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200-210(第5/17页)
滔滔不绝:“王桑,如果当初没有你的关照,我和我的家人大概等不到回乡的日子。尤其我和我妹妹,不是你帮忙找来了大夫,我们说不定就永远留在西津了。”
薛琴脑袋瓜子轰的一下炸了。
她脑海里只有三个字:完蛋了!
叶菁菁也笑不出来。
现在是1978年的夏天,不是中日蜜月期的1980年代。
尤其西津,还经历过日军的大屠杀,几乎每一个乡镇(公社)都有烈士陵园。
你一个侵华日军的后人,当着这么多中国人的面,说他们的同事,当年对你们一家关怀的无微不至,帮了很多忙。
你现在特意提起这事儿,究竟是感恩还是故意折腾人呢?
眼瞅着王老师表情越来越尴尬,薛琴感觉自己有义务站出来。
如果不是她要在工人夜校办日语班,人家王老师还在好好的当他的退休干部,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事儿。
可她哪怕站出去,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因为这日本鬼子嘴里的都是好话。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
但她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王老师回国以后,还怎么抬头做人?
情急之下,她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叶菁菁身上,轻轻捅了捅叶菁菁的胳膊。
叶菁菁其实也懵着呢。
她好烦这个小日本,纯粹没事儿找事儿。
实在没办法,她只能硬着头皮上。
毕竟当初工人夜校会办日语班,也是她大力建议的结果。
叶菁菁走上前,带着微笑:“川田先生,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耳熟不?《觉醒年代》里头,辜鸿铭的台词。
这剧,叶菁菁前后刷了足有五六遍,好多台词都倒背如流了。
现在拿出来用,勉强也凑合。
她微微笑着继续往下说:“不仅是童年时的您,当年那些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回国名额,被父母抛弃的日本遗孤,也在中国养父母的照顾下,健康茁壮地成长。成年人天然有照顾孩子的义务。”
川田先生微微愣了一下,旋即露出了笑容:“当然,如果没有中国人的善良,我也不能今天和大家见面。我谨代表东棉株式会社,欢迎西津纺织厂的各位同仁。”
啧,你看你看,就他这说话的风格,不知道的人见了,谁能想到他是日本人啊。
旁边那个专门负责迎接他们的日方代表,一开口味儿就明显不一样。
他再三再四地鞠躬,然后不停地道歉,因为接中国客人的大巴车在外面,他们得走过去。
田副书记都怕这日本小年轻的腰会弯断了,屁大点的事儿他有必要鞠躬一次又一次吗?
“没事没事,走走走,几步路而已。”田副书记开玩笑道,“两万五千里长征我们都走过来了,还怕这点儿路?”
川田先生哈哈笑:“是啊,我们中国朋友是不怕走远路的。”
田副书记的政治敏感度一点也不差,笑着接过话头:“只要道路正确,走远路其实也是最近的路。”
一行人往机场外去。
越走,西津纺织厂考察团的人越察觉到他们的格格不入。
从他们身旁走过的,人人红男绿女,个个衣香鬓影。
1978年的东京,不愧是国际化大都市。放眼所及之处,皆是光鲜亮丽。
跟他们一比起来,女同志还好些,一水儿是布拉吉,起码能出门。
男同志惨了,穿着西装,走在八月天里,引得不少人频频回头看,妥妥的乡下人进城。
叶菁菁也是服了考察团,大夏天的给人做什么西装?
可她也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时代什么都要票,尤其西装这样的东西,如果不是外事活动特批,大家根本穿不上。
商店里没的卖,街上也没人穿,要出国的人,必须拿着出国介绍信,到北京红都服装店定做。
也就是西津纺织厂有自己的门路,在本市就把西装给做了。换成其他地方做不好西装的,还得特地跑北京城呢。
她叶菁菁欣喜白得了两件布拉吉,凭什么不许人家男同志要西装?
就——
脱下来挂在手上嘛,这么大的太阳,也不怕中暑。
大概是因为她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同伴,川田一郎笑着问了句:“叶小姐在看什么?”
被点了名的叶菁菁从善如流:“我在看这座羽田机场,规划的真好。”
她伸手指向飞机腾空的方向,“起飞降落都是在海湾上空,不用飞到居民区,噪音小,对周围居民生活干扰少,非常棒。”
川田一郎惊讶:“你还看这个?”
叶菁菁点头笑道:“世事洞察皆学问。我们来一趟日本不容易,能多学一点是一点。毕竟——”
她笑容更深了,“学的多,能少走冤枉路。”
薛琴总觉得这两人绝对都话里有话,但具体是个什么话,她感觉自己的语文阅读理解水平还不够。
反正她没听明白。
她正准备偷偷问叶菁菁,大部队已经走出机场。
薛琴都没来得及偷偷跟叶菁菁咬耳朵,嘴巴先张成了O型。
车,好多车,马路上全是小轿车。
饶是她看过不少内部电影,此时此刻也忍不住深深地震撼了。
毕竟她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这边风景独好”,“外国人民水生火热”。
这么多小轿车,这样高大阔气的机场,这样整洁清爽的大马路,配合着红色的大大的TOKYO标志(她知道是东京的意思),构成了日本给她的第一次冲击。
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才是城市,正儿八经的现代化大城市。
等穿过马路,上了大巴车,车子往前开,这种感受就更强烈了。
高楼,好多好多高楼,哪怕她坐在高高的大巴车上,也要仰着脖子看的高楼。一栋接一栋,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高楼。
明明今天阳光灿烂,蓝天白云,色彩浓郁的仿佛流淌的油画,但她根本顾不上看,她目光所及之处,全是高楼大厦。
车子驶过的立交桥,她伸手数了一下。
呵!足足有六层。
西津六层高的楼房都没多少呢。
这就是日本啊,像是另一个世界的日本。
即便她目光所及之处,能够看到无数汉字。
街头的路标上,商店的招牌上,银行的大楼上,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和示意牌上,都写着工工整整的汉字。
薛琴也没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