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世界里做大嫂: 42、酒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水浒世界里做大嫂》 42、酒(第2/2页)

面积和高昂的岁币支出下的畸形繁荣。即宋代的君臣只顾及自己的位置,而不管百姓的肚子了。

    既然百姓尚且不顾,那商人的利益当然也就无从谈起。除了一些“背后有人”的酒家,大部分官员对于商家也视同为肥羊。宋朝最早还搞出了类似于竞拍的“买扑制”,即将酒坊酒厂卖给商户,商户用竞拍的方式,价高者得。这种情况下,若酒场不挣钱,那“籍没家产不得脱”,而若是酒场经营的好了,不好意思,地方官府会为了扩展财源,增至新的酒场。若是商户看穿了这一切,不买,也不参与竞价,那地方则会强行摊派。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生产环节,例如酒曲,酒米等都会变着法儿收钱。最离谱的是南宋后期,为了在四川搜刮军费,甚至在灾年逼酒户酿酒,赋税上不收米只收钱——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向来在这个世间都是禁酒的。

    只能说,别的时代是藏富于民,而大宋是国富民弱。

    朱富是小商人,走南闯北又多,这些见闻远比阎娇娇知道的多,两人在桌边聊完诸多不易,朱富感慨还不如自己在乡下私自酿些酒来卖,“虽然味道差些,但胜在便宜。”

    阎娇娇听他讲来,发现私下酿酒的难点集中在酒曲上。这个一个是酿造酒曲可比酿酒要难多了,自己很难私造。第二个则是官府也知道这些,与其抓私酿酒的,不如卡住酒曲这个关键,于是如今朝廷卖的酒曲,一个是需要提前申请,二是赊购酒曲需要以家产做抵押,还要三五户连坐。三则是买酒曲时除了交酒曲钱,还需要白槽钱,糯米钱才能领到酒曲。

    官府卖的酒曲,曲价是麦价的16倍,而这种层层加码之下,朱贵他们若是再从酒户手上买曲,那价格更要往上加,20倍还是他托关系才能弄到的。

    “所以如今东京城的酒户也少有自己买曲来酿酒的了,自己酿的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卖的上价,费功夫不说,若是酿毁了,那是要倾家荡产赔的。所以大家都喜欢去正店外面买酒再卖,像是樊楼,就号称每天在外面排队的有三千户。”朱贵感慨的摇摇头,“这么想来,就觉得忽然在东京城开店也不是那么好了。”

    “怎么,朱兄弟又想去东京了?”一道带笑的打趣从门外传来,阎娇娇听声音不像刘唐,便好奇的往门口望去,只见一个中年文士推了门进来。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