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50-60(第2/37页)
多久,半年不到,你就提前将咱们厂子扭亏为盈了。”曹展飞由衷地佩服道。
“之前约定的是多久来着?三年,而你只花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任务。”
“你是这个。”说着,他竖起一个大拇指。
“想当初你硬要接下这个厂长职位时,我还劝你不要接,觉得‘厂长’就是上头推出来扛雷的,”曹展飞说着笑了,并一脸愧疚道,“是兄弟我把你看扁了,你不像我,是真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游彻倒是一点也不在意,他拍拍曹展飞的肩膀说道:“我当初接下来这个事,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搏的成分很大,所以没什么。”
和曹展飞在走道聊了会儿,游彻就去忙了。
就这几天的时间,游彻发觉很多人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尤其是下面几个科室的科长,以前对他是爱答不理,跟他说话也是昂着头用鼻孔看人,现在一碰到他都对他笑脸相迎。
世间多是些墙头草之辈,游彻倒也是见怪不怪,之前他们对他爱答不理的时候,他不在意,如今他们趋炎附势,他自然也不会在意。
跟游彻一样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杨和平。
杨和平这两天发现,同一条生产线上的职工们对他的态度突然友好了许多,有些个别的甚至都开始巴结他了。
那几个笑眯眯地聊天时,就夸杨和平有福气,有个当厂长的侄子。以后侄子发达了,可不得拉自己大伯一把嘛。
杨和平这才听明白,他们态度突然的转变是因为游彻。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杨和平正好碰见游彻,就把这事跟游彻说了。
游彻没立即表态,只是让杨和平自己看着办就行。
人落魄的时候,谁都恨不得踩你一脚,人发达的时候,是个人都想上赶着巴结企图沾点好处,这也是人之常情。
聊完这事,杨和平又感慨起当初劝阻游彻接下“厂长”一职的事。
“小庆啊,得亏你当初没听我,你当初要是听了我的,哪有现在的大好前途。”杨和平感慨道。
杨和平一起习惯了叫游彻“小庆”,哪怕他改名这么久了,也一直没改过来,游彻也没纠结过这事,大伯爱叫他什么就叫什么吧。
游彻没说话,走捷径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机遇也就藏在风险之中,这点他再清楚不过,所以他早就做好了成功与失败的两种打算,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都能坦然面对。
见游彻不说话,杨和平便继续道:“你大伯我活了大半辈子都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所以我眼皮子浅,看得没你们年轻人远。”
“但大伯当初劝你,并不是不想让你过得更好,我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为你好。”杨和平语气诚恳道。
游彻连忙接话:“大伯,我当然知道你是为了我好,这么多年你对我怎么样,我心里还不清楚吗?”
杨和平点点头:“你不怪我就好。”
游彻笑:“大伯,我怎么会怪你呢。”
大概是现在的游彻身居高位,让杨和平突然产生了距离。
意识到这点的游彻,连忙握起杨和平的手,语气真挚道:“大伯,不管我将来成为谁,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你永远是我最亲的大伯,我永远是你的侄子。”
杨和平感动地抹起了眼泪:“你是个好孩子,就是命苦。”
最后半句的“娘去得早,爹不疼”,杨和平忍住没说出口。
*
最终孟箬还是坚持只拿游彻的一千块钱。孟箬是觉得房子写的她的名,没道理让游彻出那么多钱。在她不提帮忙的前提下,游彻能主动帮她,她已经很感动了。
孟箬坚持只要一千,游彻也就没再说什么。
翌日一早,孟箬就去了趟信用社,取出了两千一百块钱,她决定晚上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去孟家还钱。
她一回到生产车间,就听到车间里的几个同事在热络地聊着电冰箱的事。
“你们知道电器厂新出的大容量冷冻冰箱吧,货好难抢的。”一个人说。
另一个人连忙接话道:“知道知道,我家里刚买了一台。”
那人一听满脸惊讶:“你怎么买到的,我让我婆婆一大早去百货商店排队,都没买到。”
另一人一脸得意:“我有个亲戚就在百货商店上班,我送了点礼,让他给我留了一台。”
“我家就缺一台这样的冰箱,我妈喜欢囤肉,遇上价格好的时候,总是一次买好几斤,以前家里的冰箱很容易就塞满了。有时候我妈回趟老家,还总带几只老家的鸡回来,都是杀好的,也得放冰箱,不然容易坏。”
“买了这个冰箱后,家里的鸡和肉就不用担心坏了,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简直不要太方便。”大姐一脸得意地说道。
另一位大姐再次向她投出艳羡的目光:“听百货商店的人说,这款冰箱后面还会再上货的,玲姐,你能不能帮忙牵个线,让你家亲戚到时也给我留一台。”
大姐昂起下巴神气十足地说:“行吧,我到时候跟我那亲戚说说。”
得亏一号车间没人知道她爱人就是电器三厂的厂长,不然她一定会被他们烦死。这个也托她走关系,搞台电冰箱,那个也找她搞台电冰箱。
说起来,整个食品厂知道她嫁人的也就那几个,宋燕算一个,当初牵线做媒的王翠凤也算一个。
但他们都只知道杨庆,不知道游彻,既不知道游彻改名,也不知道他当上了厂长。
孟箬站在旁边听着两人的议论,心里顿时对她们口中的“电冰箱”起了兴趣。
他们这些职工,虽然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但他们一没房贷二没车贷,因此除去日常开销,大部分工资都能存下来。
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家里就一个小孩的,几千块钱还是能拿出来的,所以买个电冰箱、彩电都不算什么。
九零年代,物质虽不像八零七零那般匮乏,但电冰箱、彩电、洗衣机这种电器,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哪家要是买个电冰箱、彩电,那照样被街坊邻里羡慕,谁不想活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所以就算是贵,只要存折里有钱,咬咬牙也是要拼个一两台电器的。
再说,这年头,房子单位分配,车子买不起,能花钱的大件也就这些电器了。这就跟七零年代的“三转一响”一样。
她们说的大容量冷冻冰箱,应该就是游彻昨天跟她说的三厂销量不错的新品冰箱,他们书记也正是因为新品电冰箱销路不错,才肯签下游彻预支工资的批条。
这些事昨天游彻只跟她说了个大概,关于新品电冰箱为什么受欢迎,这些细节她并不清楚。
如今听到同车间的同事讨论,她才知道游彻牵头研发出的新品冰箱,是在以前冰箱的基础上,加大了冷冻区的空间。
这点倒是挺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以前她家里的冰箱,冷冻区永远被她妈塞得满满当当,什么过年的腊肠腊肉,以及各种鱼啊肉啊,而保鲜区基本都被她用来放饮料和牛奶,总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