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鹤唳长安》 180-190(第11/19页)
暮云四合,天边晚霞如火,姜离看着帘外道:“清明早过,不敢在节上去师父和义父墓前,待明日授医之后,后日我们?先出一趟城,再去济病坊瞧瞧。”-
翌日正?是姜离与金永仁定?下?的授医之日。
姜离辰时起,巳时便至太?医署济安堂,又因早与针道生们?打过照面,大半日授课皆是顺遂,在济安堂待至申时,姜离又入宫中尚药局,继续给医女们?授医。
当初应下?景德帝安排之后,姜离便请求继续给医女们?教习,景德帝欣然应允,姜离如今出入太?医署与尚药局便都?没了阻碍,一整日教学下?来?,姜离回府之时已是酉时过半,夜色如墨,她嗓子也嘶哑的不像样。
如今已至春末,她早已交代了给济病坊准备的米粮和换季衣物,第二日一大早,姜离带着两辆马车出城而去。
她已有月余未至,此番刚到坊外,慧能师父便带着孩子们?迎了出来?。
阿朱几个“薛姐姐”叫个不停,姜离一边吩咐卸下?马车上的礼物,一边与众人?进了院子,目光一扫而过,在一众欢喜的笑脸之中,唯独阿秀和阿彩有些恹恹的,虽也有笑意,但?又像笼罩着阴霾似的。
姜离把两人?叫来?跟前,“你们?两个怎么了?”
阿彩怯怯地不说话,阿秀也欲言又止,阿朱这时道:“薛姐姐,有两家?人?想来?收养她们?姐妹,可都?只要一个,她们?不想分开……”
阿朱已有十一岁,阿彩和阿秀却都?只七八岁年纪,又是亲姊妹,自然不想分开。
姜离看向慧能,慧能道:“两家?人?,一家?是开绣坊的,另一家?家?主是个陶匠师父,家?里就?是普通人?家?,开绣坊的那家?没有儿女,想要个属虎腊月生的孩子,阿彩正?好?是;陶匠家?里也没有儿女,那家?夫人?就?想收养个女儿,以后留在家?里招赘,见阿秀乖巧,便想要她,但?她两姐妹不想分开,我们?还?未回话。”
闻言阿秀忙道:“师父,薛姐姐,我是愿意的,想收养阿彩的是富贵人?家?,她去了是享福的,我是愿意的——”
她这般说着,阿彩紧紧拉着她的手不放,眼眶也发红。
姜离看向慧能,“这两家?人?可稳妥?”
慧能颔首,“施主放心,这几年济病坊被收养了不少孩子,一应官府文书皆是齐全,我们?也会往善主家?里去,不会出差错。”
姜离看看阿秀,再瞧瞧阿彩,也无法替她们?做决定?,便道:“此事不急,若这两家?心诚,想来?等得住,她们?姐妹情深在一处是最好?的,阿彩不会说话,尤其她的去处定?要万分稳妥才好?,让她们?想清楚再定?夺。”
慧能合手道:“施主尽管安心。”
说话间马车上米粮衣物已卸完,姜离令两辆马车先回城,自己带着阿朱给孩子们?和老人?们?分发衣物,这般忙完已经过午,姜离去学堂看了孩子们?课业,又一起用了一餐素斋方才告辞离去。
至水月观墓园时已至黄昏,龙隐山西北方向的山坳中,参天的松柏苍碧欲滴,高高矮矮的坟茔墓碑仍显得凄清森然。
怀夕紧紧跟着姜离一路往墓园西北角走,半盏茶的功夫不到,二人?来?到了魏氏坟茔之前,已有三月未至,这一片坟茔却未被荒草遮盖,再看墓碑之前,更有不少散落在地的香蜡纸钱残迹。
怀夕蹲下?身子数了数香柄,“姑娘,大概有六七炷香呢,应是半月前清明时来?的。”
祭拜亡人?多有规矩,三炷香一拜,今岁魏氏忌日时,墓碑前也有不少香蜡柄。
姜离彼时没放在心上,如今又瞧见这般多祭祀痕迹,不禁起疑心,她拿出自己带来?的纸钱,道:“除了李策,只怕是裴晏……”
怀夕赞同道:“裴大人?对魏家?的旧事也很上心呢。”
姜离不接话,只从魏阶与虞清苓的合葬墓开始祭拜,待到了魏旸墓前,便将高晖之恶道出,又道:“兄长,这些年来?我始终有怨在心,如今方知兄长是为恶人?所害,不过兄长在天之灵安心,那恶人?已受惩处……”
祭拜完一圈,天色已昏暗下?来?。
姜离将祭拜的痕迹清扫一番,又蹲在虞清苓墓前道:“师父,下?一次来?的时候,便是为您和义父雪冤之时了,请你们?在天之灵保佑女儿,保佑女儿早日得偿所愿。”-
回城的马车上,怀夕道:“姑娘,何不如就?让阿秀姐妹二人?留在济病坊呢?济病坊如今吃穿不愁,还?能读书认字,将来?拜托裴大人?和小?郡王替她们?找个营生便是了。”
姜离摇头,“济病坊在她们?十四五岁时便要将她们?放出去,她们?姐妹二人?一个体弱多病,一个口不能言,到时便是做活儿也是朝不保夕,一旦遇上些波折,转头为奴为婢都?是有可能的,但?若被善主收养,只要是个稳妥人?家?,总不至于沦落奴籍。”
这等世道,似浮萍一般的娇弱小?姑娘能有几个有好?境遇?怀夕心知肚明,又无奈道:“要是她们?有武艺傍身就?好?了——”
姜离叹道,“习武也非朝夕之功。”
说至此,姜离眼底浮起两分愁色,“也不知薛泠如何了。”
姜离被称呼了数月“薛姑娘”,她自己猛然提起“薛泠”,怀夕还?听得有些古怪,她便道:“只怕如今早已经嫁人?生子了——”
姜离也道:“多半是这样。”
怀夕便问:“您还?记得她的模样吗?”
随着怀夕之语,姜离的思绪又飘向了十三年前,连语气都?悠长起来?,“其实?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她的眼睛又清又亮,圆溜溜的,许和阿彩很像。”
“寺里的师父说她幼时得过病,是被一个道姑送去济病坊的,那时我与姑姑分离,流落到济病坊时孤身一人?,她因有些口吃的毛病,平日里不爱说话,起初我只以为她是个小?哑巴,后来?我看她被人?欺负,帮她与那些年纪大的孩子厮打,这才与她相?识。”
“口吃?怎么听薛氏人?提起过?”
“只怕是被拐之后受了惊吓,并非真?的口吃。”
姜离已记不清幼年情景,脑海中浮现?的是阿彩姐妹的模样,“后来?我与她同吃同睡,不过只有三个多月,她被收养之时,我也替她高兴,我只愿她快些去好?人?家?做大小?姐,再别吃流落在外的苦,可惜那时我还?不知她是薛家?的姑娘。”
姜离只叹命途难测,“那时我见过她藏起来?的玉珏,见过她肩背上的疤痕,可硬是隔了十多年,我才知她是薛氏走失的大小?姐。”
姜离之所以冒名成功,凭借的便是肩背伤疤和那块儿简家?老太?爷雕刻的碧玉信物,而这些在济病坊的旧事,甚至连虞梓桐和裴晏这些故人?都?不清楚。
当年她被收养回魏氏时,薛家?早已放弃在长安寻找,她不知薛氏寻女,便错失了向薛氏报信的机会。直到前岁,她诸方谋策如何换个身份回长安时才知薛氏丢过一个女儿,再细一打探,如遭雷击,后几番波折,她扮作薛泠回了薛氏。
忆起往昔,姜离一时生出些恍若隔世之感,又道:“当年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