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同行: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一路同行》 60-70(第8/17页)

晏青棠瞥他一眼?,嗔笑道:“你不?控糖了?”

    肃征迟疑几秒,想是打定主意, 声音平稳:“今天不?控也行。”

    他不?忍拒绝晏青棠的投喂, 然而?晏青棠自己也有主意,已推搡着他继续往前走。

    “麻糖太甜,吃多了还是觉得腻。”晏青棠收起麻糖, 视线已挪向前方。

    街两边已有不?少摊贩在卖早熟的瓜果。经过另一个地摊时,晏青棠从维吾尔族姑娘手中?买了盒新下来的青杏。都是自己家里种下的,不?打农药。

    两人没有洗杏, 晏青棠只简单擦了擦就咬开?, 青杏的汁水溢出, 真?是酸到有点倒牙, 可她又连声道:“好吃好吃。”

    肃征看她酸到表情都变了,仍在坚持吃杏,忍不?住无奈地笑了笑:“这么喜欢吃酸吗?”

    “喜欢呀。”晏青棠点头,“从来没吃过这种杏。”

    端到她面?前的杏, 从来都是颗颗硕大饱满,咬开?透出熟透的甜香。吃惯了,猛一吃刚从当地人种的杏树上摘下的青杏,这迥异的滋味真?让她新鲜又着迷。

    凡陌生的,她都乐于去尝试。没几分钟, 又在酸奶粽子的小摊旁挪不?动步。

    酸奶粽子已成为和田地区甚至新疆的一张名片。手工酸奶质地醇厚口感微酸, 较之?液体更像是可流动的固体。糯米甜粽口味很多, 晏青棠选了无花果口味, 又在粽子上加上蜂蜜。于是几种甜交汇在一起,灵敏的味蕾全部被调动。

    两人早就不?饿了, 分吃一份就已足够,肃征尝了一口就还给晏青棠,一小碗多半是晏青棠吃完的。

    如此一路吃下去,到了傍晚时,已彻底吃撑,再吃不?下晚饭。

    不?知不?觉又走到居民?区,都说西北长不?出玫瑰,可和田玫瑰偏偏是从沙漠边缘的狭小绿洲里长了出来,受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滋养,花香浓郁自然。

    和田人爱玫瑰,家家户户门口也都种着玫瑰,玫瑰在金黄的夕阳下迎着出门工作?的人们陆陆续续回到家。

    除了玫瑰,桑葚树也很常见。晏青棠仰头望着一棵高高的桑葚树,上面?结的是一串串白色的桑葚,个头很大。

    晏青棠对于植物有种特别的情感,她总是为路上遇见的植物驻足,喜欢观察它们。如果是树,她会?将手掌轻轻贴在树干上,感受树皮的纹路,或者干脆抱住树。

    昨晚再加今天上午,刮了太久的风沙,有不?少熟透的桑葚都被吹落在地上。有三四个维吾尔族小孩正在地上捡,也有两个大孩子正往树上爬。

    他们发现晏青棠盯着桑葚树久久出神,以为是她想吃桑葚,主动摘了一大串白桑葚,回家里在水龙头前冲了冲上面?的沙子,捧着滴水的白桑葚,跑出来送给晏青棠,说他家的桑葚很甜。

    晏青棠见被误会?,原是想拒绝的,可孩子们的友善让她根本不?忍心,于是笑着接过桑葚,还拉了肃征一起吃。

    听大孩子们说,桑葚、沙枣或者杏,不?止在家里有种,路边也种了不?少。家里的长辈告诉他们,这是自古有之?的传统,路边种这些树是为了让又饥又渴的行人能?有东西吃。

    显然,这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已传递到晏青棠与肃征这里。

    他们就是偶然至此的行人,得了桑葚,也想报之?以其他,忙将随身包里的零食送给孩子们。

    天暗下去。重新回到车上后,两人准备直接回酒店。

    副驾驶座的晏青棠路上还在吃桑葚,又时不?时喂给开?车的肃征一颗:“还是白桑葚好呀,感觉更甜。”

    不?像紫红的桑葚,吃多了嘴唇都会?变色。

    夜幕低垂,车窗外的一处清真?寺被淡粉色的如纱晚霞所笼罩。

    晏青棠与肃征回酒店早早歇下,次日按计划去了桑皮纸一条街。景区确实没有建起来,桑皮纸博物馆也没开?,但有零星的店铺。

    墨玉县,可称得上是“桑皮纸之?乡”了。在桑皮纸作?坊里,可以一览桑皮纸古法造纸术这一新疆非遗的制作?工序。

    当地人制作?时,会?将新鲜的嫩桑树枝内皮充分浸泡,煮后捣烂成浆,发酵,然后倒入模具中?定型,用木板刮平表面?,放在通风处晾干。最后将桑皮纸与模具分离,就有了可用的桑皮纸。[1]

    桑树皮造纸,已有千年历史。南方所用一般是桑树,而?新疆所用,其实就是他们在和田常见的桑葚树。这两种树之?间虽然很像,但不?能?完全等?同。

    晏青棠挺有兴趣,在店里买了一本用桑皮纸制成的本子。

    纸张瞧着非常结实,而?且隐隐有桑树树皮的丝丝缕缕,好似树生长的纹路。虽说纸张由树木制成是件很寻常的事,可亲手摸到那?种厚重,闻到桑树的草叶气味,看到纹理,会?给晏青棠一种与植物生命相碰触的微妙快乐。

    肃征侧过头去看她时,她正眯起眼?睛,将小巧的鼻子凑近桑皮纸,轻嗅着。

    跟着,她睁开?眼?,突然问道:“肃征,你家具体在云南哪里?”

    肃征一时不?知道,她问的是哪个家,于是全答了:“小时候跟我父母是在昆明住,后来跟梁忠哥一家是在大理,现在……我一个人在丽江。”

    晏青棠便握紧了他的手道:“这些地方,我都去过。特别是丽江,我在那?儿买过东巴纸。”

    不?远处,作?坊里的人正在晾晒着桑皮纸。

    晏青棠又问肃征道:“你知道东巴纸是用什么植物做成的吗?”

    肃征记忆不?是那?么真?切了,道:“好像是叫阿当达。”

    “你认识那?种植物吗?知不?知道它的学名?”晏青棠又问。

    肃征摇头,虽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也知道云南傣族、纳西族东巴造纸的工艺,但对东巴纸的原材料其实知之?甚少。

    晏青棠却显得很了解,继续道:“是丽江荛花。那?是一种灌木,基本只在丽江有,就长在玉龙雪山。制作?纸的工序和我手里的桑皮纸很像,但桑树无毒,丽江荛花有微毒。所以东巴纸防虫,纸张千年不?腐。云南的土司就在东巴纸上记家谱,写经文。”

    “晏青棠。”肃征唤了声她的名字。

    晏青棠朝他仰起头,听他赞叹着:“是不?是只要?世上有的植物,就没你不?认识的?”

    “没那?么夸张!”晏青棠嚷嚷,她一贯自信,但还不?至于自大。

    而?后肃征突然地来了一句:“以后如果有机会?,你还会?去云南吗?”原想说考察植物的,可他有私心,说得没头没尾。

    “这话说的。”晏青棠回得很自然,“你家就在云南,我怎么可能?不?去。”

    还真?是把?他吃得死死的,一言一语都让他心动。

    肃征不?由一怔。

    “最近我还在想呢,陶姨她儿子就爱待在云南,还开?了好几家民?宿,我前后住过两回,体验挺好的。到时候我们可以住他的民?宿。”晏青棠安排得明明白白。

    肃征却避开?民?宿不?谈,单纯随意地问起陶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