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40-50(第12/15页)

更多有益于女子的事。”

    上官婉儿记录天幕重点的手停顿了一下,但面上仍然无波无澜,冷心冷情,说着客套话,“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是婉儿份内之责。”

    “你总是这套话,我是真心待你。”韦皇后,“镇国公主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镇国公主不能给你的,我都能给你。”

    “况且,你难道想一直用昭容、用婕妤的名号行事吗?你不想被人称一声宰相吗?”

    韦皇后等着上官婉儿的回答,却听太平公主忽然出声道:“不会再有政变,婉儿会活着。婉儿想要什么名号,她能自己争取,我也会帮忙。”

    韦皇后愣了一下,眼神在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身上扫过,心情不是很美妙,这两个人关系太好了,真难拆。

    罢了,听太平公主的意思,她已经不会和李旦一系合作了。

    【从韦皇后干的事情来看,如果没有后来的危机,韦皇后当权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前面说过,李重润的死是一颗巨雷,封建社会,储君不稳,则国家动荡。

    第一次危机是景龙政变。

    李显刚复位的时候,完全没有立储君的心思,一直拖到第二年,才立了第三子李重俊为太子。

    但李重俊注定无法坐稳东宫,因为他不是韦皇后生的,所以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都讨厌他。

    出力最多的当属安乐公主,一直称李重俊为奴。

    然后成功把李重俊逼得发动政变,但政变没成功,李重俊身死,安乐公主则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储君之位空悬。】

    唐中宗时

    安乐公主,“李重俊该死!”

    就凭他,也配占着储君的位置。

    都是耶耶的子女,谁又比谁差,难道就因为他是男的,所以就优先继承吗?

    况且,武则天一个外人都当上了皇帝,她是天子的女儿,她姓李!那不是更应该继承皇位吗?

    东汉

    “安乐公主?”沘阳长公主看着天幕喃喃道。

    看了这么久天幕,终于听见有一个公主做实事了,不过比了她还差一点,居然要把对方逼得发动政变后才去杀,这多危险啊!

    万一真让对方政变成功了呢!

    要是她,在一开始就不会让对方有当太子的机会,就是当上太子,也要早早谋划,主动出击斩首。

    【第二个危机是李显的突然死亡。

    李显的暴卒,让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计划中断。

    李显的死亡也是一桩迷案,两唐书都明确是毒杀,并且暗示下毒人就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

    武周,官道上

    刚过九岁的李裹儿哇的一声哭出来,嘴里念叨着,不是她杀阿耶。

    虽然她年纪小,但周围人告诉她,她将来会被封为安乐公主。

    此时天幕一说李显遇毒,下毒人可能还是她,几个哥哥姐姐就都齐齐转头看她,李裹儿觉得心里难受,泪水不住的往下流。

    这边的动静惊动了前面车上的李显和韦氏,两个人慌忙过来哄小女儿。

    “裹儿不哭,阿耶相信你。”李显心里气得不行,书上还说他逼得儿子女婿自杀呢,现在又说妻子和女儿合谋害丈夫/父亲,他一家子成什么人了。

    第49章 第 49 章

    【李显应该不是被毒死的。

    其一, 两唐书里,韦后在面对李显驾崩的局面时,都是“后惧”、“后大惧”, 然后立马召集亲信,谋自安之策。

    如果李显真是韦后毒死的,那韦后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大喜, 而不是大惧。

    而且, 她的反应是召集亲信, 商讨自保之策, 说明她害怕李显死亡这件事。

    再进一步说,如果是韦后下毒,她应该在李显死前,就有对应的自保方法, 而不是李显死后, 才开始想办法自保。】

    唐中宗时期

    李显连连点头, “是也, 阿韦绝对不会害我!”

    他和自己的皇后是共患难夫妻, 互相扶持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况且,阿韦想当皇后, 还需要他的支持,还有裹儿的皇太女愿望, 更需要他的支持。

    他一点都不相信史书所言,绝对是胡言乱语!

    其他时空关心此事的人也各有定论:

    李世民很快得出结论:“天幕所言甚是,韦氏在房州镇定自若,坦然面对被圈禁一事, 还好言安慰李显,见过大风大浪, 是个有胆量见识的人。不可能面对李显死亡一事就慌慌张张,害怕不已。”

    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就算时间紧迫,也连夜想好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杀皇帝这种大事,不可能是先把人杀了,再去想自保的计策,没人会这么蠢。

    【其二,韦后毒杀皇帝这个说法,在《资治通鉴》中,是李隆基策反禁军,发动唐隆政变时用的理由。

    政变者总要给自己找个理由的,不然就是造反了。】

    西汉

    “凶手出现了,”吕雉道,“就算不是凶手,那也是泼脏水的人。”

    吕雉猜测,李隆基去策反禁军的时候,肯定还会问一句:诸军将士,愿拥韦氏者右袒,愿拥李氏者左袒……

    【其三,反向论证一下。

    两唐书中的安乐公主个人传记部分,提到了她种种奢侈无度、卖官占地的事迹细节,却没写毒杀亲父这一条。

    如果安乐公主真的毒杀李显,那不应该大书特书,把每一个细节都写清楚吗?】

    唐中宗时期

    “呵……”安乐公主无语,她可真是谢谢写唐史的人了。

    就知道把她抓典型写,封建帝王穷奢极侈的多了去了,也没见史官写什么不好啊。

    再说了,公主的待遇比起亲王的待遇,都差了多少年了,她只是替同胞们拉回这个差距水平,何错之有?

    至于为什么不写毒杀亲父这条?

    那当然是因为她就没做过这样的事情!

    在政变过程里编一编替李隆基打掩护就够过分了,要是再编到她的个人传记部分,写史书的史官还要不要脸了,真就是皇帝的奴才了,记录历史的史书都成美化帝王的故事书了。

    【其四,在唐隆政变成功后的同年,即使在韦皇后被贬为庶人,安乐公主被贬为勃逆庶人的情况下,韦皇后仍以一品礼下葬,安乐公主以二品礼下载。

    毒杀皇帝的大罪,不应该以礼下载吧?

    而且,两人的下葬时间还是政变同年,不是很多年后,以示恩惠的追葬,说明当时的掌权者并不觉得李显是被毒杀。】

    大秦

    嬴政手指敲打桌子,沉吟道,“甚有道理。”

    当权者知道事情真相,可能因为理亏,所以没有做绝。

    不像胡亥当年,是光明正大的杀,对兄弟手足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