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180-200(第15/27页)


    一个?月后,第?一批孩子遴选出了三十个?,其他的依旧被送回父母身边。

    选出来的孩子,玄烨招募了几个?传教?士,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欧罗巴语言,顺道继续养身体。

    去往欧罗巴,坐船时间得?几个?月,若是身体不好?,怕是这遥远的路途都熬不过去。

    如?此细细地遴选了几个?回合,总算是选出了一百多个?孩子,组成?了第?一批前往欧罗巴的留学儿童。

    在给每个?人配了一个?贴身看顾的小厮后,又选了几个?大夫跟随,还配备了一些其他后勤成?员后,这群孩子,带着玄烨最为遥远的期盼,启程前往了欧罗巴。

    在安排留学儿童事宜时,开放商户的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抬头第?一项,就是官员家?属与亲属不可营商。

    官商勾结,也是历朝历代贪腐盛行?的一大缘由,是影响社?会安定和健康的重要因素。更何况,在清朝这种特殊又复杂的情况下,更要防止官商勾结。

    玄烨最先开放的,是个?人行?商买卖,对那?种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买卖,放开了管制,并制定了明确的律法条文,规范了他们的税收,以及遭遇纠纷时的一些处罚处理依据。

    第?一份商业谕令一发,东南沿海的商业,是肉眼可见地蓬勃了起来,每三五家?,就有一个?人出去当卖货郎之?类的。

    如?此一来,流动人口确实是大大增加,给地方管理增加了不少压力。

    可玄烨记得?,天幕说过,社?会管理是国家?和政府的职能之?一,作为朝廷官方,不能只想着要好?处,不想要麻烦事。

    有人借因底层商贩激增,导致偷盗、通*奸、斗殴、抢劫,甚至是杀人案的翻倍,请求皇帝收回通商律令。

    玄烨看完折子,第?二天就当着全朝堂的面,将那?人连降三级:“遇到问题,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只想着逃避,朝廷养着这种人有何用??既然案件翻倍,那?就要提高此类事情处置的速度,并加强管理,多派衙役巡逻,多惩罚几个?典型。律令发出去,不是让你们看完就丢的,是让你们依照着去灵活办事,处理政务的!”

    这一番下来,朝臣们算是领悟了,如?今皇帝的行?事风格,比当初先帝雍正爷还要干脆,还要没商量的余地,没事最好?不要惹他。

    开放商业的事,还只做了第?一步,但玄烨已经计划到了后面好?几步了。

    货郎兴起,导致市场突然兴盛,货源也成?了一个?紧要的事。

    玄烨第?二部商业律令,就是鼓励各手工作坊的发展,并规范了彼此之?间的竞争方式。

    正如?天幕所说,这个?时候的商业与手工业,都被压制到了极点?,所以发展十分困难。官方一放开官制,手工业就像是那?四月天里的万物,立时就欣欣向荣了起来,是真正的一天一个?样。

    手工业一起来,比流动商贩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还要明显,首先是原材料顿时紧俏起来,货物价格都涨了起来;其次是各作坊都开始招人,不少无所事事的贫民?,一下子成?了抢手的劳动力,看上去治安都好?了许多;三是各作坊之?间的竞争也大了起来,导致原料价格和成?品价格有些倒挂,市场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消费也有点?跟不上。

    市场有些乱,没有经验的地方官府,都有些慌了神,幸好?玄烨早就翻出了宋朝的经验,先利用?官方手段,打压了原材料价格,保住了一批作坊没倒掉,紧接着官方出马,收购了一部分手工业成?品,什么?瓷器、纸、布匹之?类的,很?快物价平抑了下去,市场逐渐趋于稳定发展。

    市场是好?了,地方政府要哭了,买回来的东西,堆在库房里,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看到地方官员在折子里哭诉这个?事,玄烨简直白眼要翻上天了,他们不知道和同僚之?间通通消息吗?互相之?间转卖一下,满足一下各地的需求。

    至于最大头的布匹,玄烨想了想,亲自?写信给两广总督,让他联系洋人商贩,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布匹卖出去。

    手忙脚乱了一番,总算是把这些事处理好?以后,整个?朝堂都大大地松了口气,再看从手工作坊和商贩手中收上来的税收,才觉得?这么?一通忙乱,不算是白忙活。

    只是,户部又提起了一个?大事:“陛下,如?今江浙与两广一带,商户如?云,手工坊遍地,是大大地吸走了两湖与河南一带的农民?的,这粮食若是不能保证,怕是会引起饥荒和恐慌啊!”

    这个?问题,已经在玄烨的议程中了。

    当时天幕骂这一点?还骂得?挺厉害呢,说朝廷没想着提高农民?的待遇,却只想着将农民?死死地捆缚在土地上。这一点?,作为皇帝的玄烨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如?此,农民?向来是有一块地,就不会闹事的群体,最好?安抚的。可是面对天幕所说的百年耻辱,玄烨纠结犹豫了许多个?夜晚以后,还是决定走这更麻烦更辛苦的一步。

    “你所说之?事,确实是将来的问题。所以想请诸位建言献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此,朕想要提醒诸位,咱们要解决的是粮食问题,不是农民?问题,自?先皇摊丁入亩以来,大清人口年年增长,如?今已经是历史上人最多的时候了。要想养活这么?多人,仅靠现有的土地,是不够用?的,以后人更多,哪怕十个?农民?伺候一亩地,也养不活全国这么?多百姓。”

    玄烨这一席话,堵死了大臣们想要遵循旧方法的念头。

    最后,玄烨又补充道:“若有人能想出有用?的法子,朕有重赏。”

    第192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36)

    重赏什么?的, 大臣们根本不敢想,有时候皇帝出来一些政令,他们都摸不到是什么?路数, 更别说提出让皇帝满意的法子了。

    可是如果不提, 皇帝还是会生气, 于是下面?的官员们, 绞尽脑汁,甚至发动家人也帮着想想办法。

    户部有人提提高粮食税,工部的人提,要多修水利, 要改进工具, 兵部有人提,可以南下占地方, 因为?南洋各地也有不少肥沃农田……

    玄烨看得是频频皱眉,真是一堆瞎出主意的。加税?再加税, 农民要跑的更快了;修水利?一个黄河已?经让人头疼,还没?解决办法, 别的水利工程也起不来啊;改进工具倒是可以想想;南下打仗?国库本就空虚,国家可经不起那样耗, 仗打起来, 就像天幕说的那个魔盒, 打起来就关不上了……

    至于兵部为?何说打仗,还不是因为?打仗了才有军功,才能捞好处?

    玄烨赏了几个提的意见还算不错的,又把?那个胡说八道说打仗的罚了俸银, 国家大事怎可信口开?河。

    玄烨的新政令,也令朝臣们大吃一惊, 竟然是开?海禁。

    这?个海禁并不是开?放商业海禁,而是开?放渔民海禁,鼓励渔民出海打鱼,还命江浙和福建广东的官府,组建起了资质审查机构,经过了审查的渔民,才有下海打鱼的资格。而且官府还从中牵线,将不同的打鱼船组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打鱼队出海,这?样能够提高安全性,也能提高捕鱼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