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140-1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主她爹是个万人迷》 140-150(第3/16页)

,所以我便好奇了,既然是知恩图报,又怎么会离了恩人,主动来主院。我心里不解,便让管家查了查,谁知你身后的人手段不小,瞒的挺严实,竟查了好几月才查清。”

    绿阁闻言神色木木,脸上满是灰败之色,“大人心思细腻,奴婢自叹不如。”

    “你不是自叹不如,你是被一时的情爱迷了眼。”

    姜静行也不怕绿阁怨恨自己,直言点破了她对自己的心思。

    “大人今晚来见奴婢,怕是已经知晓了全部,来处死奴婢的。”绿阁垂泪道,颇有些心死之意。

    “本公要想要你的命,还需亲自来。”

    说完这句话,姜静行便不再言语,她看破了绿阁心里的慌乱,便等着她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的处境,这么聪明的姑娘,不会自寻死路。

    绿阁见她无动于衷,终于死了心,老管家的手段如何,她也是见识过的,生不如死不外如是。

    冷静下来后,她抹去两颊泪水,哑声道:“大人想问什么。”

    姜静行挑眉,知道她这是做出了选择,正好她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当即便问了出来,“上京遍地权贵,是独独挑中了我,还是说哪家的后院都有人?”

    绿阁默声片刻,缓缓摇头,“奴婢不知,但和奴婢同院出来的人,大多是以妾室或歌舞姬的身份潜入后院,像奴婢这般的细作,只有三人。”

    虽然只有三人,但两人都被送进了靖国公府,别说姜静行奇怪,就连绿阁自己也想不通。

    姜静行沉吟片刻,再问道:“你可知收留你的人是谁?”

    这回绿阁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反而沉默下来。

    姜静行看她抗拒的模样,突然叹口气,感慨道:“说起来,多年前我还曾见你父亲,韩兄有名仕儒雅之风,你有几分随你父亲。”

    绿阁蓦地抬头,随后像身处数九寒冬里,止不住地颤抖。

    姜静行看出她的挣扎,却并未步步紧逼,只因她刚才说的不是假话,多年前,她的确与绿阁父亲有过一面之缘,只是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她居然会再次和故人之后扯上关系。

    因着这份因缘际会,姜静行不想要了绿阁的命,便起身道:“不管你领了谁的话来接近我,那人都是舍了你的命,好好想想我说的话,明日给我个答复。”

    说完不管绿阁作何反应,姜静行径直走出了小院。

    院门口守着的两个小丫鬟满脸遗憾地目送她远走。绿裙小姑娘踮脚看了看,嘴里小声嘟囔道:“国公爷怎么走了,也不说多陪陪绿阁姐姐,姐姐还病着呢。”

    另一个则拉住她,提醒道:“快别说了,主子的事也是你能说道的。”

    小姑娘不满地嘟嘟唇,她是被绿阁捡回来的,自然满心都是绿阁,“绿阁姐姐那么好,国公爷肯定喜欢姐姐,肯定是太忙了才走的。”

    等彻底看不见姜静行的身影后,二人才转身回了院子。

    姜静行不知身后的悄悄话,她回到自己院子时,藏在角落里的暗卫跳出来,走近低声交代了两句。

    姜静行推门进去,书房还是原来的样子,镇纸也待在原来的地方,只桌上换了盏新茶,姜静行立在桌前,拿起压着的秘信看了看,果然有被动过的迹象,右下角多了一处被捏过的细微褶皱,说明有人在她走后翻看过。

    姜静行叹口气,掀开茶盏将纸条扔进去,合盖后便返回主屋,她将今日发生的事回想了一遍,没发现错漏,才兀自脱衣躺下,入睡前,她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是时候清一清家里了。

    人一旦念着事,便没时间胡思乱想了,姜静行念着绿阁和白秀,一夜无梦到天亮。

    翌日的早朝平静无澜,却任谁都能看出这底下的风波,知晓这一时的平静,不过是风雨的前响。

    姜静行置身事外,只在户部提及今年的武举时,不得不站出来说了几句。

    武举比不得科举受重视,随着大雍蒸蒸日上,出头的武将越来越少,武举出身也不及文举的进士受重视,因而户部以武官冗杂为由,上书提议裁减今年武举财耗,提议只在指定的几个州郡里举行武举。

    兵部当然不愿,这分明是借武举打压武将,裁减的也是兵部开支。

    两部尚书你来我往。

    姜静行横插一脚,站出来道:“陛下,此举不妥。”

    武德帝端坐宝座上,犹在斟酌此事。

    见事情有了转机,兵部尚书脸上怒色稍减,拂袖退回原位,户部尚书则老神在在地伫在原地,势要听姜静行说出个一二来。

    姜静行正色道:“禀陛下,军中四品以下武职多由世荫承袭,或是行伍出身,凭借军功逐步提拔起来的,武举选将不过只做补充,况且武举乡试录取名额只有文举乡试一半,各州郡也不过六十余人,若是再做削减,长久以往,只怕会无将可用,无兵可战。”

    都督府两位都督佥事也站出来,霍辛只是声援姜静行,倒是另一位都督佥事朱严有话可说。

    比起身旁膀大腰粗的霍辛,朱严更像是位文官,亦是朝中有名的儒将。

    他也是武举出身,因此对姜静行说的话深有体会,多年来主张“将材武科”,可因近些年文官势大,始终找不到个合适的机会改革武举,所以眼下才立即站出来,接着姜静行的话趁机觐言。

    “陛下,武举之重不可轻视,本朝武举沿袭前朝,初场试武艺,二场试杂项,只偶尔几年设内场考察士子营阵兵法,可带兵打仗怎可只依仗武力,臣请旨意将内场设为第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策、论所熟悉者言之。”

    此言话落,诸臣议论声迭起。

    姜静行不由挑眉,她知道朱严的话很有道理,可改制不是说改就改的,便没有多嘴,只看向御座上的武德帝,等着他拿主意。

    武德帝面露沉思,肃声道:“朱卿言之有理,可兹事体大,还需卿拿个章程出来。”

    朱严并未奢望今日就将此事落实,能得陛下首肯已是喜出望外,当即行礼应下这桩差事。

    退朝后,武德帝让内监请姜静行过去。

    行至太液池,姜静行犹在寻思刚才早朝提及的事,目光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落了片刻,等回过神,便看向了身前脸生的小公公。

    见是张以前没见过的面孔,她不禁好奇问了一句:“许久没见鹿公公了,他怎么没在御前伺候,也病了?”

    小公公神色不变,答道:“劳国公关怀,鹿公公得了陛下吩咐做事,奴婢平日只能在殿外伺候,可比不得鹿公公,又哪能知道鹿公公的事呢。”

    这话说的拈酸,姜静行闻言笑笑,不再说话,只在心里存了个疑影。

    可谁知明光殿门口还有位意料之外的人等着她。

    第143章  面熟的鹿公公

    随着小内监一路沉默到明光殿门口, 姜静行看着迎上来的人,不禁面露惊讶道:“张公公?”

    没想到以为早死了张公公,居然还活着!

    自从干儿子小鹿子成了总管太监后, 谁都知道曾经的张公公是过去事了, 谁想得到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