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210-2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10-220(第15/18页)

  但他也怕家里条件有限,让来访的客人看轻了,叫大哥丢脸。

    他点头:“好,那大哥你跟侄女儿先把行李放下。走,晚上肯定要去家里吃饭,就吃我们老家的饭。”

    但即便这一条,叶菁菁估摸着也不行。

    伊藤诚是贵客啊,晚上纺织厂肯定要摆接风宴席的。

    不过这些她是管不了了,她直接打了声招呼,把箱子往何教授面前一推:“那教授你们忙着,我先回学校把东西放了。”

    何教授一看箱子,瞬间事业脑打败了亲情:“发酵罐?那个,大哥,我先……”

    伊藤诚记得自家弟弟打小就是个书呆子,家里没钱给他上学的时候,他就扒在学校外头靠着窗户偷偷学。

    看着现在年过半百还眼巴巴的弟弟,他既觉得亲切又感觉心酸,点头决定:“走吧,我们一块儿去学校。”

    纺织厂的领导一看这动静,下意识地过来想拦住人。

    开啥子玩笑哦,他们都贵客,怎么能被人拉走了?

    叶菁菁先拦住领导,小声道:“别别别,让人家兄弟先团圆。现在打亲情牌,比什么都好使。”

    领导能当上领导,那都是会来事的人,立刻拨出车子送伊藤父女跟何教授他们回西津大学。

    叶菁菁没二话,必须得跟着蹭顺风车啊。

    薛琴自觉应该过去帮忙,一并上了车。

    丰要武见状,不甘示弱,也跟着上车。

    得亏纺织厂分给他们的是一辆面包车,不然这么多人和行李,还真塞不下。

    车子一开起来,伊藤洋子就好奇地看窗外的风景。

    这是爸爸的故乡吗?看着比东京乡下可破败多了,车子经过的地方,都看不到新盖的建筑物。

    可跟东京不一样,下午时间,这里街上人也好多,比车子多得多。

    最神奇的是,虽然他们穿的破旧,呃,作为一个同一件衣服鲜少上身两次的百货公司千金小姐,伊藤洋子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去评价她看到的西津人。

    但她必须得强调,真正让她注意的不是他们身上的穿着,而是他们脸上的笑。

    他们不管是在走路,还是骑着自行车,脸上都是轻松愉快的笑。

    和在路上几乎只会低着头匆匆往前走的日本人不一样,中国人可太爱笑了,几个人聚在一起都是有说有笑的。

    叶菁菁向她一路介绍路过的风景,什么这里是某某厂,这里是某某单位,这边是什么什么学校。

    反正叽里呱啦一大通,丰要武是一个字都没听懂。

    全是洋文!

    她深深地嫉妒了,她本来也可以趁机好好表现自己的。

    直觉告诉她,同日方的合作,对她这个在厂里青年干部中权力斗争暂时落后的人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她能抓住这个机会,一鸣惊人,那么她将来的发展绝对不可限量。

    学外语,对,学日语。

    丰要武咬着牙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工人夜校既然有日语班,她也要跟着去上课。

    什么?现在去的话,会好丢脸?

    丢脸算什么啊,被打败的人没脸面可言。只有一无所有的窝囊废才会抱着所谓的脸面当宝贝。

    谁在意你的脸面啊。

    等到他日她功成名就,她所做的一切都会有人为她寻找其中的闪光点。

    面包车开得飞快,前后不到二十分钟就把他们送到了西津大学门口。

    今年西津大学开学要到九月份,但这会儿校园门口也挺热闹,陆陆续续有老生提前来学校,好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他们有的拎着网兜,有人扛着麻袋,还有人用扁担挑着行李。

    上半年开学时,不少77级新生到学校报到那会儿,都已经过了清明节,故而他们压根就没带棉被铺盖来学校。

    现在不行了,等开学一天冷过一天,不赶紧把被褥带过来,天冷下来会冻死个人的。

    薛琴高兴死了,故意拖着行李箱在人前来回转悠,生怕人家看不到。

    没错,她也借着东棉的工场做了拉杆式旅行箱呢,现在她就是活广告。

    果不其然,立刻有好奇的大学生过来打听:“同学,你这箱子从哪儿买的?要什么票啊?”

    薛琴骄傲地挺起胸膛:“我这是从日本带回来的。”

    哦哟,难怪哩。

    大学生感叹:“这日本人做东西真是厉害啊。你看他们那个‘板砖’做的多精巧,这个箱子也好,推着就能走,比拎起来省事多了。”

    他的同伴立刻过来推他:“行了吧你,一个板砖两百来块,再这个箱子,没得一百块钱你能买到?哎,同学,多少钱啊?”

    薛琴卡壳了,她上哪儿知道去?她只能下意识地看伊藤诚。

    这会儿大学生才注意到这个身穿衬衫的小老头儿,乖乖,一看就是有钱人。

    果不其然,对方微微笑:“不贵,一百块钱。”

    大学生立刻倒吸一口凉气,乖乖,一个大木头箱子也就20块,这么一个行李箱要100块,太贵,太吓人了。

    “板砖”好歹能天天拿来学外语,箱子又不会天天拖来拖去。

    不划算,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薛琴悲伤了,她本来看到这么多人背行李这么辛苦,觉得拉杆式旅行箱应该好卖的。

    结果人家一开口就是一百块,不把大家吓跑才怪哩。

    伊藤诚也不觉得100块便宜,但他根本没考虑过在中国卖旅行箱。

    他的祖国太贫穷了,他认为起码一代人的时间里,他们都用不上拉杆式旅行箱。出门有个手提箱,就差不多了。

    看看大学校园里新盖的房子吧,如果不是看着建筑工人还在忙忙碌碌,他都不敢相信,这一排简陋的平房居然是新盖的教室。

    这是怎样的房子呀!

    墙体用的倒不是土砖,但也不是什么正经的砖头,而是用煤渣混合制成的水泥砖。

    一块砖头,足有人睡觉的枕头那么大。

    与其说这样盖出来的建筑物,是房子,不如说它们只是简陋的工棚。

    这些工棚,是用芦席盖的顶棚,甚至连天花板都不吊,直接大喇喇地展露出人字的结构一览无遗。

    简陋的工棚教室靠什么来加固呢?没有木头,只有碗口粗的毛竹,屋里屋外都斜杵着。

    在这样的工棚里走路,简直堪比过封锁障碍。

    最离谱的是,教室里没有桌椅板凳,固定在地面上的,是水泥砖和水泥砌成的长条形状台面。

    半人高的算桌子,矮的就是板凳。大概是为了看上去更好看一点,还掩人耳目地刷了一层黄漆。

    伊藤诚深深地忧郁了,他的祖国呀,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富强起来?

    叶菁菁和薛琴却没太大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