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俞童生的小女儿(种田)》 80-90(第4/16页)

  俞梅说愿意把梅花订单分出来,订单上四月二十就要出货,时间上还是很赶。

    “好了,接下来说赶庙会摆摊的事,今年我们还在东街摆摊吗?”马三面把话说回二十五就开始的看大戏摆摊。

    “三叔,绒花生意我觉得冬天更好。陆家不收的可能更受欢迎。”俞荷悄悄和俞有钱说。

    俞有钱笑着小声说:“我觉得你说得对。”

    牡丹绒花这样卖下去岂不是要泛滥,越是精雕细琢的东西,越向卖。

    俞有粮顺着马三面的话,说:“我们去街上摆摊,店里的生意先停两天。”

    “老大家的,你的意思呢?”

    炒菜盖饭只卖午饭,李二娘赵娟都花功夫做绒花,烧鸡每天也只做十只,基本前一天都预定出去,如果没预定俞有钱宁愿不够卖也不多做。

    “我听娘的安排。”李二娘考虑了一下,忙几天在家做热米皮也行。

    “那就有粮你们三个摆摊,我帮忙在家蒸米皮做荞粉。你爹还是和去年一样给你们来回送货。”马三面在想预备多少米和面。

    又问俞有钱,“烧鸡今年还卖吗?”

    今年有人使坏他得掂量掂量。

    “阿娘,我也正要和你说这事。吴大汉收了300只鸡,我让他送家来帮忙处理,做好了看戏的时候卖。赚的钱都走公账。”

    老大今年八月要真愿意考乡试,家里也有钱供,因为免地税,家里粮食够吃,开店手里有钱,各方面也宽裕。

    “好。”马三面想着请俞有功帮忙后厨房磨米浆,一天二十文工钱。

    “我和你爹请人算过,四月八是个搬房的好日子,到时候老二老三搬到中院住。有人住,房子里老鼠也少点。到时候让大安送半头猪,请亲家们过来吃饭,不办酒席。”

    因为忙着做绒花本来二月就要搬房,拖到现在还没搬房,正房存粮食的柜里都有老鼠了。

    一说搬房,大家立刻停了手里的活,俞有粮俞有钱两家最高兴,三间厢房,要怎么住。

    成文成城也跟着高兴,他们总算要一人一间房,不用四

    个人挤在一间。

    “阿奶,我们用石灰把内墙刷白,再买点家具。”二月请人做好楼板,里外墙都刷了麦草黄泥的保护墙,现在已经晾干。

    “我不管。老二老三你们自己看着收拾,楼上还是用床,注意防火。”

    嫌吵,唐大丫收了东西,去休息,一进门兴奋跳起来,“要住新房,我还挣到钱了。老三和俞荷真能干。”

    俞有粮端着洗脚盆门里进来,唐大丫拉着丈夫的胳膊,高兴的说:“现在的日子我以前想都不敢想,谁知道老大真能考上秀才,老三有这么多赚钱的点子。现在我走出去,连族长媳妇都亲热的和我打招呼。”

    “阿娘说搬房邀请我爹娘,我真怕他们来说些不好听的话,惹人生气。”

    “当家的,再过两年成武也大了,我们给说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要温和性子好的,最好读过几天书。”唐大丫自问自答,她是赶不上他大娘三婶,儿媳妇怎么也不能输。

    俞有粮只听她说,顺着这些话想着,老实的脸上带出笑来。

    “当家的,这五两银子,你存着,我们家的私房钱都给你放着。”唐大丫把口袋里的银子拿出来,递给俞有粮,拾起地上的洗脚盆去倒水。

    俞有粮放下擦脚布,穿鞋,开箱子,乐呵呵把钱包在包袱里。

    快睡的时候,俞梅抱着自己的钱箱子来和俞荷挤,不等俞荷开口上床躺好搂着妹妹的脖子,笑着说:“妹儿,姐现在有十一两银子的私房钱,你要什么,我给你买。”

    “我们给爹娘扯布做一身新衣裳,怎么样?”俞荷被她挤到床里面,也不挣扎了。

    “阿爹要出门见客,做细棉布长衫,灰色裤子,阿娘也做一身见客的褙子和罗裙,等十月的时候再做。现在大哥三哥刚有点钱。我们买了,他们也要买。”

    俞荷点头,“阿爹是秀才,可以穿靴子,戴儒巾,要买就买一套好的。”

    “啊!穿什么还有这讲究?”俞梅睁大了眼睛,“还有什么,快说?”

    “要是阿爹考上举人,可以免80亩田税,就不是见官不跪,而是他自己也可以做官,穿官袍,穿官靴,穿绫罗绸缎,也没了限制!”

    “比小姨夫还有面儿?”俞梅一骨碌转过来。

    “白姨夫只是秀才,阿爹现在也是秀才,他们两个人的身份一样。”俞荷就事论事。

    俞梅笑着点头,真好,下次走亲戚,看舅母他们还怎么看不起自家。

    俞有地屋里,洗好脚李二娘又拿出银子看,做绒花能挣八两这是她没想过的,绒花比绣活要出活容易一点。

    “别看了,明天还要摆摊,你快点睡。”俞有地看妻子一眼,催到。

    “他爹,你说绒花都卖给谁呢?一朵牡丹绒花定价400文,卖多少钱!”

    “一二两银子吧。你们做工精致,颜色好,是难得的精品。”

    见妻子惊讶的看着自己,俞有地放下书,笑着说:

    “老三和俞荷的审美随了阿娘,加上阿爹的点漆簪子加成,就是拿到县里也是精品。我看成城也很有做手工的天赋。”

    没想到丈夫也注意到了,还以为他也不愿意呢。

    “他的菊花确实做的好,私下还做了十几种不同颜色花型的样式,还没拿给老三。”

    说到成城,夫妻俩都小心翼翼,孩子有进步,只偷偷注意,不敢声张,害怕惊了孩子。

    “让他跟着你学做牡丹,其他花样也教。”就算以后绒花贬值,可做兴趣。

    “成文石榴花也做的不错。”李二娘偷笑,婆婆是真不愿意孙子们做花,可孩子自己愿意。

    俞有地扶额,干脆把书收起来,准备睡觉。

    第二天,码头摊子摆开,俞有钱就去街上找李掌柜买石灰。

    “俞老弟,一事不劳二主,我给你再介绍个会刷墙的师傅。”

    “多谢,多谢你呐!”

    李掌柜介绍的师傅叫李新茂,父子侄儿一共五个人,每人一天50文的工钱,自带和泥的秘方。

    双方见了面,商量好明天开工,俞有钱回家准备梯子和登脚的木板和竹架。

    马三面和俞老头旁边麦地里拔草,两亩坡地种了玉米洋芋黄豆杂粮,草也开始长了。

    “俞荷要种棉花,水田怕不行吧!”

    “水田不行。今年都种水稻,等秋天收了稻,我们也种两亩油菜榨油。”

    “山坡上种点,地里再种点保种。”

    拔了一个多时辰的草,两个人回来休息了一会,俞老头又开始做木簪,马三面旁边打下手。

    “中午想吃什么?”

    “你随便做点就行了。”俞老头笑着说。

    “怎么能凑合,中午我们擀面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