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轨》 47、Chapter 47(第3/3页)
藏家,经常有人在上面发帖,求助大家帮忙鉴定真假,因此论坛还展示出各路中外艺术品作者、画家、雕塑家的“签名”习惯。
雕像的签名比较特别,有的在非常明显的位置,有的则藏在很隐秘的地方,之前也发生过因找不到“签名”而搞错雕塑家身份的事件。
而本案的凶器雕像,就属于外观上找不到任何签名的那种,顾澎又说不上来艺术家的名字,导致技术人员无法确认身份。
傅明裕浏览许久,正好看到一个帖子,题目是:能否通过色彩习惯来分辨作品真伪?
下面有上百条回复。基本上都认为,色彩习惯是会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其中包含着艺术家本人对色彩的偏好,也会在运用过程中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有人举例,某某大师就不喜欢蓝色,极少能在他的绘画里看到,某某大师讨厌红色,几乎没有用过,但是到了某一个时期,却出现一幅大量使用红色调的画。
傅明裕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便将方许代替林纯画的几幅油画和雕像进行比对。
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测,傅明裕还请教了专业人士,得出的结论是:非常像是一个人的作品。
傅明裕又调出方许在艺术学校求学时期的其他作品,还有方许变身为“林纯”之后,“方米理想家”中出现过的衣服饰品,以及“林纯”私下的日常装束,等等。
方许似乎非常喜欢暖色调,他的物品里出现大量的黄色、橘色、紫色、米色,但不包括一些过于热情的颜色,比如粉色、红色。蓝色、绿色偶尔出现,黑色几乎是绝迹。
显然,色彩在方许的生活里已经形成浓重的个人性格,而作为“杀人凶器”的雕像在用色上和方许的绘画用色习惯则完全吻合。
就是说,雕像是方许赠送的可能性变高了,甚至极有可能人就是方许杀的。
这边,技术人员进一步对雕像外观的上色笔迹进行分析。
另一边,专案小组联系f国警察,希望他们能找到方许曾投资过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学校教雕塑的老师。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