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后: 140-1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佩后》 140-160(第2/25页)



    他挑了一边嘴角,白面露出了甚为古怪的相来,道:“听说太孙妃在家中跟家中大人读过书?”

    “读过一些。”

    “读过哪些书?”

    “四书五经等”

    “读过史?”

    “读过。”佩梅答至此,寻思了片晌,谨慎道:“史学乃佩门家学。”

    她不读四书五经,也不可能不读史。

    “哦,洒家想起来了,太孙老师也是您父亲的师弟,太孙也学过?”

    佩梅一直看着他下方一角答他的话,闻言,眼睛小心地挪回到了吴公公的脸上,看到了吴公公脸上那说不出怪味的神情,她看不出他是善,还是恶。

    她看不懂吴公公。

    她唯独只看得懂自己。

    是以,佩梅实话实说道:“父亲没教过太孙,不过,太孙与我小时候在师叔府上见过多次,数次论过史,太孙学得不比我差。而师叔的史学,历来比我父亲学得精要,他是师祖最得意的门生。”

    她父亲却不是师祖最得意的门生,此因乃师祖觉得她父亲过于圆滑,道她父亲学的是君子之学,身上却无君子之勇气、正气。

    父亲太狡猾了,刚烈正直的师祖不喜欢父亲,甚至是不喜欢祖父,师祖在生时,每每与祖父见面,皆与祖父吵得不可开交,几次在她家指着祖父鼻子大骂,随后拂袖而去。

    那时她还小,不知为何师祖不喜祖父,直到现在,她有些明了了。

    她也是佩家人,佩家女,她身上也有佩家人根深蒂固的圆滑,投机取巧。

    她身上皆是为了保命可随时调整进退的心眼,可以说,她知风骨为何物,但在性命之前,风骨也可成为她保命的盾牌。

    万物皆可为我所用,这是佩氏一门立世的心法。

    在君子眼里,这便是投机取巧,见风使舵,没有风范。

    “这……”吴英鼻翼张开又合拢,他的鼻孔不紧不慢地开开合合,居然颇有些节奏,令他脸上的怪相更让人胆寒,他意味不明地道:“太山先生的高徒,不是江先生罢,是在外面为太孙不停奔走的你父罢。”

    江高环作为太孙的先生,这段时日,可是一个屁都没放。

    倒是往日低调的佩家,为了太孙,佩家那位深居简出的老先生,不止是连传家宝都往宫里送,更是为保太孙性命,连老脸也豁了出来。

    佩家在朝廷的那点势力,这阵子,因着一个孙女婿,居然浮出了水面。

    当真令人叹然。

    第142章 畜牲!畜牲!

    为私欲罢了。

    佩家被她牵扯了进来,为她为家族,不管得已不得已,佩家不得不自救。

    佩梅又把眼睛放回了吴公公身侧的一角,她看着那处,半垂着眼,“回公公,不是,师叔方是我师祖高徒。”

    佩家做人做事圆滑,擅自保,可佩家几朝数代下来,一代一代的人还能当着史官,一是他们家男丁少,佩家再大,也不过一介小门户,对外构不成威胁,二则则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丁是丁,卯是卯,他们家不会因为自家的学说是自家的,而去否定别门别派的优秀之处。

    佩家人历来有自知之明,便连她这个女眷,从小也被家里人教导着何谓“知人者智,知己则明”。

    师叔才是师祖高徒。

    食君禄忠君事,明德格物立己达人,是为天下,是为百姓,而不是为太孙,为自己有从龙之功。

    师叔做的没有错。

    她能理解师叔的做法,而诩儿乃师叔亲徒,师叔为他传道授业,这世上没有几个能比诩儿更明了师叔所执着的道途为何物之人,诩儿更是容得下师叔。

    诩儿除了身子差,可差的身子,也给了诩儿宽广的心胸。

    用诩儿的话来,唯有灵魂这个强大的容器让他感觉着他还活着,让他觉着他是个健全强大的人,方才让他甘愿忍受肉*身带给他的折磨。

    她嫁进皇宫是错,可她从未错看过诩儿。

    她没怜惜错人。

    错的只是她不该带着佩家嫁给他。

    “不是吗?”吴英嘴角又是往上一挑,满脸的意味深长。

    太孙是为何又回了始央宫的,别人不知,当时在场的他可是再清楚不过。

    太孙先是就着澜圣医对他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又说到了澜圣医的仁民,在民间的深远影响,又就此,摘出史记上记载过的同等之事,为陛下献平息民愤之策之余,又给陛下献了一条就此整顿医馆,建立一村一馆,派宫中太医出去义诊,以后但凡医者出师,独自开馆看诊必要有跟随从师之人义诊百场的人的之策。

    而如何让这些从医的人,能主动请去为百姓义诊,则是得由朝廷立名奖赏,就拿一县来说,一县可有五人每年能得朝廷颁发的行赏令。

    等等等等。

    太孙提出这些,说是这是些时日在侯府养病,听澜圣医提起一些事情,他自己思索而来。

    道毕,又跟陛下说他这次大病,突然得了一个起死回生的法子,以前只从书中看来,没有用过,这次生死一线之间,他心中突然灵性一闪,想起了这个法子,并逮回了那口生气,回到了人间。

    这法子他说出来,好巧不巧,当真于陛下的身子有用。

    用昨日得知此况的澜圣医的话来说,就是太孙行将就木的身子,和陛下如今年迈体衰的身子是一样的,太孙生死一线之间悟出来的吐纳法,正好于陛下有用。

    巧的是,太孙所说的那些事情,还有那个吐纳法,皆还真记在正史当中。

    是真正藏于皇宫书库内的正史,不是野史。

    把江高环叫来一问,江高环坦承他从未教过太孙这些。

    因缘和合至此,不知陛下有没有怀疑到佩家,吴英却是对佩家的兴趣,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佩家教的?佩家有此法门?

    佩家素来不起眼,但每一代佩家人皆长寿,且单代独传,他们家单代独传,但代代皆传了下来,佩家每代男丁皆是自家亲生,从未断过根。

    这些平日看来福薄的事,这时候再来看,就显得有些神秘了。

    过几日佩家老太爷要进宫,吴英这时正好看到佩家女,有些等不及试探她的深浅来了。

    他一说到太孙,佩梅就知公公是借问她来问诩儿的事了,听到他那句意味深长的“是吗”,她到底还是选择了沉默下来。

    言多必失,她不知情况,还是不说的好。

    她不说了,太知道闭嘴了,吴英多看了她一眼。

    太孙这小娘子,出身书香门第,懂太多,和内宫的所谓一些书香门第家的小娘子看似是同样的出身,实则不然。

    这内宫的女子,诸多学的皆是诗词歌赋,谁会精通四书五经?

    这家的家学,学史。

    史里有什么?

    史里写的那些,是治国,统民,是阴谋诡计,是权利斗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