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头顶有词条,康熙激动晕了: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头顶有词条,康熙激动晕了》 170-180(第11/18页)

着,看见胤祝,喊了声教主。

    胤祝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这小丫头年纪不大,但整天想着当圣女,现在看来是被清音大娘教导了一段时间之后好多了。

    圣女有什么好当的,要当就当传教使,帮主天下处在压迫中的女人们挣脱枷锁。

    小箱子打开,里面的金光晃了胤祝一下子。

    “都金子啊?”

    高大勇:“金子比银子好,能换的属下都换了,这有一百两,教主能赏属下十两就好。”

    胤祝抽了抽嘴角,“你还真不贪心。先把金子收起来,我有个事跟你商量。”

    高大勇赶忙合上盖子站好。

    胤祝:“你觉得不觉得白莲教已经名存实亡了?”

    高大勇:名都快没了,京城的百姓现在都说咱们是天孙教。

    “这些天我查了查咱们这个教的历史,发现一个问题,他是从海外传过来的,我们这里眼看着就没有它生存的土壤了,你有没有想过返回去海外传教。就像我皇阿玛礼遇的那些传教士一样的,先从咱们周边的小附属国开始,然后慢慢西传,让它能在世界上遍地开花。”

    高大勇还真心动了,却一时没说话。

    胤祝道:“你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同意了,我弄两艘大船,足够的金银和人手送你出去。”

    高大勇说:“教主,属下有个问题,到时,这是说咱们是天孙教还是白莲教。”

    胤祝说道:“随你的便,怎么方便怎么来。”

    去外海发挥你们的威力去吧,不管你是白莲教还是天孙教,你都是中国人啊。

    不过天孙教没有白莲教历史悠久,天孙还是半路截胡无生老母的,可能没有白莲教容易传得开。

    高大勇:“属下想了想,还是天孙教的传说容易招收教徒,譬如那佛祖,传说不就是西方一个国家的王子吗?现在咱们的天孙教是皇子秉承解救天下苦难襄助无生老母而来的,更容易让百姓信服。”

    胤祝没想到他是这个脑回路,无言以对,看着高大勇:“那就,怎么容易怎么来。”

    高大勇还要一个教主令他传教的印信。

    胤祝见他这么郑重其事的,也郑重了起来,“行,我回去让内造办给你做一个。”

    高大勇跪下领命。

    胤祝一看这不行啊,别真给他传成什么祖了,说道:“我们天孙教,以重视现世生活为要,不期盼来世,今生不仅要行善,还要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

    高大勇表示知道了,一定按照教主的要求去做。

    胤祝想了想:“过几天我让左护法过来,你带他一起出海。”

    高大勇震惊:“左护法都来了!”

    韩兆云早就被噶礼派人押送到京城了,已经在刑部大牢关了小半个月,但这家伙一身为白莲教赴死的硬骨头,怎么都不愿意屈从朝廷。

    胤祝总不想让一个没害过人的人丧命,弄出来跟高大勇出海传教去吧。

    至于甘师兄,这不马上就开海了,让他跟李卫一起去南边。

    从白莲教总部小院出来,胤祝去了刑部,忘了说,甘师兄接受不了白莲教被朝廷收编,这时也在刑部。

    量儿走之前还来看过他,听说量儿要去西北,甘师兄便已经有些松动了。

    有胤祝的交代,这白莲教的左右护法在牢里还不算受罪,热水什么的都有,恭桶也是干干净净的。

    两人都不算太狼狈。

    胤祝以教主的身份来见他们,俩人都不跪,于是跟他们说了说外面的情况,分析一下白莲教让左护法或右护法当教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然后就走了。

    反正在里面没事,慢慢想吧。

    出了刑部大牢,又去自己的丐帮看看,带着几个人在街上找了两个店铺,准备让他们再开个麦乳精橘子粉的饮料食品厂。

    麦乳精成本低还容易做,在交通便利之前,奶粉是不好做的,胤祝能想到的营养饮品类就是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麦乳精了。

    他小时候喝过,念念不忘。

    这天晚上回园子的时候,就觉得不当总兵了也挺好,看这一天给他充实的。

    外面,何二赖赶着车,还在跟他说着今天拉的都有哪哪来的地方官,有两个一下车之后看见对方,差点没有在院子的小东门外面打起来。

    不过这些官员也是谨慎,坐车上从来都不说话,两个三个坐一车也不聊任上的事,搞得他都没有搜集到多少八卦。

    现在也闲下来了,倒是可以整顿一下京城的娱乐业,顺便自己弄几个高档的会所。

    康熙眼看着天都黑,他那说从翰林院出去的儿子到现在还没回来,不禁冷笑:“不当总兵了,倒让他撒欢去了。”

    回到清溪书屋,就见皇阿玛那间屋还亮着灯。

    胤祝看都九点多了,正要去自己屋睡觉呢,李玉走下台阶:“爷,万岁爷让您进去说会儿话。”

    “皇阿玛还没睡啊?”胤祝问着走了上去。

    “看了几道折子就到这个时辰了,奴才瞧着是惦记您。”李玉笑道。

    胤祝:“那皇阿玛的心情好不好?”

    李玉:“奴才哪敢揣度万岁爷的心情?”

    “你这就是满嘴跑火车了,”胤祝问道,“内造办今年出了多少火柴?”

    李玉一直跟进着这个事,回道:“约莫有一万来盒,都是备各衙门使用和赏赐的。”

    胤祝点点头,不过火柴不往民间流通也不行,“明天我去找内务府总管商量一下,咱们是不是在外面办个皇家火柴厂,员工就从宫里退下去的老太监老嬷嬷招。”

    李玉知道,十五爷真心为他们考虑的,无论是编笼子还是做火柴,想的都是他们这些没根没基之人。

    “奴才等谢谢十五爷了。”

    一看,感动的眼睛都红了。

    还准备弄个宫中退役人员养老院的胤祝一看这个,也别说了。

    康熙的案头,这时放着的是台灯,明亮的白炽灯光让看折子的时候一点都不刺眼。

    胤祝请了安:“皇阿玛,您要不要喝口茶?”

    康熙问道:“这怎么一天比你在九门提督的时候还忙呢?”

    胤祝便说了自己今天一天办的事,都是不用一个爷主动去吩咐的琐碎事,但也实实在在地忙了。

    康熙都说不出人家是无事忙来。

    “开海之后,商船的需求量必然大增,朕打算明年春南巡,十五啊,你觉得如何?”

    胤祝没闲着自己的嘴,正在吃皇阿玛这里摆的脆枣,酥酥的脆脆的甜甜的还有一点水果的酸,吃得正香呢。

    “巡呗,”这还用问儿子的意见,皇阿玛这一辈子总共六次南巡吧,看老头这年纪,八成这就是最后一次了,“儿臣觉得开海是关系未来百年的大计,皇阿玛去南方考察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须的。皇阿玛,咱就去。话说儿臣回来之后,也没有跟着您出去玩过,咱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