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交一个大星球: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上交一个大星球》 90-100(第5/15页)



    那些病人和自己刚来时一样,因为长时间的治疗无果,满脸死气,绝望而无助。

    老原突然冒出一股冲动,他拍打着窗户,‘嗙嗙嗙’的声音很快引起临近几个正在排队的病人注意。

    “会好的,大家都会完全康复,拥有新的生活的!”

    老原大声地喊着,试图鼓励鼓励那些同病相怜的人。

    可惜车子隔音效果非常好,老原的话一句也传不出去,倒因为过于激动,看上去到表情很是狰狞,把部分本就将信将疑的病人快吓哭了。

    正在做登记的护士:……谁他爹的在捣乱!

    瑞兜站在离车子比较近的地方,看着车里人的嘴巴一张一合,仿佛要把冲出车子,把自己生吃了的模样,重重吞了口口水——他不会真上了贼船吧。

    然而所有的怀疑在吃上第一口灰绿色营养泥后,就全部烟消云散了。

    还有不少不懂矜持两个字怎么写的外国人,抱着管道口拼命说着仅知道的那几句卡蓝话:

    “你好,谢谢,好吃,再见”

    重复来重复去,试图让里面再投放些营养泥出来。

    质疑小黄毛,理解小黄毛,成为小黄毛!

    瑞兜发誓,营养泥是他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食物,没有第二,他已经对着作息表,在期待下一次用餐时间的到来了。

    第一批病人抵达时星后,丁斯扬还有时间每天去监控室溜达一圈,看看封闭医院里的病人们有没有试图逃出来的。

    等第二批上来后,她就没有闲工夫了,因为整个沙县都忙了起来。

    第二批患者不仅在第一批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号楼外籍患者,一号楼和二号楼的入住人数也都相较第一批翻了倍。

    这么多人,这么多张嘴,又是一天五餐的标准,粮食供应成了沙县后勤的一大压力。

    农作物数量管够,但都在地里,采收的人手不够。

    “让那边送点收割机过来呢”

    会议室里,大家又围坐在一起,商讨着该如何解决人手问题,一个专家把主意打到了自动收割机上。

    沙县及外围沙中城里现在共有三万余人,除去每天建造沙中城的,驻守沙县的,周围巡逻的,外出采矿的,足不出户搞研究的……真正能投入采收农作物的人数少得可怜。

    雪*上加霜的是,虽然因为时星的极端天气,绝大多数农作物栽培期非常短,从种下,到发芽、开花、结果,只需要短短一两个小时,但同样因为极端天气,战士们采收时间也非常短。

    他们必须赶在高温或者低温毁灭已经长成的农作物之前尽可能抢收。

    刘一夫说道:“上次赵群回去,我已经通知顾清许让他多准备些自动收割机,明天就能带过来了。”

    高老摇摇头:“机器虽然能代替一部分人力,但效率还是不够,一台普通材质制作的自动收割机在这儿顶多每天能工作到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才能收割多少亩地更何况我们的农作物都是混合生长,这让收割机怎么工作”

    刘一夫叹了口气:“那怎么办我们不仅要供给封闭医院那边,极星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高老头疼地揉了揉额角,难,太难了。

    就在众人沉默低头,减少自己存在感时,丁斯扬突然举起一只手:“我有一个主意。”

    第94章 第94章

    “我们可以叫刺花螳螂一族去帮着收割啊!”

    丁斯扬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忽略这些人类在时星最好的伙伴们。

    刺花螳螂性格温顺,好说话,只要说一声,它们肯定愿意倾巢出动帮着一起收割农作物。

    而且丁斯扬在种子记忆中看过刺花螳螂捕食。

    一只刺花螳螂在掠过另一只鸟时,胸前那两个比镰刀还锋利的前肢简单划了几下,比螳螂体型大数倍的鸟当场就断成了几截。

    如果让它们来收割农作物,那不是手起瓜落,容易得很

    想法很好,但是,陈琴开口:“如果我没记错,刺花螳螂一组退化比较严重,思考者并不具备和我们交流的能力。”

    时星生物退化的程度并不一致,像树人这种只要扎在土里,吸收吸收养分就能活下去的,躲避光照比较方便,所以思考者没有退化很多,来到沙中城这段时间还学会了不少卡蓝话。

    但像刺花螳螂这种需要出去捕食才能存活的物种,不得不接受光照,退化的就比较明显,思考者仅保持在不被生物本能操控的水平。

    跟它们求合作,别说交流了,意会都会不了。

    丁斯扬挠了挠头:“我可以会刺花螳螂的语言啊。”

    哈其他人满脑袋的问好。

    “什么叫你可以会刺花螳螂的语言”王静媛直接问出了口,“到底是会还是不会”

    “我没告诉你们吗”丁斯扬有些记不清自己说还是没说了。

    王静媛傻愣愣地摇头:“你说什么了”

    行吧,丁斯扬拍了拍脑门,她脑袋里现在塞满了信息,完全无从整理,只有被问到时,才能从乱麻中找出跟引线,顺着获取更多内容。

    她努力从记忆海中找到重点的信息:“种子或者说祭台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储存器,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时星生物们的学校。”

    在祭台没有失效前,它事无巨细,储存了周边范围内所有生物的言行举止,每年到一定时候,附近所有种族的思考者们就会带着过去一年里降生的幼崽们跋山涉水来到祭台。

    然后在‘启思日’那天,不同种族的生物们就会排成队,依次将幼崽送到祭台前的平台上,随着仪式的进行,与祭台融为一体的大树会用枝桠拂过每个幼崽的脑门,幼崽从此便会拥有它们一族所有的传承记忆。

    王静媛羡慕地咂了咂嘴:“这学校听上去效率比我们人类的高多了啊。”

    时星生物幼崽只要磕个头就能学会所有知识,而人类学一辈子都学不完!

    记忆的直接传承,这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学习方式。

    丁斯扬却叹了口气:“也许对于时星生物来说,记忆灌输是便捷高效的方式,但对我们人类来说却不合理。”

    王静媛一怔:“为什么”

    “因为信息没有筛选。”高老瞬间意识到了这种传承方式的缺陷。

    “没错!”丁斯扬点了点头,不愧是专家,一下子就能抓到重点。

    这种记忆的传承效率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高,因为它不管有用没用,把所有东西全部打包强行塞给生物们。

    随着时间流逝,打包的内容越来越多,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了生物的负担。

    不过这也是时星骤然变化的生存模式导向的结果,毕竟时星生物可不像极星的人类那样,拥有漫长的万年时间去慢慢进化。

    人类的逐步学习其实是一个信息筛选加再创造的过程。

    创造是人类最厉害的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