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主人设卡助我称帝》 130-149(第22/30页)
考试消息的女子。
路上并不算太平,各地还偶有山匪打劫,好在能在这个时候读书习字的女子,往往家境很好,三五成群,一起带着家中侍卫赶路,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那些山匪流寇只要不傻,就不敢撞上来。
如果真撞上来了,赶路的学子还能得个战功,算是送上门来的福利,不要白不要。
战功在建国之初还是非常值钱的,更不要说,江易周是个十分务实的皇帝,她已经定下,日后官员升迁,只看功劳,不看其他。
剿匪护佑一方安宁,便算是一份功劳。
她们还没有正式考入朝中为官,就已经开始为自己攒功劳了,如何会不叫她们高兴呢?
马车在路上摇摇晃晃,车内有人掀开车帘,借着外头的天光看书。
“你前两日还说自己眼睛疼,不看了,这怎么又看上了?小心些眼睛,真要是出了毛病,以后就麻烦了。”
看书的女子,瞧上去不过十五六的模样,她一脸认真地盯着手上的书看,看得如痴如醉。
她对面坐着两人,其中一人年纪稍大两岁,梳着妇人发髻,另一人则与看书的少女年纪相仿,此刻正在一旁嗑瓜子。
说话的女子,正是那年纪稍长两岁的妇人。
“表姐,千万别管她,她现在听不进去,你若是扰了她读书的兴致,她该不高兴了,尉迟家的那位姑奶奶成了国子监的祭酒,我看尉迟家的人,天生就爱读书。”
“那位姑奶奶与我们这一支,早已没了来往,说是同一个祖宗,可都是族谱上的事情了,哪儿还能放在一起说?”
被称作表姐的妇人摇摇头,见少女还在看书,全然没有听见她们说话的样子,叹了口气,“此次考试,择优者为官,要与天下女子一同竞争官位,真是想想都叫人心神不定,诗桃一心读书,倒也是好事。”
像她,越是靠近京城,越是睡不着觉,不知自己选择的前路是否正确,不知日后到底会如何。
各种不确定,让她日夜难眠,还不如妹妹稳重。
嗑瓜子的少女见表姐面露苦色,放下了手中的瓜子,伸手拍了拍那还在看书的尉迟诗桃,“喂,你个书痴,小心眼睛!”
尉迟诗桃从书中的世界回过神来,一脸迷茫地看向拍她的少女,问道:“瑾瑶,怎么了?”
“作甚喊我名字,叫表姐!”
杨瑾瑶叉腰,像是很不高兴,尉迟诗桃乖乖换了称呼。
“表姐,怎么了?”
杨瑾瑶见对方还是那副呆呆的模样,不禁气急,这副性子,以后入了官场,如何能做事?
还不被官场里那些心眼子多如蜂巢的家伙,给活活吃了。
“瑾瑶说,车中昏暗,又晃个不停,别看书了,小心眼睛。”
尉迟诗桃的亲姐姐尉迟诗怡轻声说。
诗桃点点头,将手里的书好好放好,然后继续坐回原位,呆呆地看着姐姐和表姐。
杨瑾瑶看着她这幅模样,叹了好几声气,一脸愁容。
看完诗桃,她又看向诗怡,同样一脸的忧愁。
尉迟诗怡担心地皱了皱眉,问道:“瑾瑶,你可是心情不好?”
“我是担心,担心你们俩啊。”
杨瑾瑶不知道那位国子祭酒是什么性格,别也是这种读书读得有些发傻的性子吧?
若真是如此,那只能说尉迟家同脉相传,有那位姑奶奶在,尉迟姐妹在朝中并不会太艰辛。
在马车的摇晃中,她们终于到了京城。
原先她们为了避祸,是住在乡下的。
乡下或许没有城里繁华,但是乡下人少地多,建起堡垒后,一家人就可以安安稳稳住在其中,不用担心突然被流民闯进来抢了,流民只会冲着人多钱财多的城池去,很少会惹一看就易守难攻,还养了一堆青壮的世家堡垒。
当然,遇上大股流民,被流民给攻破的也不是没有,真遇到这种事,只能自认倒霉。
好在尉迟家和杨家,还有其他三两个小家族一起连手,稳定当地的局面,再加上一直住得地方,并没有遇见太多天灾,人祸未起,勉强算是度过了之前群王争霸的乱世。
如果乱世持续时间长,那中原大地,没有一处能逃过天灾人祸,好在有江易周横空出世,一举收复四州,随后又称帝,不到一年便让中原恢复统一局面,提前结束乱世。
得了那位陛下的好处,当听说陛下开科举,要天下有识之士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消息后,各地小世家纷纷响应。
原本京城的官位,大多被大世家把持,小世家摸都摸不到,现在有机会,他们当然想试一试。
结果听到了下一条命令,仅限女子。
古往今来,不是没有女官,但大多女官都是在后宫,朝堂上有也是少数。
再加上时下男子传承家业的风气流传,女子多为后院主母,正儿八经读书习字,学经世之学的女子,实在是少数。
小世家一时之间,还真找不到能去考试的女子。
其实知道江易周喜用女子为官的时候,世家就已经开始同时培养家中的女儿和儿子了。
可是江易周称帝速度太快,培养的孩子还没成材,出去考试,那就是丢人现眼。
所以仓促之下,只能将家中有才学的女儿叫来,去京城赴考。
尉迟诗怡已经出嫁两年了,她孩子都一岁了,结果还是被家族喊了回来,陪同妹妹一起去考女官。
她回尉迟家的时候,夫家说了,若她成了女官,日后估计就回不去了,夫家会与她和离,自此一别两宽。
因为夫家的根基不在京城,她嫁得是家中长子,长子不可能抛下家业,随她来京城。
她犹豫之后,还是来了。
至于她的孩子,尉迟家的家主和长老们都说了,一旦她成了京官,孩子必定属于她,以后改姓尉迟。
京官前途更大,夫家不能自私地将孩子留下。
尉迟诗怡压力极大,若不是她痴长妹妹两岁,她也想跟妹妹一样,在车上看书温习了。
好在她还知道,在车上看书也看不进去,还坏眼睛,不能任性。
况且,今年考不下来,明年还可以接着考,只要她在孩子记事之前考得官位,一切都不妨碍。
第145章 阴谋
尉迟诗怡以前去过最远的地方, 就是长州,她所住之地,是平州以南, 去长州,要跨过一整个平州。
那时在路上,一路颠簸,彼时她年纪并不大,才六岁罢了, 按理说应该已经记事了,但如今想起来,只记得行走在长州街上时的快活。
路上的辛苦, 她竟是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现在她站在京城高大的城门之下,看着往来不绝的商旅百姓,恍然之间, 好似回到了六岁时。
她忘记了这一路上的忐忑不安, 忘记了这一路的风餐露宿, 偶然会遇见的山匪贼寇,她只记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