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120-130(第9/14页)
投湖之后,她突然?发现死亡比想像的恐怖。
不过,这个家?比死亡还恐怖。
这天她状态还不错,一早在院子里背古文,效率也?高,但?听到刷牙的父亲隔着窗户跟卧室里的母亲说?话。
“奇怪伐,老肖昨天来学校找我。”
“他?找你干嘛。”
“说?阳川湖不拆了。”
“啊?”刘玉秀立刻从卧室里出来,冲到水池边,逮住刷牙的林正清,“你昨天怎么不告诉我。大清早的吃准我来不及闹是吧?”
林正清苦笑:“不拆有什么好闹的。昨天你为了评职称的事心情不好,我也?不敢惹你,所?以等?你睡一晚再告诉你。没别的意思。”
刘玉秀已经不想管职称了,问:“怎么就不拆了。花园新村还有好多房子没分呢,而且还在造花园二村,规模比一村还大,听说?最大的房子有大房,三个房间呢。”
林正清看看四周……
其实也?不用看,四周没人,只有在角落里背古文的林家?欢,他?们都没发现。
“最近我不是在活动嘛,大概可能,是被我活动成功了。”
刘玉秀顿时小眼睛都瞪大了:“落实政策的事?你们林家?的家?产,政府要还给你们了?”
林正清道:“嗯,最近我跑这件事,费了多少劲,没人敢打包票。”
刘玉秀打断他?:“当?时我就说?要抓住老顾,只要他?肯帮忙,这事肯定成。怎么着,是不是还是他?帮忙的?”
“嘿,别提了,他?假正经得很,透一点口风都要他?的命。我是托了同学,他?跟市里这口子上?的人熟。前几天他?跟我说?,阳川路拆迁的事早就搁置了,说?是上?头要给胡家?落实政策,不能拆了。”
“什么胡家?,是咱们林家?和刘家?。”刘玉秀眼珠滴溜溜,转得美滋滋,“落实政策和拆迁又不矛盾的。等?房子全部发还给我们,再拆,直接拿几十套花园二村……”
“那岂不是整整一栋!”林正清都笑出声了。
第127章 双桂
晋陵自古便是富庶之地, 商贾众多,富家多云集于老城区。当年罚没众多,这些?年落实政策的也不少。
细算起来, 鱼骨巷的柳家, 阳川路的闵家,西园里的费家……都先后落实了政策, 但这几家在解放前就已经有中?落之相,家产稀稀落落,不成气?候。
林正?清数着指头跟刘玉秀细究, 说到柳家,甚至还特别介绍:“柳家本?是做木材生意?,不在咱们鱼骨巷住, 你知道他们为啥后来在鱼骨巷也有家产?”
刘玉秀一脸不服:“鬼晓得, 柳家都不剩几个人了, 那两兄弟自从拿回?三个院子, 在巷子里都横着走路。我看他们就不是什么有文化的人, 不知道怎么也能?住到鱼骨巷。”
“所以晓得了伐, 任你生意?做得再大, 也想往读书人堆里钻。”林正?清得意?洋洋,“柳家当年是从庄家手里买的房,不然他家哪配住在鱼骨巷。”
“出了两个状元的庄家?”刘玉秀听巷子里的街坊提过。
事实上整个鱼骨巷前后出个五位状元, 十三位进士, 其中?庄家最为显赫,两百年前有两位堂兄弟先后高中?状元。御赐的“双桂”二字被刻在牌坊上,解放前凡是家里有要?考试的小孩都要?来走走。
如今牌坊就在顾家东边, 已是破旧不堪,“双桂”二字也早已失却了颜色。
但在鱼骨巷, 风文依然保持多年,即便在读书无用的年代,鱼骨巷的人内心也从没有真正?认同。
尤其是顾淮考上京城的顶尖大学,又读上研究生之后,巷子里的街坊总说顾家离牌坊最近,肯定是得了牌坊保佑。
甚至还说,林老师家双胞胎成绩也不错,牌坊又要?发力了。
所以听林正?清提起庄家,刘玉秀的第一反应就是“状元”。
林正?清笑咪咪:“你光知道庄家出了两个状元,你晓得庄家跟咱们的渊源吗?”
“我们跟庄家还有渊源?我怎么不知道,是欢欢乐乐也要?当状元了?”
林正?清弹着牙刷上的刷毛,弹出一串小水珠,内心无比满足,感觉自己有无数的宝可以献。
可真是个宝藏男孩啊。
林正?清道:“说起来,庄家二小姐是我大舅妈。”
“啊?”刘玉秀惊呆了,“怎么从没听你说起过?”
“以前不能?说,庄家成分那么差,我怕影响咱们。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胡家平反了,庄家早晚也平反。没见柳家三个院子都拿回?来了,庄家说不定也还有些?家产在晋陵。”
刘玉秀道:“对?了,上次你不是说,你大舅舅要?回?国探亲了?那你大舅妈肯定也会一起回?来,到时候打听打听啊。”
“嗯,是得多留心。”林正?清表示赞同,甚至立刻想法更进一步,“当年我大舅出国时,还没有孩子。也不知道这些?年在外头有没有生。”
刘玉秀小眼睛亮得能?当路灯:“要?是没有孩子,或者没生儿子,那你可是外甥啊。外甥舅家狗,没吃爬灶头,可以分财产的。”
林正?清笑得嘴都合不拢,立即表示自己要?去侨办问问,胡老先生的探亲到底落实没有,什么时候回?来。
虽然快到上班上学的点,但林正?清和刘玉秀还是合理利用了这一点点时间,对?别人家的财产开?展了一番堂而皇之的盘算,并且生出一种?已经落到自己口袋的欢欣。
二人越说越梦幻,也越说越真实,十分和谐地回?屋吃早饭。
只剩在角落里本?该背古文的林家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喃喃地,也不知道自己是在背诵,还是有感而发。
…
虽然胡巧英一行回?国探亲是大事,但良效食品厂的筹建也紧锣密鼓,林思危只请了两天?假,第三天?一早,她从晋陵宾馆直接去了学校。
吴山海从同学那儿淘来的二手烘干炉今天?安装调试,对?方来了两位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吴山海使用。
好在吴山海在食品机械方面算是内行,上手很快。
林思危也跟在旁边学习,看着吴山海带几个学生忙前忙后,她心想,招工这事要?赶紧了。吴山海当个总工没问题,但总不能?让“总工同志”一个人包揽所有工作,这不现?实。
虽说学校说厂里的具体事务都可以独立拿主意?,但招工这事,林思危还是跟谢校长汇报过,谢校长给她先行批了八个正?式名?额,工资由厂子这边出,吃饭可以在食堂。
消息一出去,好几个学校老师想把自己亲戚介绍进来。
林思危当即先给庞建萍转了正?,职务是后勤兼出纳。还剩七个名?额,林思危和吴山海意?见一致,厂子里不养闲人,每一位都要?真正?能?顶上干活。尤其这八位正?式职工,不仅需要?有业务能?力,还要?有责任心和管理能?力。
说白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