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柳: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攀柳》 100-110(第11/18页)

叶绿,起雾时就袅袅云雾,就像美人面罩白纱。”

    “是不是和那个怀王巫山云雨的?”有内侍追问,人们总在意最香艳的事情。

    “是啊,怀王当年驾临巫山的高唐行宫,昼寝时瑶姬入梦,与之有了一段情。一梦醒,怀王思念瑶姬,却再难寻芳迹。”

    柳湛听着梢公的故事,船已经划过去,他仍扭脖回首,风萧萧,好似神女的衣裙也漫飞,他心沉沉,如神女头顶乌云,凝聚不散,竟情不自禁呢喃:“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

    船到夔州上岸,柳湛一行人就近找了间汤饼铺用膳,这夔州的面和别处又不同,颇多豌杂。

    吃时亦不忘寻人,内侍拿出萍萍的画像给店主人看:“老丈,您可曾见过画中娘子?”

    店主人眯眼瞅了半天:“回官人,老汉不曾见过。”

    “我见过呀!”店里跑堂的应该是店主人女儿,一身厨娘打扮。她刚收拾空碗回来,瞅见画像,放下碗,两手在身上擦了擦,拿过画像细瞧:“这是萍萍呀!”

    柳湛回身,望向灶台。

    厨娘道:“爹爹,她是上回和我一起从峡州回来的萍萍!”

    内侍望向柳湛,得了眼神指示,让厨娘细说。她便将如何同萍萍险过峡江,结义金兰的事说了。

    滔滔一番尚未讲完,身后忽有人颤声打断:“那你可知她去了哪里?”

    厨娘回身,见是那坐中央吃面的郎君——那是她前半生见过样貌最俊,最器宇不凡的郎君,他走进汤饼铺那一霎,整个铺子都发亮了。

    厨娘面上一红,忍不住想和柳湛多说会话:“晓得呀,她去灌州了……”

    柳湛心仍颤动,方才听了厨娘描述,这回应该对了,遇险峡江,英勇又临危不惧,是他的萍萍。

    柳湛一碗面囫囵下肚,就率队西行。

    到了官驿,本打算只换马不做停留,馆吏却攥着一封信找过来。

    柳湛原以为又是东京催他回去,馆吏却道:“陛下,扬州来信。”

    扬州?

    柳湛停步,接过信徐徐展开,却原来某人被送出京后,去了扬州。

    最想寻的人不见芳踪,竟先找着这个,柳湛心里千回百转,最终轻道:“也好。”

    *

    青城山,善堂。

    萍萍自从和张安一起理账后,就总能隔半月一月见他一次。

    她不曾下山,皆是张安主动上山来。

    今日的理由是帮忙抄经,照张安的话说,善堂里只有萍萍会写字,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抄足一百份,她一个人,太累了。

    萍萍听完沉默片刻,笑着道了声谢。

    之后默默抄经,工整小楷,黑字一笔一划写在白纸上。

    反倒是张安话多,一会问萍萍平时在善堂都做什么,一会又问善堂伙食住宿怎样?可曾紧着她了?

    萍萍眨了下眼,其实张安问的这些问题,他自己肉眼就能瞧见答案。

    “伙食好着呢。”萍萍简答。

    “往后啊只会更好。”张安笑道,“今年官府免了许多税,县里面还给每家每户都发了二斗米,估计善堂不久也能轮到。”

    萍萍听见欢喜,希望这是真的,但她没接张安的话。

    张安侃侃再道:“这都是当今官家体恤百姓,年纪轻轻就有了圣帝明王之兆!”

    萍萍闻言停笔,看向张安,见他一脸敬仰崇拜。

    “年纪轻轻?”她还是忍不住问。

    “是呀,官家才方登基两年,”张安对视萍萍,恍然大悟善堂是山中不知人间事,“乾平的年号都已经改了两年了,你不会不知道吧?”

    萍萍扯了扯嘴角:“我还真不知道。”

    她低头,才发现方才停笔时手不知不觉下垂,墨

    毫点在纸上,污了一大片。

    这份经要重抄了。

    萍萍遂换纸,将这张抄废的丢入火盆中,往事随纸,付之一炬。

    第107章 第一百零七章 两年多不见,她成亲了?……

    *

    灌州。

    柳湛一行人踏着青石板, 路过一座二郎显圣真君庙,红墙琉璃瓦,修得高大恢弘, 竟不输大相国寺。

    一随侍忍不住道:“我听人说, 这灌州就是灌江口, 是二郎真君的道场。”

    另一随侍旋即反驳:“灌江口不是在淮南东路的灌南县么?几时从江南跑来蜀中?”

    此话一出,随侍们瞬分两派,皆坚持己见, 两千里遥隔的两道场皆有拥趸, 嘀嘀咕咕,私语不断。

    柳湛不想听也听了半晌, 许是这两年寻人不断受挫,磨了脾气,竟未斥责发怒,只吸口气,轻道:“好了。”

    随侍们噤声。

    柳湛面沉如水,他们依照那厨娘所说,从夔州一路寻来灌州, 找着了那对姊妹花。萍萍的确借宿过, 可小半年前, 她就辞别再次动身, 只说先去瞻仰李太守的古堰,之后去哪,想到了再定。

    二位小娘子也不知道萍萍又去何方。

    柳湛皂靴踏地, 心也随之一沉,不会一步迟,步步迟吧?

    虽然萍萍是数月前去的古堰, 人早不再那里,柳湛依然追去,走访一遍——他也说不清,反正不去就不甘心。

    一路去,沿路寻,不仅随侍们拿着画像寻访,柳湛也会亲问。到了古堰,见水流湍急,前人用竹笼还有本地称呼的“碗儿兜”仿出鱼嘴,决江遏水,灌数郡田,川中游鱼如梭,货船往来不绝。

    民生昌盛,柳湛仍旧欣慰,却不复往昔的心潮澎湃,他的袍角被江风吹得高高扬起,随侍关切:“郎君,此处风大,容易吹凉,要不暂避一下?”

    柳湛不语,亦不挪身,随侍又捧来披风,柳湛摆手拒绝,此处风还好,不及心里的风大,吹得彻骨寒。

    古堰周遭定然是寻不到人的,柳湛一行人往回折返,他垂耷着眼皮,琢磨萍萍接下来会去哪?

    猜错过太多次,失却笃定。

    车马喧喧,柳湛侧身让了一让,身后一排随侍也跟着齐刷刷侧身贴街面,因为动作太过整齐,许多行人投来目光。

    柳湛吸气垂眸。

    随侍们亦觉出尴尬,转半个身面朝店铺,展开画像挨个问,假装寻人。

    灌州有十一月梅市卖梅,八月桂市卖桂,二月花市卖百花之说,眼下三个月份皆不沾,花行生意平淡,卖花郎正闲,一听说寻人,都围上来。

    “这不萍娘子吗?”

    “这是善堂的萍娘子啊!”

    虽然已经失望过很多回,柳湛依旧眸子一亮,不由自主攥紧画卷。

    他尽量镇定语气,沉声:“善堂?哪里的善堂?”

    “青城山善堂,二月份我去堂里相看牡丹,花房正是萍娘子在照料。”卖花郎回忆,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