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160-170(第5/17页)



    没别的原因,就是这群大学生实在太聪明了。

    有一种说法叫做,任何人可以做到一个行业的前5%,那都足以称之为天才。

    而1977年的高考录取率,还不足5%。

    尤其西津大学又是重点大学,这群学生即便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日语,跟着这些已经上了大半个月的学员一起;他们依旧不仅没落下风,反而还遥遥领先。

    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相当惊人。

    王老师在讲台上说一句日语,大学生们竖着耳朵听,哪怕不知道什么意思,他们当中十个有八个就能立刻复述出来。

    更可怕的事情是,人家过耳又过心啊,反复念了三五遍之后。再倒过头来,老学员们都记不清楚的时候,他们依然没忘掉。

    更有厉害的学生,下课的时候,已经把一堂课教的内容,全都记在脑子里头了。

    天底下哪有不喜欢聪明学生的老师呢。

    教这样的学生,人家能记住你的每一句话,还能举一反三,老师的教学成就感爆棚啊。

    王老师立刻表态,只要大学能给他一间教室就行。课时费什么的,没有也不是问题。

    薛琴气得团团转:“哎呀,我这真是把拐子给带进来了。”

    礼堂里笑成一团。

    王老师笑着安慰她:“放心放心,都是我的学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会厚此薄彼的。”

    有老学员唉声叹气:“手心肉厚,手背肉薄啊。”

    大家伙儿笑得更加厉害了。

    子弟学校的教务处主任过来,闻声也跟着笑:“什么手心手背啊?”

    薛琴鼓着腮帮子,告状一样嘀嘀咕咕说了始末,教务处主任立刻瞪大眼睛:“大学这是又要办夜校班和函授班了?什么时候报名?”

    啊?

    众人都满头雾水,跟不上教导主任的节奏。

    但人家主任可不管他们如何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已经按照自己的节奏叨叨下去:“照我说,大学函授班早该复课了。不然这么多学生上课,到哪儿找老师去?”

    对对对,中学是早复课了,中学也一直招生。

    但在没有中考高考的时代,你能指望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多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多膨胀?

    现在高考一恢复,大中专院校一恢复招生,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瞬间感觉吃劲了。

    他们老师不够用,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够用,他们迫切需要进修。

    真的,现在都已经晚了。

    就应该趁着高考一结束,寒假的时候,把函授班办起来。

    叶菁菁不得不打断教务处主任的叨叨,遗憾摇头:“我没听说有这个函授班。”

    事实上,现在大学的师资力量同样紧张。为了排课表,教授们头上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几根毛,一个冬天下来,愈发走向大光明。

    可教务处主任不管啊。

    他皱着眉毛强调:“不是我多大学的嘴,函授班得赶紧搞。我们职工子弟学校算条件好的,我们都吃劲,何况其他学校呢?大学要承担起该有的责任来啊。”

    大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回过神了。

    “不是啊,主任,这个教师进修函授班,怎么也应该是师范学院搞。我们学校能搞什么?”

    教务处主任这才反应过来:“是哦,师范学院怎么到现在不动?”

    叶菁菁哭笑不得:“师范学院也愁呢,他们教室不够用,搭木板房当教室用还忙不过来呢。”

    教务处主任可不替别人操闲心:“那一码归一码,他们函授班还是要办的。”

    大家哈哈笑,纷纷撺掇领导:“那主任你去跟师范学院讲咧。”

    叶菁菁跟着点头:“就是!我也认为师范学院应该赶紧办这个函授班。”

    薛琴吃醋了,立刻把叶菁菁拉到旁边,鼻孔出气,哼哼唧唧:“你还是不是我们夜校人?你现在就只帮外人不帮我们了。”

    叶菁菁毫不客气的对她翻了个白眼,占据道德高地:“没良心!我这为了谁呀?我还不是为了我们夜校。”

    她压低声音,跟人摆事实讲道理,“你想,函授学校一办起来,是不是要印刷教材?你再想想看,那教材需要多少?光靠大学自己油印能够吗?这不是送上门的单子吗?”

    薛琴眨巴眨巴眼睛,迅速抓住了漏洞:“不对。你们学校的教材不都是你们自己油印的吗?”

    “我们学校11个系招生,总共才七百来号人。平均下来,一个系才70多个学生,用得着印刷厂吗?直接自己油印就行了。但是函授学校不一样啊。”

    叶菁菁提醒她,“现在所有的大学都忙得要疯了。如果有现成的函授教材,如果他们办函授班的话,还会自己辛苦准备教材吗?”

    薛琴不由得酸溜溜起来:“我懂的,一个是亲生的,一个是晚娘养的呗。”

    哼哼,函授生哪里能跟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比呀。

    叶菁菁自己同样没考上大学,才不安慰她的小矫情呢。

    “你就说,你想不想要函授教材的印刷订单吧?”

    薛琴没抗住诱惑。

    订单是什么呀?订单那就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实实在在的钱。

    但她脑袋瓜子一转,立刻开始忧愁:“可大学现在有精力办函授班吗?我看他们管大学生还管不过来呢。谁愿意多这个事啊。人家跟我们又不是一个口子上的,我们想要函授班,人家就给办函授班啊?”

    怎么可能!

    “他们不听我们的,那要听革委会了吧。”叶菁菁已经有了章法,“我们以工人夜校的名义,给省革委会写信,反映迫切需要函授班的事实。”

    薛琴将信将疑:“省革委会忙死了,哪有精力管这么多。”

    “事有轻重缓急,函授班现在就是头等大事啊。”

    叶菁菁给她分析,“首先,现有的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是客观事实,对吧?”

    话是这个话,而且是大实话。

    但,没用。

    薛琴出身干部家庭,自己又是个干部,自然明白“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没那么简单。

    或者更直接点儿讲,对执政者来说,尤其是地方政府,真正火烧眉毛的事情,从来都不是所谓的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叶菁菁也没那么天真,当然清楚当官的和作群众的想的不一样。

    对地方政府来说,真正摆在首位的,是和谐稳定。

    第164章 八卦丑闻(捉虫) 一切为了稳定

    “你听我说完啊。”叶菁菁示意还在摇头的薛琴, “办函授班,也是在为省革委会着想。”

    “现在教师队伍严重不稳定,因为很多老师都去参加高考。他们一方面是想进步, 另一方面他们是怕不进则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