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160-180(第2/27页)
想?赚钱,只是因为商业流通会导致农民?大?量脱离土地去从商,导致粮食产量不足。这些统治者想?的不是提高农民?的待遇,让农民?心甘情愿地回去种田,而?是堵死经商的路子,让农民?被迫回到田地中去。】
【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会让人口流动不便于管理,会导致社会稳定出问?题。可换个角度说,不就是官方管理能?力不行,也不愿意投入成本去做这件事么?百姓交税,不就是让官方去做这些事的么?公共支出是国?家管理的必须投入成本,结果帝制时代的统治者这笔钱都想?省。】
天幕说起“重农抑商”政策的时候,不仅是玄烨,其?他?皇帝也感觉自己被扫射了。
帝王们,特别是玄烨,都回忆起历朝的政策,确实是恨不得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像牛马一样老老实实干活,到期就交出尽可能?多的粮食布匹,有需要的时候就老老实实服徭役服兵役。
嬴政整个人陷入了沉默,重农抑商是从商鞅变法时期就提出的,他?未曾想?到,这个法子也被后世用了两?千年。但嬴政本人并未“抑商”,相反,他?个人对商人还?是十分重视的,毕竟六国?时期,敢在各国?之间来回窜做生意的,都是大?胆有见识之人,民?间交流也需他?们承担。
变法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那是因为战时状态,所以更注重基础生产,而?非提高生活水平,更多资源要倾斜于战争罢了。
刘彻感觉自己又被扎了,除了老年昏庸,他?确实也延续了前朝的政策,一直鼓励农业发展,对商业却并不热衷。
刘彻再次反省,自己对内政策确实有疏忽。
听到天幕无差别扫射,李治十分不忿:“这天幕懂什么!发展商业之事,岂能?说做就做?历代帝王都抑商,不正说明这个做法是对的吗?”
李世民?摇头道:“不,天幕说的有道理。”
“父皇!”李治有些不满。
李世民?温和道:“稚奴,做皇帝除了要站在皇帝的角度想?,还?要站在整个国?家整个天下的角度想?,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想?。有时候,皇帝做的对国?家好?的事,对百姓却不一定是好?的,这点你得认清。”
李治闭上?了嘴,却还?是有些不懂。
李世民?继续道:“有时候帝王,或者说统治阶级,只想?着自己权力稳固,想?着多收税,想?着青史留名,却未曾想?清楚过,作为至高无上?的掌权者,背负的责任可不仅仅是将皇位安安稳稳传下去,更应该是为万民?创造太平美满盛世。”
第162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6)
几期天幕听下来, 李世?民越发地认同天幕讲的于谦的那句话:“社稷为重,君为轻。”
刻意去追求统治的稳固,追求自家的天下不会被别人夺取, 反而越容易失守, 但若是将百姓放在首位, 将天底下的万民生?计放在第一, 这天下就能坐得稳稳的。这就像雍正帝惩治贪腐一样,要做的不是从表面入手,只去抓贪官污吏,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刻的李世?民, 与千年后的一位伟大人物, 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础力量。
这个问题又深入了一些,赵德芳确实是听不太?懂了, 赵德昭也有些懵,不是因为听不懂, 而是因为,天幕所说的事情?, 有些颠覆他的观念。
“父皇,天幕这番言论, 是否太?过于叛逆了?”赵德昭小心翼翼地问。
皇帝为天下之主?, 朝廷本就是要天下供养的, 天幕这般说,反倒像是皇帝与大臣该为普通百姓干活似的。
赵匡胤沉吟良久,才道:“我先?前也不能接受这样的想法?,可是听完前三?朝, 便觉得这说法?是有些道理的,百姓、民生?是应当在皇帝之前。太?宗李世?民, 被人传颂千年,不仅仅是因他开创了盛世?,也因他那民贵君轻的思想。”
天幕赞李世?民为天选帝王,又说他是能与秦始皇比肩的千古一帝,为何他就能做到帝王们所想要的生?前大权在握江山稳固,死?后名垂青史千年不朽,不就是因为他做成了帝王的标杆么?
赵德昭琢磨着赵匡胤的话,回想着李世?民的施政,想法?与态度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正兴奋地记录雍正的一些政策呢,突然听到天幕说,朱家父子没?有搞经济的基因,两个人同时愣住。
“这……这是又骂咱了吧?”朱元璋不太?确定地问朱棣。
朱棣拿着笔的手,悬在半空,整个人不知该作何反应才好。
刚刚说整顿吏治时,就不点名地说了朱元璋,现在更是直接点名他们朱家没?有搞经济的基因,为何明明讲清朝,他们大明还要挨骂?还是所有姓朱的都要挨骂?
好一会儿,朱棣才缓过神来,将笔缓缓搁下,道:“父皇,既然天幕都这般说了,搞商业一事,咱们就不必勉强自己了吧?”
朱元璋反而是个脾气硬的,挥了挥袖子,道:“不行?,她越是这般说,我还越是要搞一搞,咱们老朱家的不行?,从那些大臣中选人去做不就行?了?我还不信了,我老朱家不行?,这大明就没?人行?!”
朱棣顿时感觉,自己说错了话,明知亲爹是个不太?经得起激将的,反而用话刺激了他。
“这倒也行?,只是须得看人品稳重可靠之人,否则贻害无?穷。”
经济关系重大,又是容易钻空子的地方,老朱家的皇帝不太?懂那些,容易被人故意挖几个洞。
很快,父子两就把?被天幕点名骂的事儿,抛到了脑后,又商议起了,要如何将这些新政推行?开去。
玄烨苦笑,他就知道,说起大清,天幕绕不开的是百年屈辱,也绕不过海禁,只是没?想到闭关锁国,会导致国家陷入那种万劫难复的境地。
老四胤禛是有能力与才能,补了不少他留下的问题,可是毕竟还是站在皇室和?满人的角度出发的,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满清统治,所以许多问题都察觉不到。
不过老四能够做到这个地步,玄烨已经十?分欣慰了。
以前他最?看重太?子胤礽这个儿子,对其他儿子虽有指导和?鼓励,但远不及对太?子花费的心血多。但未曾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老四做皇帝反而十?分出色,解决了不少问题,这是他这个当父皇的应该骄傲和?欣慰的。
【回到雍正帝胤禛的事儿上来,起鹅裙气刘六捂灵叭吧而捂收集本文除了整顿吏治和?摊丁入亩两大补锅施政,算是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清朝的走?向,为清朝续了命,胤禛在其他方面也有些建树。比如稳定安抚收拢边疆少数部族势力的改土归流政策。】
【改土归流,土是指土司制度,归流的流指的是指派流官,土司制度的落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地被极少数人控制了最?多的资源,其他人都是底层贫民,即便是被少数话事人剥削压榨,也没?有伸冤逃避的路子,只能咬牙忍受。流官则不同,他们与当地并没?有亲朋故旧姻亲之类的关系,他们来就是执行?中央的普查人口、丈量土地、清查赋税、按大清律判案等任务,任期一到,就会被调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