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29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290-300(第5/13页)

 “也不知这个李显是谁的儿子。”李治心中有些嫌弃李显,觉的他资质平庸,没有作为帝王应有的雄韬伟略,忌惮功臣集团,就任由外戚专权?

    在李治心中,他们李家子孙都是有才干的,毕竟他家父皇可是李世民!

    【神龙政变的几位大臣最终以这样的形式落幕,但是朝堂的纷争却没有结束。

    至于武三思的下场,咱们从景龙政变中找找他的下场。】

    *

    唐高宗,唐殿

    听到景龙政变,太子李显第一反应是看一旁的李旦,在他心中已经认定这个景龙政变是李旦发起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自己的皇位!

    李旦则没有搭理李显,他在心中感叹,为何他们大唐的政变如此之多呢?

    【阿斗】:大唐的政变真多呀!

    阿斗再次精准吐槽,他的这句吐槽可是扎了不少人的心……

    第294章

    【相比唐朝的玄武门之变、神龙政变还有唐隆政变, 景龙政变是唯一一次失败的政变。】

    唐高宗,唐

    听到景龙政变失败,太子李显松了一口气,他就说么, 二次登基的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登基的自己。

    已经失败过一次, 他绝对不会失败第二次!

    李显带着蔑视的看向李旦, 以胜利者的姿态, “四弟,不是你的东西终究不是你的。”

    李显认定了景龙政变的就是李旦发动的, 但是李旦却觉得自己干不出这个事。

    若他真想夺位,何不在神龙政变就夺位。

    李旦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没有搭理视他为仇敌的李显。

    他想不明白,为何他家三哥会认定造反的是自己, 若自己真的觊觎皇位, 为何不在神龙政变中篡位夺取呢?

    别说什么长幼有序, 他们大唐什么时候在乎过这个。

    李旦所要的不过就是在大唐天下安安稳稳的当个王爷罢了, 权利的雷池他并不想跨越一步。

    *

    武周

    虽然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但是李显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这里的李显也认为是李旦发动的政变。

    “四弟, 我对皇位绝无半分觊觎之心, 你何必如此。”李显对李旦道。

    好一个茶言茶语, 李旦一个大无语, 还是那句话,相煎何太急。

    如今李家的正统血脉就剩下他们两人, 此时他们兄弟二人应该团结起来才是,共同的敌人不该是武氏后人么?

    虽然神迹提及他家母后会把江山交给李唐, 但正是神迹的出现才是最大的变数。

    如今他家母后已经改变了政策,营州之乱大概率不会发生,那武三思他们的临阵脱逃也不会发生,如此武家后人便不会在朝廷失了威望。

    李旦当真猜不透他家母后的心思,到底是要还李唐江山还是要延续武周江山呢?

    【接下来咱们先来介绍一下景龙政变的主角,太子李重俊。

    他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子,母妃是一位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宫女,按理说太子之位应该轮不到李重俊。

    但是唐中宗李显和皇后韦氏只有一个嫡子,且嫡子李重润当年因为说张氏兄弟坏话,在流放途中死的不明不白。

    而唐中宗李显的第二子李重福因被吕后怀疑当年是告发太子李重润之人,在唐中宗李显登基后变被流放。

    如此皇二子里重润便无继承的可能,这太子之位就落到了李重俊头上。】

    *

    宋

    “我突然发现一件事,唐朝好像每一代都造过反。”赵匡美惊奇道。

    “唐太宗李世民造的唐高祖李渊的反,太子李承乾也造过反,李显也造过反,他的儿子李重俊也造反了。”赵匡美扒拉手指头。

    “唐玄宗李隆基也算造反上位,他那个儿子也算吧,当时不是先称帝的么?”赵匡美继续细数。

    “当真是武力充沛的大唐。”赵德芳感叹。

    【但是这太子之位于李重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自古以来太子就是高危职业,更何况还是一位毫无背景的太子。】

    【阿斗】:那他为何敢反呢?

    阿斗又不明白了,既然毫无根基和背景,李重俊为何要造反,老老实实当太子不就好了么。

    只要他不招惹别人,忍辱负重,最后皇位不就是他的么。

    【自古造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实力背景想要夺取上位,一种是形式所迫不得不不反,咱们一起来看看太子李重俊属于那种状况。

    咱们先简要的说说太子李重俊面临的形势,首先唐中宗李显登基后,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一同要求唐中宗李显立太子,以固国本。

    于是唐中宗李显在没和皇后韦氏商量的前提下,直接立李重俊为太子。

    因此韦氏对李重俊的太子之位很有意见,但是诰命已下 ,皇后韦氏也没有办法。

    除了皇后韦氏之外,太子李重俊的妹妹安乐公主也不满意。】

    *

    唐太宗,唐

    听到安乐公主不满,李治皱起眉头,“她为何不满?太子之位又不关她的事 。”

    因为之前乐瑶讲述李治和武则天那段历史的时候,李世民并不在。

    因此李世民他们只知道大唐被外戚篡权,但是并不是知道女帝登基这件事。

    “她又不能当太子。”李治嘀咕一句。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三弟。”李承乾对李治道。

    “大哥,她可是公主,怎可能当太子呢。”李治觉的荒谬。

    后世的荒唐事听的太多,李承乾算是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没什么不可能的,作为君王就要考虑到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

    相比七年前,李承乾当真是成长了许多。

    【李治】:她有何不满?

    李治的心声出现在天幕上。

    【因为于安乐公主而言 ,太子李重俊抢夺了她的储君之位。】

    【阿斗】:是第二个武则天么!

    阿斗有问题直接问,经过神迹所述武周历史,阿斗对女人当皇帝这件事情已然接受。

    既然有了这个先例,那安乐公主当太子也不是不可能。

    阿斗这一句话,便让唐太宗李世民印证了心中的想法,篡了李唐江山的是他的儿媳武氏。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惊于女子为帝这件事,他更想知道大唐后世到底发生了什么,必须借由外戚掌权,并一步步的让外戚篡权。

    要知道权利的掌控不是一日两日,如同明朝的文官集团也不是一日两日形成的。

    弊端定是在自己这一代就埋下了,会是什么呢?关陇集团还是权臣当权?

    唐太宗李世民第一反应是自省,而不是怪后代无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