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150-160(第10/31页)

有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君长健;三愿岁岁与君见。

    有你,就无痛。

    分你一些又何妨?

    第154章 第 154 章

    公堂那日, 安庆府诸生和陆鲲的招供,不胫而走。

    再有乡试定榜的加持,顾劳斯声望空前。

    不惑楼也一炮打响, 在科考界彻底出了圈。

    各地临考前突然挂牌的不惑楼, 原本门可罗雀, 某日起突然门庭若市, 日日有慕名者排队前来, 想要一窥科考“宝典”的庐山真貌。

    虽然限量版“宝典”最终无缘得见,但楼中入门书,如四书全解、五经注疏, 以及世所罕见的各省历科《乡试录》所辑真题和范文, 还是叫慕名者相见恨晚。

    有人更是悔得拍大腿。

    金陵不惑楼, 便有这样几位监生, 不住长吁短叹。

    一位假模假样自扇一嘴。

    “哎,就咱这小白脸能值几个钱?怎么先前就拉不下来呢?”

    另一位懊恼附和。

    “是啊, 早些学陆鲲,咱也不至于还留在国子监,苦熬又三年。”

    延毕留级的苦, 他们已经吃了十几年。

    他们当中,最年长的已年近天命,嘴巴上下早早蓄上须髭。

    眼见着跟他一样年年考、年年挂的老大难顾大虎,都顺利上岸,他尤为伤感。

    “三年复三年, 年年无穷尽。

    可怜我熬到这岁数,爹娘都熬没了, 也还没熬到个头,若是肯早些示好拜师……”

    他想起放榜日顾大虎春风满面的夸夸。

    “老大难, 老大难,老大出马都不难。”顾云佑意味深长拍了拍他肩膀,“先天不够后天来凑,认准带头大哥很重要啊,兄弟我言尽于此!”

    提到拜师,最后一位终于来了点精神。

    “副榜也是榜!咱谁也不差钱,不如豁出去也拜个师,大不了多送些束脩,三年后……”

    楼里小厮恰好前来送茶,笑着插了一嘴。

    “各位监生老爷,咱们应天乡试每科都有定额,至多不过取三百来人,可想要报名的学子,早就过了这个数!”

    他神秘兮兮地伸出一根食指。

    “百人?”

    小厮倨傲地摇了摇头。

    “千……千人?”监生猜出一个自己都不信的数字。

    小厮再次摇了摇头。

    “难道,难道万人?”

    这才几天?!怎么可能?!

    小厮笑着替他们斟茶。

    “咱们束脩虽有些小贵,但支持分期、助学贷款等多种方式付费,且老板承诺,没考上还退一半束脩,不拘士农工商都一视同仁,所以来的人格外多些。”

    “不过咱们老板不昧黑心钱,毕竟解额只有那么些,所以一科收满就不再要人。”

    他训练有素,说起个中内情来头头是道。

    “下一科满打满算三百三十席。

    咱们楼在休宁起家,几位爷考上童生、秀才时,徽州府就满招了。

    前些日子,其他州府不惑楼才挂牌子,便早有徽商预先定走不少名额。

    这一来二去,本就不剩多少席位。

    这科安庆府百位相公又一举全中,消息太过劲爆,以至于放榜那日,剩下的席位不出一个时辰就被一抢而空。”

    眼见着监生们捏拳蹙眉,似是急了。

    他苦笑着安抚,“几位老爷急也没辙,金陵世家可不止你们盯着!若想在金陵报名,须排到三科、也就是九年之后,若是接受其他地方,那目前尚有和州,六年后那科,还有一席缺位。”

    四人一听,顾不上发脾气。

    “快说,在哪里交束脩?”

    小厮才一抬手,四人争前恐后蜂拥而去……

    竞争不可为不激烈。

    很快,报名处就响起此起彼伏的竞价声。

    “一百两,我先付钱我先得!”

    “一百二十两,我出价高,这最后一席该归我!”

    “我父亲官位最高,你们最好莫要与我争!”

    “咳,我年纪最大,不如你们让让老兄我?”

    报名处接待苦着脸,小身板以一敌四。

    “不是,你们还是来得晚了一步,最后一席已经被……”

    他向着旁边一指,“已经被他捷足先登了。”

    四位监生齐齐看去,卧槽,不是张庆是谁?

    张庆抓了抓头,“对不住了兄弟们,我也想圆自己一个上岸梦。”

    ……

    十月廿日,赶在兑奖之前,白币正式发行。

    神宗甚至为此特意改元永泰,新币也正式得名“永泰通宝”。

    币制仿自北宋,颜色银白,光润规整,文字精美。

    官方称其使用的是最为先进的铸造技术,极难仿制造假,又因其是在白银基础上改造而来,所以民间又称它为改良版银钱。

    至于用的什么黑科技,含银量多少,那就只有神宗自个儿知道了。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币公信力,神宗诏告天下,明令各地官府、钱局务必畅通宝钞与白币,白币与铜钱的通兑,不得私下设置门槛。

    张庆把住时机,第一时间将手上积压的购彩宝钞,悉数置换为白币。

    部分白币作为彩票奖金,兑换给彩民;结余部分,又少量多次、明里暗里,逐一兑成最为实用的铜币与金银。

    等三个月后新年伊始,户部财政不堪重负,各地故态重萌又相继设置白币通兑门槛时,反正顾劳斯是早就脱手了。

    刨去兑换出去的奖金,第一期闱彩净利润五百万两。

    同同期国债超额发行的三千万两比较起来,这点收益似乎不足为道,但若是两京十三省都行动起来呢?

    一纸密折详尽给神宗算了笔账。

    若是这笔款项能稳定成为财政收入,那么一年朝廷打底增收或可亿两不止。

    这笔钱不仅能解治水之急,更可用于农田水利提升、良种良法推进、赈灾应急等诸多事宜,只要举国保收稳了,民富则国强,不出几年,国库必定扭亏为盈,届时何愁没钱?

    递折子的显然摸透神宗喜好。

    一纸设想写得是激情澎湃,神宗阅毕,似乎连年丰收吉庆、源源不断的课税已然进了腰包。

    不久,就有一道圣旨南下。

    不仅张家在外任推官数年的长子奉诏回京,迁户部主事,还特设民生部,复征张老尚书总理国债与公益彩票发行等一应事务。

    沉寂数年的张家自是抓紧机遇,愈发卖力起来。

    小张经营的闱彩中心,更是风生水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