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190-200(第11/18页)

当咱们不把德妃娘娘当回事呢……”

    郑德妃膝下有一皇子,将来前程大好着呢。

    她心中在埋怨:这么好的事儿郑家都不去张罗,怪不得成了破落户呢。

    郑家一合计,纪氏这话说的在理。

    郑家还有两名命妇,郑老夫人和她的大儿媳苏氏,她俩赶忙向宫中递了帖子,没几日,便有了回信儿,准许郑家的女眷进宫去探望郑琼。

    到了那一日,郑老夫人携儿媳妇苏氏,孙儿媳妇郑氏,三人一道进宫。她们进宫很顺利,到了临华殿,见到郑琼后大吃一惊,怪不得她能得皇帝宠爱,原来是这样一个从画上走下来的病美人呀,可知她当年才入宫的时候,是何等的倾国倾城。她们心道:来对了,郑德妃只要活着,她就不会失宠。

    一番寒暄落座后,纪老夫人说道:“听说前几日从宫外请来的黄大夫进宫来给娘娘把脉开药,不知那药喝了有没有用处,娘娘好些了吗?”

    郑琼笑了笑,淡淡说道:“左不过些补养气血的。”对于郑家女眷的倒来,她颇意外。

    苏氏说道:“听娘娘的意思,这黄大夫的医术并不高明?”

    “昆明府唐大人举荐的大夫,怎会没点儿真本事,”郑琼说道:“或许是宫里头拘着他了,想是在宫外看病开药,极是高明。”

    纪夫人听了就在琢磨,:德妃娘娘说黄宗敬在宫中开药左不过一些补气养血的,难道这些不管用,宫中拘束,宫外才能显出医术?

    瞧着郑琼消瘦的脸颊,总觉得她的话未说尽。

    头一次见面,双方话都不好说太深,纪氏笑着说道:“哎呀,妾身上也有些不好,不知这黄大夫住在哪里,妾寻他开一副药来,正好试试不就知道他是不是浪得虚名了?”

    郑琼垂下眼睫:“那敢情好。”

    坐了片刻,郑老夫人起身道:“不敢劳娘娘太费神招待,老身告辞,还望娘娘保重身体。”

    “慢走,”郑琼勉强起身送了两步:“以后多来我这儿坐坐,咱们多说会儿话。”

    贵人如此热络,郑老夫人的眼泪一下子下来了:“要来,多来瞧瞧娘娘。”

    出宫回到家后,娘几个一合计:“德妃娘娘似有什么事求咱们你觉出没有?”

    纪氏点点头:“在宫里的时候,我总觉得她话里有话。”

    “好像是看病的事,”苏氏说道:“她说黄大夫在宫外给人看病才高明……还有宫里拘束……”

    莫不是太医院碍着他的事,不让他开具管用的药?!

    她盘算着这件事,想着直接去问黄宗敬太突兀了,只怕人家不肯说出实情。

    纪氏说道:“我身上的确有些小病小痛的,不如先去找黄大夫看看,一来二去的熟识了再问不迟。”她有带下症,一点儿小毛病,但常常觉得身上有异味儿,一日要更换两三套衣裳,很麻烦。

    “是个好法子,”郑老夫人也说道:“我近来老睡不着觉,也让他给瞧瞧。”

    打定主意,郑家婆媳去驿馆找黄宗敬看病。他起初不敢接诊病号,问了宫里头的大太监丁吉,丁公公又请示皇帝萧敏:“黄大夫来问,可否给别的病人开药方诊病?”

    皇帝说道:“医者,本就以行医治病为生,准。”

    准允黄宗敬在京城跟人看病。

    得知消息后,郑家婆媳又去找他,黄宗敬细细给她们把了脉,开了药方。郑家婆媳将信将疑地从他手里花大价钱抓了药,回去煎药、喝药,求证这姓黄的医术到底怎样。

    神医果然是神医,郑老夫人一副药没喝完,夜里不到二更就困得眼皮子打架,躺下一觉能睡到五更天末,酣畅极了。

    而纪氏的带下症也减轻了许多,白日里身下干爽,不用再频繁更换衣裳了。

    一传出去,贵夫人纷纷去找黄宗敬看病,连日来他所寄居的驿馆前车水马龙,一拨又一拨的贵夫人络绎不绝。

    郑家婆媳去了四五趟后,纪氏才私下里跟她说:“听说先生从千里之外进京是特地给宫里头的德妃娘娘看病的,我们是她的娘家,不知娘娘的身体好些了吗?”

    黄宗敬看了她一眼:“夫人既是娘娘的娘家,何不进宫去问娘娘呢。”

    纪氏:“……”

    过了两日,郑家的婆媳又进宫去探望郑琼,这回,郑琼说得比较明白些,她想从黄宗敬手求一张药方,和一些药材,请郑家人帮她带进宫来。

    郑家婆媳彻底明白了,她们一点儿都不含糊,很快就找到黄宗敬:“德妃娘娘托我来寻一副药方,还请黄大夫医者父母心,这药方给我就行了。”她时常在黄宗敬那儿开药,寻一副药方岂不是寻常?黄宗敬笑了笑:“夫人稍等。”过了片刻,便将药方写给她:“夫人的这个病用的一应药材,我让伙计抓给夫人。”

    纪夫人谢过她,抓了药。过几天郑家婆媳又进宫,一并把药方和药材给带进了临华殿:“娘娘,我看着这药方有些是治崩漏的,娘娘可是有崩漏之症?”

    郑琼微微点头:“是有一些。”

    只是太医院一直给她用补气养血的名贵药材吊着,才让那股血气卡住了没往下冲。

    果然这药方才对症了。

    她让宫女扶着起来走到郑老夫人面前拜了下去:“从今往后,我只拿老夫人当祖母看,还请老夫人不要嫌弃。”

    郑老夫人吓得赶紧跪下来给她磕头:“娘娘折煞老身,老身能有娘娘这样的孙女,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

    按照这个药方喝了七日,郑琼便觉得身上轻巧了许多,就连那时不时来一下的崩漏之症也有所收敛,不再时不时见红了。

    郑琼觉得她的命可能有救了。一次纪氏又来临华殿陪她说话时不经意提起:还是史玉皎提醒他们郑家出了位娘娘,她们这才来宫中走动的。

    纪氏还说,还得亏是史将军提醒,不然我们哪里想得起来。

    郑琼心道:原来是史将军有心救她一命,便把这恩情暗暗埋在心里,不敢随口说出去。

    又吃了黄宗敬的一副药之后,到了腊月年底,大约是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她的产后痹遏制住了,也觉得身上有力气了,每日能出去在临华殿的花园里走动几步。先前的桃花面也回来了。

    皇帝大喜,命赏黄宗敬百两黄金。黄宗敬在天医院受了赏,说道:“臣与太医院诊断无二,只是臣所携带的药材是深山老林成精了的三七,故而疗效好罢了。”

    第197章

    皇帝萧敏笑了:“怪哉, 三七也能修炼成精?”他只在话本里看过狐仙、黄大仙,却没有听说过药材也成仙的。

    黄宗敬随口编道:“我们那里山连着山,每座山是各路仙家的地盘, 有三七的,有天麻的……草民因习岐黄之术年年进山采药, 仙家们高兴了赏赐一些药材让草民带出山林治病救人是常有的事情。”

    虽是一番胡诌,但皇帝却深信不疑, 又问他家中有什么人,族中子弟是否都习岐黄之术, 若有愿意到朝中为官的, 可送到太医院来做官, 领朝廷的俸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