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180-190(第12/17页)
肯定,不可谓不鼓励人心。
过教授尴尬地收回手,朝叶菁菁点点头,示意她:“你可以出去了,喊下一个进来。”
这个时代的面试没有严格的进口和出口制度,考生就是同一扇门进出。
不过有人在旁边看着,倒不至于让考过的和没考过的互相交流。
只是下一位考生跟叶菁菁擦肩而过的时候,特地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相当意味深长的那种。
其他等待面试的考生,也互相使眼色,眼睛不时瞥向叶菁菁。
估计她已经被视为内定人选了。
叶菁菁的脸皮厚度早就锻炼出来了,视而不见,昂首挺胸地离开了考场。
她没作弊,她也没走后门。
她光明正大,她无需自证清白。
第188章 我不能放弃我自己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
今天谢广白也面试, 她去了西教学楼,准备等他结束一块走。
结果这位老兄运气不好,抽签顺序还挺后的, 叶菁菁干脆陪着他在树荫底下等。
周围来来去去的,都是来参加复试的考生。
有人从考场出来, 红光满面, 胸有成竹。
有人则是垂头丧气,一个劲儿地拍自己的脑袋。
还有位小姐姐失魂落魄的, 一出来就拼命抓着人问:“什么是爱美剧啊?哎呀呀,怎么问的我这个?我脑袋里头跟浆糊一样, 死活也想不起来。”
旁边的人茫然,不知道啊。大家考的专业都不一样。
眼看那小姐姐跟要魔怔一样,旁边响起了一个声音:“是五四运动以后, 咱们国家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
一群人的目光刷的一下, 嗖嗖转向了说话人的方向。
叶菁菁也跟着看了过去。
是她熟人,他们班上的学生刘秀华。
刘秀华正牵着女儿的手, 在林荫道上学走路呢,一时嘴快接了话,叫这么多人看着,瞬间紧张起来。
她的视线落在叶菁菁脸上,脱口而出:“我老师教的,它是英语□□的音译,是业余的意思。”
旁边有人点头附和:“对,□□就是业余爱好者。”
那小姐姐懊恼地跺脚:“你是中文系的吗?西津大学中文系果然厉害。你们学校都教爱美剧了。”
刘秀华尴尬地摇头:“不是, 我是化学系的。”
一群复试学生集体瞪大眼睛。
不是,姑娘,你吓唬谁啊?你一个化学系的, 能解答人家中文系考生的面试难题,这算怎么回事?
刘秀华结结巴巴地解释:“我老师教的,她怕我记不住英语单词,才说到爱美剧的。”
其实是叶菁菁翻译教材的时候,一时间脑子没转过来,直接把□□给写上去了。
刘秀华过来找她核实,她才随口解释了怎么回事。
至于她为什么知道爱美剧的定义,是因为她当年上英语课时,他老师说的啊。
咳咳,实话实说,在此之前,她还以为爱美剧是专门看美剧的网站APP呢。
就因为如此,她一个理科生才记住了爱美剧的定义。
可这些她也不好拿出来说呀。
于是她便理直气壮地接受了接受了准研究生们的赞叹。
乖乖个笼地咚,到底是名牌大学。
看看人家,一位化学系的年轻老师,文学造诣都这么高。
果然是十项全能,就没短板。
刘秀华与有荣焉:“我们学校的老师都很厉害的,像我们叶老师,我们上课用的讲义,就是她翻译的。”
叶菁菁打着哈哈:“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津大学啊。”
现场的气氛更加热闹了,还有人跟叶菁菁打听:“老师,我们上课是不是全用英语啊,我听说清华大学的物理课就是英语讲的。”
叶菁菁摇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考量。考虑到大家普遍的英语水平,我们学校除了外语系之外,目前其他课程不用英语讲。”
有人重重地松了一口气,捂住胸口:“谢天谢地,要真用英语讲,那我肯定要听天书了,我就是26个字母的水平。”
其他人好奇:“那你怎么考上的?”
他哈哈笑:“我们专业好啊,我们专业不考英语。”
他考的是古汉语文学。
周围立刻响起了嘘声,得了便宜还卖乖。不晓得考研,多少人都死在外语上吗?
谢广白在旁边帮着支招:“也可以考中医,我看了,中医的普遍都不要考外语。”
现场的嘘声更大了,中医比外语还难啊!学了更加绝望。
一片说笑声,后面突然响起道清凌凌嗓音:“原来你是西津大学的老师。”
叶菁菁回过头,冲对方笑了笑,没否认:“欢迎来到西津大学。”
男考生看了她一眼,一句话都没说,掉头就走。
一群考生都莫名其妙,这人怎么回事?
谢广白也疑惑:“他是谁?”
正常人要考一个学校的研究生,哪怕面对的不是自己的导师,只是这个学校的普通教职工,也不应该是这种态度啊。
叶菁菁倒是一点也不奇怪:“他考的是化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其他人没搞明白其中的弯弯绕,谢广白瞬间了然。
难怪呢,明显这男的是觉得不公平了。
但考研也没规定本校职工不允许报考啊。尤其是今年的情况,好多既往留校的大学生都选择考研了。
包括老唐这个号称自己最恨学习的家伙在内。
现在摆明了重视学习重视学历,你不考研,你不给自己加砝码,你以后怎么进步?
谢广白盖棺定论:“别理他。”
叶菁菁哈哈:“无所谓。哎,快到你了吧。”
谢广白赶紧过去准备了。
叶菁菁回头看刘秀华和她手上牵着的小宝贝儿,引着往林荫道那头走。
“现在感觉怎么样,你女儿还适应吗?”
“还好。”刘秀华笑了起来,“教室大,她晚上睡得反而安稳。”
眼下城镇居民的住宿条件都非常紧张。
她没离婚的时候,是三户人家共享一套三居室,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一道帘子,就隔开了公婆和小两口还有孩子。
可想而知,这样的条件,天一热,屋子里跟蒸笼也没什么两样。
孩子闷了一身痱子,难受得直哭,还会被嫌弃。
现在想想,刘秀华真替自己的女儿委屈。
上次,她和妇联的徐主席谈过之后就下定了决心,抱着出院的女儿回去跟丈夫谈离婚的事。
本来她前任婆婆还想硬留下她女儿,好拿捏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