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小面馆: 80-90

推荐阅读:春诱莺莺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汴京小面馆》 80-90(第4/32页)

儿兴高采烈,抓了两只手满满的,蹦蹦跳跳跑了回来,又很大方要跟陈汌分糖。

    郗飞景方才就着阿桃递过来的水瓢洗好了手,如今也不走,反而蹲下身子,看着湘姐儿,温和问道:“小娃儿,你可是沈娘子的妹妹?”

    湘姐儿嘴里塞了糖,听到问话,扭过头,脆生生答道:“是啊。”

    郗飞景又问:“你刚刚扮的是何人呀?”

    湘姐儿得意地把小脸一仰:“是花木兰啊,我是女将军。” 说着,还伸手指了指身边的陈汌,“小汌是我的亲兵。”

    陈汌吃糖吃得脸颊鼓鼓,还配合地点点头——反正他不在乎当什么,只要跟湘姐儿一队就行。因为刘豆花她那队,是常输将军,玩不过湘姐儿。

    他才不要老是输呢。

    郗飞景不禁笑道:“那你叫什么名字啊?”

    湘姐儿机灵得很,一听这话,立马警惕地盯着他:“我阿姊说了,不能跟陌生人说自己的名字,也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你怎么在我家中,你是来做什么的?”

    郗飞景被当成坏人,不禁哈哈大笑,又指了指她的手,问道:“那我能不能看看你的手掌呀?我瞧着你的手掌好像挺宽大,脚也不短嘛。”

    这孩子穿得这般厚实,又生得奶胖奶胖的,跑起来却一点儿也不慢,应当是个好苗子。

    谁知,湘姐儿愈发警惕,大声道:“不可以!阿姊说了,小娘子的手不能随便给人看,尤其是男孩儿,你在人家家中,怎的还这般不礼貌!”

    郗飞景笑得都喘不过气来了,连声道:“好好好。” 笑罢,又接着问道:“等九哥儿回来,你愿不愿意跟九哥儿学我们郗家的棍法呀?等过完年,就让九哥儿教你,可好?”

    湘姐儿这下懵了,也顾不上生气了,好奇地眨了眨眼:“你认得九哥儿啊?你怎么认得九哥儿呢?”

    郗飞景点头道:“当然认得了,九哥儿的棍法有一半也是跟我学的。”

    湘姐儿还是不解:“那你为什么要让我学呢?”

    郗飞景反问道:“你不是想当女将军吗?”

    湘姐儿歪着头,疑惑道:“学了就能当将军了?”

    郗飞景笑道:“学了倒也不能立马就当将军,但学了棍法能防身健体,不被人欺负。待你长大了,若是还想做女将军,可让九哥儿送信来幽州,我便派人来接你。”

    既然认得九哥儿,那想必不算坏人了。

    湘姐儿认真想了想,应道:“好吧,但我也不知能不能学会呢。我阿兄说我连树都爬不上去,只怕没什么天分。”

    “你阿兄看人不准,我瞧着你很有天分。胆大心还细。”郗飞景望着她机灵聪慧的样子,也想念起自己两个女儿小时候的模样了。

    他低声笑了几声:“先学着,反正你我两家迟早是一家人,学了总归没坏处。”

    正说着,沈渺已端着锅从灶房出来伸头来唤他了:“郗将军,您怎么和孩子聊起来了,拨霞供好了。”

    郗飞景闻言,拍拍膝盖上的雪,站起身来,眉目温软地对湘姐儿说道:“那我便走了,小将军,日后……有缘再会吧。”

    湘姐儿抱着糖点点头,忽然又仰起头问:“幽州在哪儿啊,万一我想当女将军,你却不记得我了,我日后怎么找你呢?问九哥儿么?”

    郗飞景思索片刻,竟干脆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碧玉雕成的小匕首,递给湘姐儿:“这是个不值钱的物件儿,你拿着。只是你还小,回头交给你阿姊保管便是,别弄丢了。平日里也不必常拿出来。等你以后还想当将军,再拿出来不迟。这便算是我给你的信物了。”

    只见那玉匕首只有半个巴掌长,刀柄处刻着 “郗飞景” 三个字。湘姐儿捧在手里端详半天,三个字里只认得一个 “飛” ,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那就约好了,你好好习武,也要好好长大。”

    郗飞景弯起眼笑了笑,甩了甩袖子,轻轻松松回到前头吃他的羊肉“拨霞供”去了。

    第82章 跟风秘密

    转眼过了正月初十。

    天色甫明, 康记汤饼铺的门板被卸下了,寒风扑面而来,康掌柜不禁紧了紧身上的棉袍。他倚在门框边, 惆怅地张望着那已有行人往来的街市。

    元宵将至, 汴京城中各街市已开始张挂过街灯,御街之上也开始运送竹木,匠人们燃膏继晷,即将搭起一座高十六丈、阔三百六十五步的鳌山灯。届时灯山上扎彩色丝绸、悬挂千百盏花灯,金碧相射, 极为壮观。[注]

    但康掌柜今年却没什么观灯的兴致了。

    他自后堂取来畚斗与笤帚,慢慢扫去门前台阶上的积雪。此时路上已有浑身挂满花灯的货郎, 肩挑担舆,往来穿梭。还有些顽皮孩童, 一大早便出来烧爆竹,抛掷落地即砰砰作响的小烟火炮。

    他每扫一下,耳边便能听见“呲啦”火花窜起又“砰”地炸开的脆响,孩童们如一群群羊羔子般追逐嬉笑, 从他面前奔跑而过。

    康掌柜扫了一圈地,直起身,回到冷冷清清的铺子里, 他站了会,又把柜台和桌椅都擦了擦。元宵没过,铺子里诸多伙计、庖厨皆不愿上工, 故而这些琐碎杂事只能由他亲自来做。

    与此同时, 汪厨子肩上披了条扎染褡裢,打着哈欠从街角转过来。见康记的铺门已打开,忙加快了脚步, 迈步进去时,就见康掌柜一人在铺子里忙活。

    他裹在绸缎布里那膀大腰圆的背影都显得有些寂寥了。

    汪厨子连忙上前接过康掌柜手里的抹布,瞥了眼愁眉苦脸的康掌柜,忍不住问道:“掌柜的,您今年缘何这般早便将我唤回?这上元节都还未过呢。”

    往年过了上元节,才是正式开工之时。

    甚至有不少铺子上元节过后多日仍未开工。汪厨子乃是康记五个厨子中住得最近的,他家就在内城。故而康掌柜来请他,他思量家中暂且无事,又能多挣些银钱,便应承下来。

    可他心中实在困惑,早些开工他自是占了便宜,无论做得多寡,都算一日工钱。但此时正值走亲访友之际,哪会有什么食客上门呢?

    康掌柜只叹了声:“你以为我愿意么?”

    他也不想啊!

    这话听得汪厨子一头雾水。

    “掌柜的,你这话从何说起啊?叫人听不懂,既不愿这么早开门做生意,那便多歇息几日便是,这是你自家的铺子,想做几日做几日,又没人拿刀架在你脖子上逼着你开门不是?”

    康掌柜两眼往上翻了翻,指了指耳朵:“谁说没有?你听?”

    汪厨子闭上嘴,学着康掌柜的样子侧耳倾听。

    天已大亮,雪又停了,这街市上便也越来越热闹了,瓦子里说书和唱曲的声音都飘了出来。汪厨子没听出什么来:“什么?”

    “你仔细听啊,可曾听见铃铛声?” 康掌柜说着,走到门边。

    汪厨子跟着过去,耐着性子继续听。

    这这下果然听见了,一阵若有若无的摇铃声传入耳中。他正要问铃铛又怎么了,却见康掌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