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160-180(第5/27页)
大了以?后?,能自己做主了, 便不?会那么勤奋了,不?想胤禛比小时候的自己还要狠。
此时的玄烨, 心中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于老四了。
【当?然,身?为帝王, 雍正帝也有一些?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军机处的设立, 标志着帝制集权达到?了巅峰。在帝制时代晚期, 达到?这个巅峰, 是历史发展规律,却是不?好的事,因为权力越集中,代表着对下面的束缚和约束就越严苛, 社会的活力与自由就越小。而且,就像大明, 朱元璋是将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了,儿子能轻松应付众多?公务,孙子重孙子也勉强做的不?错,可是一到?烂泥扶不?上墙的玄孙,事情就坏菜了。】
【权力的高度集中,就要求帝王十分勤政,同时还要有聪明的头脑和博学的才能,能处理政治、经济、文化、战争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但皇家选继承人的范围只有那么几个,还不?能保证每一茬都有优等生,不?能保证每一次都选中那个优等生,康熙帝传位给雍正帝是一种幸运,但大清后?面就没这样的好运了。】
【另外,雍正年间,清朝的对外战争也不?如?康熙年强势,虽然延续了对外扩张的策略,但在占优势的情况下,反而被?敌人窃取情报,造成损失,属实是雍正帝政治生涯的一大翻车。这也是许多?人攻击雍正的一个点。】
【其实个人觉得,这一点还不?如?重农抑商、严控海禁,以?及思想控制几个政策的伤害来得大。重农抑商前面已经说过,废除贱籍、摊丁入亩都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可是没将这部分生产力引导入其他行业和领域,其实是一种浪费。在海禁上,虽然不?禁止洋人来大清做生意,却禁止国人出去做生意,是担心人口流失吧,这也是另一种意义的人力资源浪费。思想控制则主要是体现在“文字狱”上,雍正朝的“文字狱”虽不?如?乾隆朝多?,但是案子都牵连广泛,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刑峻法了。】
【“文字狱”绵延清朝好几个皇帝,是清朝最为让人诟病的地方之一,这一点最为鲜明地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不?自信,正是因为知道清朝得国有些?不?正,是走了“后?门”捡了漏的,所以?才担心天下人不?服,而且最怕读书人的嘴,因为读书人不?仅能自己骂,还能记下来让后?世人一起骂。只是他们捂嘴的时候,忘了越是反应大,说明越戳中痛点了。】
前面天幕说到?雍正帝的政绩功劳,语气中不?乏赞赏。但是说到?这一部分,就明显能感觉到?语气冷淡了不?少,甚至带着一丝丝咬牙切齿的感觉。
朱元璋冷哼:“我就知道,这后?头的清,为了压制汉人,铁定弄出了不?少事儿来。”
朱棣面色也冷了不?少,手中的笔已经搁下,道:“左右不?过是奴役压榨罢了。对普通百姓就当?做牛马逼着干活,对读书人就打压他们的傲气,实在打压不?下去的,直接杀了了事。清朝至少存在了两百年,可比蒙元时间长久多?了,能做的事情也多?了。”
朱元璋轻叹:“前头听这个皇帝,会重用?汉臣,不?计较满汉之分,本以?为他是个通情达理一些?的,没想到?……”
朱元璋虽不?喜欢读书人做那些?酸唧唧的诗文,也讨厌他们一堆臭道理翻来覆去地讲,年静似的让人头疼,可是他还是十分看?重读书人的,毕竟读书人中,也有不?少有真本事的存在。
听到?“文字狱”,朱元璋就感觉心里十分不?舒服,从明面上就能猜到?,估计是和读书人读书写字有关了,可能跟一两句话的措辞,一两句诗文有关。
可是读书人哪有不?读书不?写字的呢?
这么一来,朱元璋反倒对清朝时的读书人充满了同情,觉得读书人做一些?酸唧唧的诗文,也没那么可恨了。
朱棣道:“天幕不?是说了么,皇帝终究都是皇帝,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而存在的人。清朝的皇帝,天生是满人,他重用?汉人,和针对另一部分汉人,本就不?矛盾,主要看?谁能帮他稳固江山和皇位,谁会影响到?他的江山。”
朱元璋觉得很有道理。
“如?此一来,越发不?想让这天下,落入到?满人手里了。”朱元璋握紧了拳。
朱棣郑重地点了点头。
听到?“文字狱”,这名字虽然有些?耳生,可是稍稍想想,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赵德昭道:“因文字治罪的事儿,以?前倒不?是没有,这清朝是做的更?厉害了么?”
赵匡胤略沉吟后?,想起了自己到?了赵构的皮囊里,知道的北宋时仁宗改革后?的“乌台诗案”,那桩案子,虽没有杀头流放抄家之类的,但也贬谪了官员。因为被?贬谪的人,写文写诗词都十分出色,天幕又?提过唐宋八大家,赵匡胤便觉得这人怕是有一席之地的。
说起被?贬谪的苏东坡,赵匡胤也觉得有些?冤枉,以?他在各地做的政绩,说明是个有才能之人,若得重用?,必然是另一番田地。这样的“文字狱”,已经让赵匡胤觉得十分过分,不?想在后?朝,还有更?过分的。
“帝王的平衡之术,便是拉一派打一派,清为外族势力入主中原,要收服中原的汉人,士子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群体,要收服这些?人,抓些?典型也是正常的。”赵匡胤解释道。
当?然,赵匡胤也猜得到?,天幕说了这一点,明明语气十分不?善,充满着不?满与批评,却并未深挖,与她往日?的风格十分不?同,想必是触及到?了前面说的,不?能提的敏感问?题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心中虽有许多?感慨,最后?却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然后?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李治看?得出李世民心情不?好,便没说话,也陪着饮了一杯。
虽然十分不?喜天幕说的那些?,可是那些?事是千年以?后?才发生的,他们作为千年之前的人,对这事还真是无能为力。
嬴政和刘彻也有些?被?这个转折惊到?,前面那么多?话都夸赞这个皇帝,结果还是有不?少做的不?好的地方。
“果然,不?能对后?世的皇帝,寄多?大希望。”刘彻道。
重农抑商、海禁这些?事,他们前面就听过,所以?不?意外,也能理解皇帝为何这么做,只是最后?的那个文字狱,让他们都有些?猝不?及防。
玄烨也没想到?,老?四胤禛在天幕那里,走的是李隆基的路子,前面一顿被?夸,突然转折被?骂。
对于胤禛实行的那些?政策,玄烨是没有多?大反感的,反而很理解儿子,重农抑商是历朝历代皇帝都做的事,不?能只怪胤禛一人,海禁也是自明就有的政策,更?何况到?了清朝,海上倭寇更?是频繁,不?仅有倭奴国的,甚至还有不?远万里从欧罗巴来的,不?把海上路径管得严格一点,如?何保证大清的安危?
至于文字狱,玄烨自己也搞过,他猜着,应该是胤禛搞得什么摊丁入亩、整顿吏治之类的事儿,让一些?人坐不?住了,所以?那些?人为了发泄不?满,才写了诗词文章骂皇帝,还不?许皇帝反击了么?
因此,在玄烨看?来,胤禛这几条根本不?算错,只是在皇帝的正常范围内罢了。
天幕这样骂,反而激起了玄烨对儿子的回护之心,让老?四胤禛在他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