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年代女配生存指南》 70-80(第22/29页)
孟笙笙快速心算了一下,地上那层一共一百平,地下一层一百平,这栋复式别墅一共要十四万才能拿下,全款支付肯定是有优惠的,最少也得给优惠个几千块,所以十三万就能拿下这套房子。
孟笙笙觉得可惜,只剩下这么最后一套了,要是其他两套还没卖出去,她能把这三套房子全给买下来,给两孩子一人过户一套。
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和以后的可不一样,在房子没建好的情况下,就得花这么大一笔钱,怎么想怎么不安心,所以售楼处的生意并不好。
这时候一来就来这么一个大客户,据说还是全款支付,公司就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售楼处的经理直接给公司的总经理打了个电话,等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有一个男人来了,先是笑容满脸的跟王川泽和孟笙笙握了手,接着做主直接给打了九折,最后孟笙笙花了十二万六就买下了这栋复式小别墅。
这个价在好些人眼里,基本算得上天价了,孟笙笙却眼睛也不眨的就把购房合同签了。
用十三万不到的价格买了这栋别墅,在她看来,确实便宜。
柚宁看她妈眼睛都不眨的就花了十多万,心想,女人还得是要自己有钱才有地位,看看她妈,花钱多潇洒,再看看巷子里住着的其他人家,天天都能听到为了一块两块钱都能吵翻天的人家,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孟笙笙自己开着车上班的时候,唐小卓拿着一叠文件小跑了过来,“孟总,咱们第二期的杂志已经排版好了,放到了您的办公室,你最后再看看需不需要再修改修改……前两天我们还接到了外地的客商给我们打来的电话,问我们能不能给他们一些咱们的衣服……”
孟笙笙进入了工作状态,说道,“我马上就去看看,过会儿你再来一趟办公室……咱们的衣服在京市的销量怎么样。”
唐小卓说道,“还不错,不过如果要给外地客商货的话,工厂那边的压力可能会有些大。”
孟笙笙知道这话的意思是,现在工厂的出货量已经跟不上她们销售的速度了,是时候扩大生产了。
不买厂子就得新建厂,她当初买的那几百平的地还有很多空闲着呢,想建厂房随时都能建,但是孟笙笙实在是想把白厂长手里的国棉三厂给盘下来。
她便问道,“三厂那边怎么样了?”
唐小卓最近忙公司的事,连私人时间都没有,国棉三厂那边还真没打听过。
这可是自己这个做秘书的失职了,她赶紧说道,“孟总,这几个月太忙了,没怎么注意过那边,下班之后我就去问问。”
这两个月确实忙,孟笙笙也理解,点点头就进办公室了。
第二天一大早,唐小卓就带着消息过来了。
“孟总,一厂二厂三厂正在准备重组的事了,据说都已经提上日程了。”
孟笙笙听罢只能遗憾叹气,看来国棉三厂注定和她没什么缘分了,再等下去,就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得赶紧把他们自己的厂房建起来。
孟笙笙把找工程队建厂这件事吩咐下去就没再管了,开始着手处理其他的事。
得给公司的衣服再设计一款上档次的包装盒,好马怎么能没有好鞍来配,还得再招一批帅哥美女,专门给客户送货去……
素笙公司的杂志非常受欢迎,现在已经发了三本了,知名度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素笙这个品牌,知道他们卖的衣服饰品贵的吓人,不是一般人家能买得起的牌子……
和前世的明星、网红一样,出名了,黑子也就来了,不知道是不是红眼病的同行,还是单纯不喜欢这个牌子的人,甚至还专门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批评她的公司,甚至她这个品牌创始人也被攻击了,说她“钻钱眼里去了”,“一味的追名逐利”……还呼吁大家不要买她们公司的衣服,不能助长这种拜金的风气盛行……
孟笙笙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差点没被气死,她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品牌,被这么一骂,就像她正常的走在街上,突然被淋了一身的臭水似的,恶心的不行。
现在造谣可真是一点成本都不要啊。
这样下去可不行,对她刚成长起来的公司可没什么好处。
她可记得清清楚楚,上辈子某个卖味精的企业,就是因为被商业对手造谣味精致癌,这种言论甚嚣尘上,深入人心,最后导致味精的销量大跌,整个企业都没落了。
她可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开了会,最后大家决定做一期专访,详细阐述他们素笙的产品定位、创立的初衷,再稍稍给大家科普一下国外的“奢侈品”行业的现状,给所有人灌输一个观念,素笙的定价是没问题的,她就是准备打造一个属于华国的奢侈品品牌。
公司的人因为这事忙的团团转,在收集各种资料,孟笙笙也忙,但是每天还是抽出来一部分时间陪家人。
承宁在饭桌上问道,“妈,学校让我们捐款,我捐五十行不行?”
这时候东南地区水灾严重的消息刚传过来,据说淹了好些地方,到处都在号召捐款献爱心。
这时候大部分的人家都不富裕,最多捐个一块两块,连学校的老师都不一定能拿出五十来捐款。
她顿了顿,说道,“你们自己的钱,自己拿主意吧。”
这些钱捐上去了,也不一定能到灾区,但是孩子有这份心,她也不能打击他。
柚宁倒是机灵,说道,“学校里捐个五块十块的应付过去就行,要是你还想帮帮灾区的人,直接打钱给灾区的账号还比较靠谱。”
承宁听了姐姐的话。
孟笙笙突然顿住了,她觉得自己想差了,论迹不论心,要扭转一个企业的口碑,做慈善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她完全可以以公司的名义给灾区捐款,她们公司解释的再多,还没有这一个实际行动来的有意义。
说干就干,孟笙笙马上回公司查了查公司的账目,上面的钱还有不少,再让财务室的员工算了算,算出来现在能拿出来的最大金额差不多在一百万左右。
她开了个会,提出准备拿出八十万全部捐给受灾地区。
好些参会人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这可是八十万,不是八十块也不是八百块,就这么一个水花都没有的捐出去了,老板不心疼啊?
孟笙笙笑了笑,谁说没水花,这水花还不小,刚好能洗清他们公司身上的脏水。
孟笙笙先是找了找负责这次救灾行动的主要单位负责人,接着给对方打了个电话,提出要以素笙公司的名义,给灾区捐赠八十万的救灾款,让对方提供一个银行账号。
企业慈善捐款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捐个一两万两三万的是常事,但是一下捐了八十万,还是一个私人企业,那倒是一个稀奇事了。
孟笙笙再让下面的人去报社透露了消息,把这件事大肆宣传给京市的人看到,甚至是全国的人看到,这样正面的消息,怎么可能还会盖不过那一两句的骂声。
果然,报社的人闻风而动,在查到真的有八十万的资金转入救灾账号的时候,报纸上的文章开始不吝啬的夸奖素笙这个公司,什么社会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