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 100-120(第5/27页)

传播到全世界的景象,都几乎要激动得浑身颤抖。若是真能实现那样的梦想,大明可是比大唐还要强盛的存在吧?

    朱元璋收回思绪,点头道:“你说的是,这些事儿,主要要交给你,和你的儿孙们去做了。”

    “是,父皇,儿臣相信,那样的情?形,一定会成真的!”

    朱元璋顿时露出笑容,他就喜欢这种有魄力有胆识的人。

    玄烨则是轻叹了一口气,未曾想到,大唐之盛,千百年后?都没?能重现。玄烨是个极为有野心的人,天幕这样的话,对他打击挺大的。

    玄烨想了许多,最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嬴政和刘彻的好奇心,更是被吊的高高的,既然史上最盛时代,便是在这皇帝治下?实现的,那他又如何成了葬送国运之人呢?

    二人不约而同想起了本期主题:为了奖励自己?

    嬴政和刘彻越发想不明白了,皇帝再如何骄奢淫逸地奖励自己,哪怕是爬灰啥的,也不至于葬送国运吧?

    李世民揉了揉脸,李隆基竟然创造了历史上的盛世巅峰,这是他未曾想到的。想起刚刚还睡在自己身边的芙蓉面?美人,想起她是李隆基的儿媳妇,李世民还是觉得这反差有些大。

    李世民还在沉思时,高力士已经?尖着嗓子道:“恭喜大家,贺喜大家,这天上的人,都说您治下?的大唐,是历史上的巅峰呢!”

    “天上的人?”李世民注意点歪了。

    高力士一脸堆笑道:“正是,这能在天上如此演绎之人,非天人做不到。”

    李世民:……

    这死阉人口风变得可真快,刚刚说他葬送大唐国运的时候,还叫嚷着要去抓背后?捣鬼的人,现在夸他的时候,阉人就说人家是天人……

    李世民垂眸思索了一下?,若身边都是这般溜须拍马之辈,皇帝恐怕还真圣明不到哪里去。

    可李世民回想了一下?,这高力士也不是靠着溜须拍马逢迎上位的,在李隆基发动的“先天政变”中,这阉人也是出了一份力的。有了这份功绩,他才得了李隆基的赏识,得以随侍在李隆基身侧。

    难道是,皇帝堕落了,这太?监也就跟着堕落了?李世民有点疑惑了。

    【“开元盛世”之所以说是封建帝制时代的一个巅峰,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都达到了顶尖。说到盛世气象,“开元盛世”可以说是打了个样的。首先是政治上吏治清明,李隆基一上位,就精准地选用?了姚崇、宋璟等能臣为自己辅佐,很快就稳定了朝中的局面?,后?又有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等忠臣良相一一登场,得到重用?。从?这些有才能的良才得到重用?可以看出,李隆基选贤任能的眼光,是一等一的好,十?分精准的。】

    【除此之外,这个时期的李隆基,还十?分注重法度,有逸闻野史中,说曾经?有一个颇得李隆基宠爱的异士,仗着李隆基宠爱恃宠生娇,竟然敢阻拦办案的官员,李隆基得知后?,直接按照律法将?此人乱棍打死,以儆效尤了。这个时期,李隆基对忠臣与?奸佞的态度,与?后?期是完全相反的。】

    李世民回忆了一下?,虽然记忆中,那些事都有些久远了,但确实是发生过的。天幕提到的姚崇、宋璟、张说等人,在李隆基记忆中依旧十?分鲜明,记得他们奏对时的思辨与?口才,另外还有那个韩休,还有几分魏征之风,十?分擅长“骂皇帝”。

    想起他们,李世民就有种仿佛看到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身影似的,各朝的能臣良才,大多是相似的,他们都聪敏机变、都能言善道,都是皇帝的好下?属。

    只是,回忆到当?下?时,李世民忍不住皱了眉,这李林甫、杨国忠与?前辈们如此格格不入,是怎么得到李隆基如此重用?的?

    按照天幕所说,这李隆基用?人的事儿,真是画风突变,前后?完全不一样,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

    【一个清明的权力中央、人才济济的国家朝廷,是一国兴盛发展的重要前提。政令通达时,国家才会欣欣向荣。开元年间?,唐朝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和粮食储备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社会安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富庶的经?济,也孕养出了丰盛的文化,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孟浩然、白居易等等,那些占领了我们从?小学到大学语文课本的诗人,大多数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大唐,写出了风格不同、角度各异的诗文,盛唐气象就这样在他们的笔下?,被诗歌做成了标本,保存了下?来。】

    【除了诗歌,散文、传记、传奇等文学类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传奇类,为后?世的宋元明发展出戏曲小说等更丰富的类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灿烂丰富至极。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化也促进?了思想的发展与?开放,迸发出了无限的美好,至今都影响着我们甚至全世界。这个时代创造出来的美与?艺术,千年以后?还惊艳着我们。】

    嬴政十?分认真地汲取经?验:“原来,这些都算作是□□分?音乐、舞蹈、雕塑、绘画?这些在后?人眼中,不再是皇家专用?,也不是贵族们才可学习的,是普通人亦可接触与?了解的?”

    刘彻陷入了深深地沉默,他本人更喜欢开疆拓土的武力,更喜欢天幕讲那些能臣干将?,听他们如何治国护国,未曾想到,这些他不那么感兴趣的东西,也能让后?世人如此青睐与?喜爱。

    赵匡胤摩挲着手中的茶碗,道:“宋之所以能那般赚钱,是得了唐的传承,使?得手工业发达了罢?”

    宋唯二被天幕夸过的地方,便是文化的兴盛与?商业的发达,赵匡胤在做赵构时,也深入去了解了一番,才知民间?不少技艺与?东西,在唐时便已出现,只是又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工艺越发精进?,成本也得以降低了,所以到了宋时,便发挥出了不小的功用?来。

    了解过后?,赵匡胤也心悦诚服地承认一个事实:宋承唐的东西太?多,唐之盛世,不仅在他当?朝百姓,对后?世宋的百姓,亦影响深远。

    赵德芳听得一头雾水:“父皇,您说什么?什么什么唐的传承?”

    之前听赵匡胤骂唐的府兵制与?节度使?坑人,如今却?也会赞唐了?

    赵匡胤道:“无他,听着天幕提起那些诗人,便感慨了一下?唐的盛世罢了。”

    赵德昭道:“父皇无须歆羡,大宋必能创造出大唐一般的盛世,甚至超出他们。”

    赵匡胤看着儿子还年轻的脸庞,心中感叹,年轻就是好,年轻人才能气盛啊。要是他们知道宋有多怂,唯唯诺诺三四百年,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朱元璋虽读了不少书,却?十?分腻歪那些酸腐唧唧的文人,可是听到天幕如此盛赞大唐的气象,赞美那些诗人,心中感觉有一点点不舒服。那些酸唧唧的文人有什么好喜欢的?可是转念想想,宋承唐之风,再加上朝廷重文轻武,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人,然后?也被天幕赞了一通,说明这酸腐文人们的酸诗文章,后?人们也挺喜欢?为何会喜欢呢?

    朱元璋总觉得理由不那么简单,不是自己想的那个。

    他对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