,“少以文词称”,人家本来就是大才子,不用巴结任何人。

    来看看最讨厌女性干政的李隆基,对崔湜的态度:玄宗在东宫,数幸其第,恩意甚密;兄湜坐太平党诛,玄宗常思之,故待涤逾厚,用为秘书监。

    李隆基当太子时,就经常去崔湜家,情谊深厚。甚至崔湜被赐死后,李隆基还对他念念不忘,对崔湜的弟弟更看重几分。

    真的太双标了,李隆基和崔湜来往就是君王爱才。

    婉儿和崔湜来往,可能就会被说私通。】

    唐中宗时,镇国公主府上

    太平公主不屑道:“李三郎还真是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去拉拢大臣,还非得写史书上。”

    崔湜在将来没有站在李隆基一党,反而因为支持她丧命。

    李隆基能对反自己的人都礼遇有加,正好彰显他对贤才的看重,和对敌人的仁慈。

    真是看不出来,李三郎还真有心计。

    当大家有了共同的敌人后,一群不相熟的人也能快速统一认识。

    “李旦这个儿子,以往真是小瞧了他。”韦皇后道。

    “这次预得先机,绝不会再放过他。”安乐公主道。

    上官婉儿也附声了一句,“临淄王野心勃勃,不可小觑。”

    哎,又是怀念则天陛下的一天,若是则天陛下在就好了。

    她可真是太难了,在宫里要被说成是李显的妃嫔,搬到宫外住,要跟武三思、崔湜扯上关系。

    真有意思,用这些更吸引人注意力的男女私情,来抹杀她吗?

    【还有因为两首诗就把婉儿和李贤联系到一起,说婉儿和李贤是初恋。

    这个没啥说服力,那两首诗写的不好,非婉儿手笔,但古代有小说把两个人硬凑成是一对了。

    还有笔记小说里的张昌宗,纯粹就是某些文人掺杂私心,对宫廷女官的抹黑编排,是低俗的艳情想象。】

    武周

    洛阳宫里,张昌宗惊悚抬头,怎么还有他的戏份?他一身荣辱均系在神皇身上,万不敢背叛神皇。

    明堂,武曌微微恼怒,有些文人真是吃饱了闲的。

    她一猜就知道,天幕能把张昌宗和婉儿编排到一起,那她在书里的形象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读圣贤书,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想着为国出力,反而对处在高位的女子充满恶意的想象,耻为读书人。

    唐中宗时

    “无耻!”上官婉儿怒目圆睁,终于说出来一句骂人的话。

    怎么有人这么能编!

    则天陛下和李贤关系不好,她是有多不识眼色能看上李贤。

    还有张昌宗,怎么能把她和张昌宗扯到一起,好歹毒的抹黑。

    【一日万机的上官昭容还得和这些人谈感情,那昭容估计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