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清,从汉女到共主天下: 18、第 18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在大清,从汉女到共主天下》 18、第 18 章(第2/2页)



    六子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同时在心里求神拜佛,希望十四阿哥赶紧回京。

    他垂头丧气的做出了让步,“那、那就先依您,奴才带他们去找人。”

    这时,一旁的两人终于听明白了,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他们不应该当着六子的面说怀疑噶礼。

    这样反倒是让沈姝为难了,所以以后有什么事得避开他偷偷的说才行。

    找人这事,本就不难。

    即便是在没有摄像头的京城,只要想找,怎么都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只需一声招呼,五城兵马司就有人直接拿了医馆的掌柜问话。

    这一问,很快就查到了线索。

    然后顺着查下去之后,发现事情有点儿不对劲,当天便有人直接当面回报给了八阿哥。

    “爷,您吩咐要找的人,现正在刑部大牢中。据说此人之前曾敲过登闻鼓,只是不知因何进了刑部大牢。”

    “刑部大牢?”

    一听这话八阿哥眉头微皱,原本以为只是随手帮忙找个人而已,没有想到居然能扯出来刑部大牢,还有什么击鼓鸣冤之事。

    很显然,沈姝没有跟他说实话。

    击鼓鸣冤之事难道她之前不知道吗?

    八阿哥觉得,未必!

    “知道了,下去吧,此事就此为止。”

    接下来的事情,八阿哥已经不想再管。

    这事一看就知道不简单,现在皇上不在京城,他不想自作主张的惹出来什么麻烦。

    已经查到的事情,他会如实告诉沈姝,仅此而已。

    “人在刑部大牢?”

    听了八阿哥的话,沈姝心里一“咯噔”,难道真的与噶礼有关?

    八阿哥没有质问沈姝到底知不知道登闻鼓的事情,而是直接表明了自己的难处。

    “沈小姐,不瞒你说,刑部的事情怕是牵涉众多。若是真有冤屈,此事还是待皇上回京之后再设法处置。”

    因为丁炳先告御状一事事情,沈姝翻阅过《大清律集解附例》,知道大概的流程。

    所以才觉得这事明显有问题,流程不对!

    按律例来说,即便是已经查明系诬告,也应该杖一百,发配充军才是。

    怎么会直接进了刑部大牢?

    不过这事这事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击鼓鸣冤实际上就是叩阍,应先枷号一个月、杖一百;若涉虚者,杖一百,发边远地方充军。

    可是听丁炳先的两个族弟所言,杖责之后根本就没有上枷号。

    于是沈姝委婉的问出了心中疑惑,“八爷,刑部拿人总得有个缘由才是,不知我那同乡是因犯何事?”

    八阿哥此时已是不悦,只是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语重心长的说道:“沈小姐,京城之事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我不知你那同乡是因何进了刑部大牢,因为刑部主管不是我。更何况此时皇上离京,着令我与四哥一同留守。

    即便是想插手刑部之事,也不是单单仅凭我一人可以做主的。”

    他相信即便是十四阿哥回京,也不可能允许她这么胡闹!

    所以只要把事情推脱出去即可,她可以去找四阿哥,看看四阿哥这个“冷面王”敢不敢捅这个篓子?

    八阿哥觉得若是四阿哥肯戳破这事,接下来反倒是好办了!

    此事若是真查下去,以他对刑部的了解,怕是所牵扯之人必不止这一个。

    什么事情都怕查,不查可能都没有问题,一查可能都是问题!

    刑部有太子的人,可却不仅仅只有太子的人。即便是想借机削减太子的势力,但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当这个挑头的人。

    皇阿玛曾说:水至清则无鱼。

    大清国,何止是刑部如此?

    要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于此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四阿哥愿意挑这个头,他会趁机插手,所以现在八阿哥并不想插手此事。

    沈姝如何不知道这就是八阿哥的推脱之词?

    可话已经被说死了,而且这番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她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更何况这事也不是撒泼就能解决的!

    “多谢八爷您肯帮忙又告诉民女这些,实在是感激不尽。”

    沈姝道谢行了一礼后没有再说其他,接下来她得想想应该怎么办?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