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家人: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明一家人》 60-70(第9/16页)

的核桃公主了。”

    核桃公主,听着跟那个豌豆公主好像是一对姐妹。

    至于大名,她跟赵鸣的意思这孩子也得起名叫朱厚X。

    男女平等么,都来这个字辈,虽然也不好听,但不能没有。

    不得不说,朱元璋有时候管的真是太宽了,给自己一大堆子孙的名字都排到二十辈后了。

    不光第二个字有,了第三个字的偏旁部首也有了。

    金木水火土,导致后面不得不生造出很多元素字符来。

    他们这一辈子是火字旁。

    朱厚照的照,其实也不是赵小照的照,而是火字旁的照,是生僻字了。

    所以,张宛他们也得在火字旁里面给小核桃取名字。

    这火字旁的字,乍一想想不出几个来。

    拿字典一翻,倒是不少,但是都不太适合当名字。

    比如这个炸——朱厚炸?厚炸猪排?

    还有这个炕,这个烙,这个煤,这个炮,这个燃,这个炉,这个烦……

    你还别说,这个“烦”挺适合赵小照的。

    还有朱厚烧,朱厚烤,朱厚炖,朱厚炒?

    真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啊。

    何婶子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夫人,你真是皇后啊?!”

    张宛点头:“也不是成心瞒着你们,小照也不知道的。”

    “那现在……”

    “既然知道了,那你就进宫来,帮我一起看着小照,我如今也忙不过来。”

    这样算起来,就只有陆先生还蒙在鼓里了。

    张宛笑笑:“且先不告诉他,看他什么时候能自己发现。”

    赵小照这幼儿园的年纪,能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怼人也有条有理的。

    “既然你知道自己是太子了,你爹不在,你就得担起责任来,明天早上上个早朝。”

    小照:“几点?”

    “七点。”

    “什么?”小照怪叫,“早上七点?”

    不然呢?下午七点那能叫早朝么。

    七点不错了,之前早朝都是五点,

    “你七点参加,人家三点就要起床,还得穿过整个京城呢,在大门口等着签到呢。”

    赵鸣上了个把月早朝,就受够了。

    但也不能完全取消,就延到七点。

    赵鸣:九点

    大臣:五点

    赵鸣:八点半

    大臣:六点

    赵鸣:八点

    大臣:七点

    赵鸣:行吧,成交。

    然后每个月初一、十五两次。

    “陛下,一个月只两次早朝,这如何能……”

    赵鸣冷笑:“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重大的事情不开会。”

    几百个人参加的会,那都是屁。

    明朝中期的大臣其实是比较散漫的。

    皇帝比较好说话,这时期的内阁吏部也比较好

    说话,旷工那就不叫个事儿。

    再说,大明又没有钉钉,也没有考勤,还没有OA,工作邮箱、微信统统没有。

    也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在干些什么。

    “一定是在摸鱼。”

    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

    张宛赵鸣也是太仁慈了,就是不忍心用当年别人压榨他们的套路来对待这帮人。

    第一次上完早朝回来,赵小照整个人都不好了。

    “妈妈,我想回去,就当不知道我是太子行不行?”

    就当没有发生这件事,行不?

    张宛斜眼:“不后悔?”

    赵小照眼神坚定:“绝对不后悔。”

    “你不是想要很多很多的钱,做富二代嘛。”

    “可……”赵小照嘟囔,“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

    有钱赚、还得有命花才行。

    每个月两次来这一回,我受不了。

    不行不行,我还是回去吧,让妹妹来干这个好了。

    “你妹妹干不了。”

    “弟弟呢?”

    “他也不行。”

    “为什么?因为他们太小了吗?那过几年就可以了。”

    “不可以,因为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你想当这个太子,却不承担义务,想得还挺美。”

    赵小照脸色发白,完了完了,掉坑里了。

    太子殿下第一次参与早朝,大臣们欢欣鼓舞,纷纷要来看看热闹。

    今天参加早朝的人数达到了新高,里里外外都占了个满。

    后面的人当然瞧不见太子殿下,全当瞧个热闹了。

    下朝之后,李东阳来求见太子。

    见了赵小照,咱们李阁老可把他夸了一个天上有地下无。

    其实在弘治朝的时候,李东阳倒不是特别受重用。

    朱佑虽然喜欢自己老婆活泼刁蛮,但并不中意这样的臣子,他看中的臣子多是一板一眼的。

    但朱厚照登基后,倒是十分给李东阳面子。

    不光因为李东阳是他的老师,也因为两个人性格相投。

    说起来,李东阳也是军籍出身。

    他出生于湖广茶陵,家族世代为行伍,入京师戍守,所以他在京城长大,属于金吾左卫籍。

    作为大明第一文正,大明朝文正的牌面,咱们李大人相当会做人。

    夸完赵小照之后又表示——太子这年纪正应该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总之还是出阁读书那些子事了。

    张宛坐在后面,本想说:“此事陛下早有吩咐,等他从南京回来之后再议。”

    但转念一想,决定让小照自己应对。

    赵小照问:“读什么书呢?”

    “自然是儒家经典和史书。”

    儒家经典主要就是四书五经。史书大致有《资治通鉴》《春秋本末》《贞观政要》等等。

    二十三史太长了,大致了解即可,不必通读。

    不过咱们赵小照可厉害了,他爹妈可以找来《明史》给他看看。

    “读这些书做什么?”

    “当然是为了治理天下。”

    “谁教我读这些书。”

    “会从翰林院中挑选合适的人。”

    李东阳立刻介绍身边的人——翰林检讨杨廷和

    赵小照立刻说:“你不就是——”

    张宛立刻咳嗽了两声,他没说下去,心里想:你不就是杨慎他爹么。

    大明从来不缺少神童,李东阳是,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