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刑侦:黎明之后》 80-90(第4/25页)
“且根据16年前的调查口供记录,当时发现被害者家中的唯一幸存者,马某孝缺课,并决定上门查看情况的,正是这位方某亭。”
“案件卷宗里,明确记录到,当时敲门无人应答,且平常那条很凶的看门狗,也没有嚎叫。”
“方某亭觉得奇怪,便绕院一周,发现主卧窗侧的护栏被人剪断,并留出一条可供成人通行的通道。”
“他顺着空隙,攀上窗台,发现现场。”
“在受到血腥凶杀案的强烈冲击下,失手滑落。”
“如果当时方某亭,身着的就是谢某宁那件,存放有当事人谢某工作证件的校服外套。”
“那么如今用来指控的证据,会不会是当时,他们意外带入,并且遗失在现场的呢?”
十六年前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但好歹,如今能有这么一条信息,能够用来推测佐证,当事人在案发前,并没有到过现场。
不然以一个六岁孩子的能力,马之孝是根本不可能通过其他手段,拿到当事人谢某的工作证。
更不可能把这证件,收藏保存数十年之久,如今千里迢迢折返故乡,抛出信息,指控旁人,坚决要为父母报仇雪恨。
许知临也说:“我们查过,谢家和马家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谢厅完全没有任何动机去做这件事情。”
“且许家后期发达,商业版图迅速扩张,和他也没有什么关系。”
“小谢的外公外婆,早年间,响应发展号召,就是第一批在云京市建厂的富商。”
“他舅舅负责海外贸易,在谢厅还是个小警员的时候,人家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且发展方向也早已脱离此地,遍布各国各地,天南海北。”
许家的崛起,与他们本就深厚的家底,以及好运吃下这波时代红利,掌权人的杀伐果断,对市场敏锐的嗅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谢父那边,年近五十才身居高位,且仕途明朗时,双方早已离婚多年,都是借着膝下独子的联系,一年才难得能见那么两三面。
尽管后期,有省厅向外招标的工程,被许家拿下。
但当事人清正廉明,否认因私情促成公事,但有关这方面的联系,监察组公事公办,仍要细查。
方惜亭说:“马之孝栽赃陷害,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出灭门案的真正凶手。”
蒋闻舟点头:“这个我们知道,但案件过久,又没有指向性证据,事情很难办。”
“而有关十六年前,谢方两位前辈的调查卷宗,我们都有仔细翻阅,研判。”
“当年案件性质恶劣,轰动一时,影响深远,带来的办案压力极大。”
“支队在短时间内,几乎摸排了全镇符合犯罪画像的成年男性,上万余人。”
“最后锁定了与马家纠纷最大,有犯罪动机,案发当晚有作案时间,且有能力屠杀一家三口的三名嫌疑人。”
“分别是豆腐磨坊的老板周臣,马之孝父亲的赌桌朋友张江,以及小镇早餐店的大厨赵通。”
“周臣这个人,年轻的时候,颇有几分姿色,眉眼清秀,在村子里相好很多,私生活不检点。”
“据村民反映,马之孝的继母,与他也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还被马之孝的父亲捉奸在床,顺手敲诈了一笔精神损失费。”
“原本到这里,动机还不算强烈,但之后的被害者马某,屡次在街头巷尾,骚扰偶遇的周臣妻女。”
“叫嚣自己的老婆,被人占了便宜,他不能白吃哑巴亏,也得欺负回来。”
“周臣老婆因此,遭人非议,不堪受辱,半年后,也是马家遭遇灭门的两个月前,她在家服药自尽。”
“而她和周臣的女儿,全程目睹母亲被人在行动和言语上,反复侮辱,欺凌,性格逐渐变得孤僻,焦躁,精神状态极不稳定。”
这听起来该是什么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但方惜亭却持反对意见:“这份资料我看过,但个人认为,周臣的杀人动机,与另外两名嫌疑人相比,不值一提。”
“首先这个人道德水平低下,缺乏家庭责任感,自私愚昧,常年拿自己的私生活,女性隐私,当做茶余饭后,炫耀的谈资。”
“若他真爱妻女,便不会干出这等背叛家庭,背叛感情的事。”
“当年马之孝的父亲,逼死他妻子,这男人半分悲痛也无,只觉得愤怒。”
“因为对方的家庭,完全不受此事影响,而他却妻离子散,输人一筹,沦为笑柄。”
“他原以为在两性关系中,他是主导,能肆意拿捏所有人。”
“却不料是马家夫妇,完全玩弄他于股掌之中。”
“马之孝的继母泼辣,做事果断麻利,是当地有名的难缠恶妇。”
“她虽然相貌平平,却也清醒,绝不是什么为了男人要死要活的恋爱脑,小娇妻。”
“说难听点,女方照样只把他当工具,双方各取所需罢了。”
“大家同样犯错,但却只有他一个人,付出血的代价,男人的自尊心受挫。”
“两家之间有矛盾,但对薄情寡义之人而言,还不至于要大费周章,冒着危险,去谋害对方全家。”
“何况在马家遭难之前,此人便满村满镇的大放厥词,要他血债血偿,报仇雪恨。”
“试问,一个能将案发现场,清理到如此天衣无缝,甚至制造无数假象,诱导警方的人。”
“他在真正作案前,会做这么引人注目、吸引火力的事?”
谢序宁赞同方惜亭的分析:“没错。”
“而且当年案发,周臣作为最受怀疑的嫌疑人,接受警方无数次的传唤和调查。”
“虽然没有不在场证明,但也同样没有指向性的证据,能构成他是凶手的完整证据链。”
“像他这么风流成性,破坏不知多少人的家庭,会为了自己根本不在乎的妻女,愤而杀人?”
“根据刑侦学各方案例,像周臣这样道德感薄弱,私生活混乱,处处留情却又从不动情的人来说。”
“他一般都是被杀的那一个。”
方惜亭应声:“对,周臣这个人,嫌疑较大,但相比其余两人,动机没有那么迫切。”
“我们复盘过十六年前,警方对案发现场的勘查资料,主卧外墙被折断的护栏,应该是用以扰乱调查视线,被凶手刻意制造出来的假象。”
“如果推测正确,凶手熟人作案,实际是通过正门进入。”
“那么以周臣和马家之间的渊源,应该很难能做到面对面的和平交谈。”
“抓住这个切入点,早餐店的大厨赵通,也不符合。”
“当年他在镇子里做生意,口碑很好,食材新鲜又量大管饱,村民们都爱去他家消费。”
“但偏偏马之孝的父亲,是个无赖,常年上门,惹事生非,影响旁人生计。”
“照常理来说,你今天去某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