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300-310(第7/13页)
【不出意外,唐军又大败,本来应该平定的安史之乱又变成了拉锯战。
并且在此期间,唐朝又发生了兵变,好在由大将郭子仪出马平定了军变。
唐朝好不容易团结起来,在这个节骨眼上唐肃宗李亨和唐玄宗李隆基却脚前脚后的驾崩。
唐朝再次大乱,皇后张氏想拥立越王李系登基,抢夺李豫的皇位。
最后太子李豫在宦官李辅国和程元振的支持下杀了张皇后,最终登基。】
*
蜀
“果真是乱世多政变。”阿斗不由感叹道,“唐朝为何会有这么多政变。”
“这样的烂摊子,唐代宗李豫怎么接。”阿斗开始替唐代宗李豫发愁。
安史之乱还没结束,他又是被太监扶持上位的,可见没什么大臣支持他,那他怎么平定战乱呢?
【以上就是唐代宗李豫登基前面临的局面,动乱的朝堂,还有没有平定的战乱。
咱们一起总结一下自安史之乱发生后,大唐共损失了多少兵力,以此来看看唐代宗李豫接受的是怎样的大唐。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公元755年,唐军将士降者近万人,安禄山杀之。
公元756年,史思明等攻克常山,又杀万余人。
常山拉锯战中,郭子仪杀对方四万人。
灵宝大战中,唐朝损失惨重,二十万兵马全军覆没。
咸阳之战,唐军再次死伤四万余人。
公元757年,唐朝斩首安禄山七万余。
公元758年,史思明率军攻陷魏州,杀戮三万余人。
759年2月,大将郭子仪围攻邺城,杀叛军三万余人。
这是有记载的战争,不知还有多少没有记载的损伤。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的人口直接从原来鼎盛的六千万腰斩到三千万。】
*
唐睿宗,李旦
“怎会这般。”李旦没有想到后代一个不如一个,全都是昏君。
“方才问的问题,皇上可想好了?”武则天问,她最看不上的就是李旦这副样子。
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怨天尤人是无用的。
“母后,您方才问儿臣什么?”李旦早就忘了之前武则天问了他什么,且李旦刚刚回武则天的时候下意识的说了儿臣,而不是朕。
虽然已经登基一年,但看的出来,李旦从心底还没意识到自己是皇帝。
这也是为何当年李治没有动武则天的原因,他太了解自己儿子了,虽然不是完全的废物,但是他的能力不足以掌控朝政。
武则天是李治留给李旦的最坚强的后盾。
见李旦神情恍惚,武则天不由皱起眉头,若不是只剩下这一个儿子,武则天当真想废了这个无用的东西。
“为何会爆发安史之乱。”武则天耐着心性又问了一遍。
李旦摇头,“儿臣不知。”
“你不知,那天下谁应知!”武则天直接给了李旦一巴掌。
“说,为何。”武则天再次强硬的问道,她希望这一巴掌能把李旦打醒。
*
唐太宗,唐
听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唐太宗李世民神情变的无比严肃。
唐太宗李世民不会去怪罪后世子孙,毕竟怪罪没有任何意义,不如从自己这里找出弊端。
“对于军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坏,你们有什么想法。”李世民提问自己的三位皇子。
李治正在义愤填膺,不想他家父皇却忽然提问,李治想不明白,这时候他家父皇怎么还有心思提问,不该怒斥那个小畜生么!
但是李承乾和李泰却明白他家父皇的心思,毕竟这两人都是接受过储君教育的人,想法还是比七岁的李治要开拓一些。
就算骂死那个败家子李隆基又如何,亦是改变不了唐朝衰败的事实。
“土地兼并和。”李承乾和李泰二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第306章
【除了大唐军事实力大大削弱, 咱们再来看看唐代宗李豫面对什么样的内患。
唐代宗李豫最被后人诟病的就是重用宦官,似乎只要和宦官扯上关系便是昏庸之君,就如同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还有明熹宗朱由校。
但是结合当朝的形式分析,咱们就会发现这些帝王的无可奈何。
今天咱们继续换位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唐代宗李豫为何要重用宦官。】
*
唐睿宗, 唐殿
“皇帝, 你认为重用宦官可否是昏君。”武则天继续问李旦。
被武则天打了的李旦脑子清醒了不少, 不敢再回一句儿臣不知。
“儿子觉的……”李旦有些犹豫,“审时度势, 有时重用宦官也是无奈之举。”
“就像神迹之前所述,母后重用酷吏一般,不过是为了稳住朝堂的手段罢了。”李旦说一句,脸颊就刺痛一分,看得出武则天这一巴掌打的不轻。
武则天听李旦的回答后, 没再说什么, 而是转头看向神迹。
李旦见自家母后没在说什么, 心里松了一口气, 背后出了一身的汗。
李旦觉的做皇帝太难了,重用宦官被骂重要外戚被骂, 重要酷吏也被骂, 重要权臣还是被骂。
那到底怎么做才不能被骂?太难, 真是太难了……
李旦越发不想做这个皇帝, 他没想到当皇帝会有如此大的压力, 大事小事全要自己抉择。
李旦都不敢想,若是没有自己母后, 自己该如何处理那些朝政,李旦特别庆幸当年自家父皇没有对他家母后做什么。
【首先, 重用宦官的源头是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潘多拉的盒子正式被打开。
而在唐肃宗李亨时期,官宦进一步被重用,他下放军权给宦官李辅国,并且派遣官宦李辅国和宦官程元振等人到前线监军,干涉将领。
因此,在唐代宗上任之前,宦官已经掌握了很大的权利,宦官之乱已经突现。】
天幕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卡通形象出现,只见他手里拿着一颗火种放在了地上。
随后唐肃宗李亨手里拿着柴火放在了火种上面,火种一下变成了火焰。
最后唐代宗李豫到了跟前,面对眼前的熊熊烈火,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头上几个大字,“怎么灭火?”
*
宋
“我怎么突然有点同情唐代宗李豫了。”赵匡美道,仔细想想所有的乱摊子真是前人留下的,不是李豫自己挖的坑。
【并且,唐代宗李豫能够顺利登基,还是宦官李辅国占有头功。
且在唐代宗李豫登基之初,宦官李辅国的确手握大权,不但掌握兵权还把控朝政,地方上很多官员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