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到底是谁觉醒了(快穿)》 210-220(第4/16页)
比较严格,牛贩子开价很高,凌一是从一个牵牛到城里来卖的老妇手里买的,听说她家人生病,不得已把牛卖了。
凌一看这头牛价格合适,而且体型也算正常,没有生病,也就是年纪大了些,已经八岁,一般的老牛也不过十岁,果断付钱牵走。
不过八十两对于凌一手上持有的钱来说还是太多了,于是等她把牛牵回家,谎称只用了三十两买回来一头牛,至于为什么价钱这么便宜,凌一说她砍价了,趁那老妇急需钱,占了人家便宜,且这头牛年纪已经十四岁,干不了几年估计就不行了。
江氏不疑有他,却还是心疼花出去的三十两银子,念叨了凌一好久,但等村里的人来看她家新买的牛时,她又得意极了,逢人就说自家有牛了,以后犁地不求人。
这一趟光是买牛中间瞒下的五十两,就让凌一那一百两私房钱光明正大花出去一半,剩下的只等秋收后卖粮的账再给凌一做几分假,剩下的五十两也能光明正大走明账了。
秋收不是一两天能搞得定的,且不说其中还要打谷子,就算是打完谷子,还得晾晒,所以中间的时间凌一也没闲着,除了练武就是做木工。
她老早就盘算着买头牛,所以也早为买牛之后的事做足了准备,牛在这时候的用途可广了,耕地还只是其中之一。
除此外,村里人的交通工具多数依靠牛车、驴车,养马太贵,那是富贵人家才用得上的。而牛车就是凌一的目标,虽然牛走得没马快,但跋山涉水的时候也比人两条腿快。
凌一做的牛板车比一般的牛板车多了许多精巧的零件,包括减震、转向轴等等,碍于搞不到金属,所以性能大大下降,但也比村里人一般的牛车好用,至少不容易坐着坐着就被颠出去。
凌一家的打谷机和谷风机受到村里人的喜欢,干活比以前省力多了,而且效率也高,不止村里农人喜欢,富农和地主也喜欢。
有些短工是按天数来结算工钱的,如果用了凌一家的农具,缩短干活天数就等于省钱,谁不喜欢。
只可惜,凌一家的农具就那么几台,要租用也得等上一家用完。
故凌一闲暇时做牛板车的时候,又做了几台农具出来。
村里的大地主王老爷听后,赶紧让人去找凌一买,他可不租,他自己当地主,把田租给佃户种,他可太清楚买到一样东西的所有权,远比花钱租一样东西的使用权划算多了。
不过直接买机器,一般农人确实舍不得这个钱,租一天也就十文,她们也就秋收这几天用,买机器不划算。
但既然是村里的王老爷来买,凌一也就不客气了,直接开价五百文一台。
王老爷没想到这小妮子胆子这般大,不过是几块木头拼装打磨组成的东西,竟也敢卖如此高价钱。
可木工这一行,不是光看材料就算完的,请人打一套家具也得不少钱,而且手艺人向来都不外传手艺,凌一的机器制造精良,里面连一根铁钉都没用,就能造出如此坚固耐用的机器,可见有多精巧,就算是找人强行破拆,也不见得能组装回去,更别说仿造了。
没办法,王老爷只能忍痛花了两贯钱买了四台机器。
不过,凌一给出了一项承诺,让王老爷的心肝没那么痛。
由于是木制机器,磨损可能比钢铁机器严重些,一年内,若是机器出现问题,可以无偿来凌一这儿维修,修不好就给免费换新。
现代的营销手段放在古代同样适用,王老爷一听,顿时气都顺了,爽快给钱,让人给凌一送去,凌一还包送,用自家的牛板车给送到王老爷的庄子上。
全安村占地辽阔,人口也多,村里的大地主除了王老爷还有程氏的程老爷,和程家人同出一族,平日里也没少走动。
程老爷听说自己的侄孙女搞出来的农具好用,也让家里人去凌一家买,还以为都是姓程的,凌一肯定给他便宜点,结果没想到,凌一听说是姓程的来买,甚至还提价。
王老爷听家里的佃户说起,笑得老脸上一层层褶子皱起,直骂那老东西活该。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平日里没少因为土地、水源问题起摩擦,不过一直是秉承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心态,有多少不满都憋着,现在听说程老爷吃亏,王老爷高兴得不行。
等凌一找到里正买地的时候,王老爷甚至还很大方地把自己几块地理位置不好的地便宜卖给了凌一。
村里人听说凌一母女短短半年又开始买地,纷纷猜测母女俩这是遇到贵人了,不知道从林家小姐那儿薅到多少羊毛,一个个的都开始上门结交,不然就是找各种借口借钱或者顺走一些小玩意儿。
可是凌一眼尖,江氏泼辣,不怀好意上门的统统被母女俩给轰了出去,传到村子里,反倒成了江氏母女尖酸刻薄、自私自利。
江氏自己习惯了别人骂她,有骂她壮得像母牛的,也有骂她母老虎的,但不管那些人怎么骂,她以前要是不泼辣,不知道被程家人怎么欺负了。
别以为她记性不好,她刚生下女儿那会儿,因为公婆怪她女儿不是个带把的,趁她刚生产无力起身,竟然企图将她女儿给丢脚盆里溺死。
得亏那时候同样有女儿的大郎家媳妇袁氏看见了,于心不忍,因着她也有女儿,感同身受,跑去偷偷告诉江氏,江氏顾不得刚生产的痛苦,起身就去和程阿公两口子对骂,抢回了女儿。
要不怎么说程小花脑子不好呢,从生产到落地,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虽说程家那两妯娌各有各的缺点,一个爱占便宜,一个精明刻薄,但人总是复杂的,江氏也没少和两妯娌吵,但总记着袁氏给她通风报信,没把脸皮撕破。
江氏格外心疼她这个女儿,她自己被人说母老虎不要紧,但村里人要是传她女儿尖酸刻薄,那不就是损坏她女儿的名声,以后不好相看人家!
江氏虽不同意程家人把她女儿嫁到赵家去,但她脑子里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想法,她只是希望女儿嫁得好一点,千万不要和她一样,嫁了个懦弱又窝里横的男人。
所以在江氏心里,凌一以后还是要嫁人的,谁坏她女儿名声,她可不会放过对方。
没两天江氏打听到有人嚼舌根传她女儿不好,她就立刻拿上家伙打上门去,势要撕烂那人的嘴。
而此时的凌一正在赶工多做几台机器,见余三妹着急忙慌跑到她家来,气还没喘匀,扶着田坎说:“小花啊,你快别做了,你娘她……她和别人打起来了!”
凌一皱眉,放下刨子,拿起扁担就跟着余三妹冲了出去。
余三妹抱着孩子,反倒落在了后面,一边跑一边感慨,这母女俩一个壮得像头象,一个快得像头豹,怎么长得呀。
等凌一赶到的时候,场面已经相当混乱了。
江氏倒是没吃大亏,她蛮劲儿挺大,吃亏的是被她扇红了脸,捂着脸哭的罗雨怜。
原来,嚼舌根传谣言的就是罗雨怜,她见不得凌一在村里名声好转,一听村里人议论凌一眼尖,轰走几个顺东西的村民,就赶忙把事情添油加醋、歪曲事实传了出去。
但她的手段实在低劣,江氏找人随便一问,就问出了是谁在胡编乱造,立刻就找到她家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