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夜校女教师: 15、肯定要考大学(捉虫)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夜校女教师》 15、肯定要考大学(捉虫)(第2/3页)

    嘛意思啊?这是让他们去领导家义务劳动吗?

    “不是,你们想想看,那位丰同志凭什么这么趾高气昂,鼻孔看人?不就是因为她是大学生嘛。”

    叶菁菁给大家鼓劲,“她能上大学,我们也能上。”

    这下,连王凤珍都觉得她痴人说梦,直接泼冷水:“你别做梦了,推荐上大学这种好事怎么可能轮的到我们?这比我们转正还不现实。”

    看她煞有介事的,怎么还没事耍大家伙儿玩呢?

    “我是说考大学,参加高考。”叶菁菁正色道,“我们大家一起考大学。”

    没错,这就是她穿越到现在,给自己定的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小目标。

    在一九七七年,想要改变人生命运,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上大学。

    那她为什么要带上同车间的临时工们呢?

    一是同病相怜,二等人的日子不好过,她感同身受。

    二是人是社会动物,爱情亲情友情占据的人生大部分情感。

    可以叶菁菁的原生家庭,亲情?算了,爹妈不扯后腿,她都要去烧高香了。

    爱情,那还是没有影子的事儿,暂且不考虑。

    友情,是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纽带。

    同车间的临时工们,就是她最基础的人脉资源啊。

    而人类想要维持一段稳定的关系,要么给对方正向陪伴,要么提供情绪价值,要么上物质。

    总而言之一句话,说白了,你得对人家来说,是有用的。

    叶菁菁在这个时代,没有自己够硬的人脉。

    那她现在就给自己培养人脉。

    “考大学吧。”她目光灼灼,“我们一起考大学,改变我们的命运。”

    临时工们面面相觑,怀疑她是飘了。

    考什么大学?根本就没考大学这回事儿。

    高考早就取消了。

    叶菁菁一挥手,神神秘秘地压低了声音:“我有内部消息,马上要恢复高考了,今年就考。”

    “不可能!”田宁第一个站出来反驳,“现在都九月份了,今年怎么可能高考?你到底从哪得到的消息,耍你玩的吧?”

    叶菁菁满脸严肃:“你别管我从哪儿得的信,反正我现在告诉你们,很快就要高考了。我会从今天开始复习,你们要一起的话,我可以帮忙。”

    如果是昨天,哦不,哪怕是今天上午,她说这话,大家都会觉得她是疯了。

    这个时代太压抑了,突然间疯了真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是现在,听过了她一口流利的英语之后,她的形象已经变得高大。

    以至于说出来的话,起码在场的临时工们,都没办法当成耳旁风。

    众人将信将疑,但方萍又忍不住泄气:“就算大学考试招生也没什么意思。你们忘了?73年,咱们还在上学的时候,也搞过一次高考。结果呢?”

    结果出了白卷英雄的事儿,凭借手上的老茧上大学。

    那些高分考生,反而没有大学敢召。

    大家伙儿纷纷点头,是这么回事儿,白折腾了半天。

    他们还听说,有人因此受刺激过度,最后直接疯了。

    想想都可怕。

    “这回不一样。”叶菁菁掰开了跟大家分析,“你们想想看啊,73年过后是不是又恢复推荐上大学了?如果这个方案没问题的话,那么国家完全没必要再把高考给提出来。所以这一回,是正儿八经的考试,看的就是分数高低。”

    临时工们一琢磨,哎,好像真是这么个道理。

    一时间,大家心头火热,都忍不住畅想起美好未来。

    上大学呀,那就是登上了青云梯。

    王凤珍又开始愁眉苦脸:“真考试啊?那我完蛋了,我上学学的全都还给马克思了。”

    其他人跟着点头,没错,多年不沾书本,他们学的都忘光了。

    叶菁菁在心中,呵呵,学渣别给自己找理由了。

    真学霸们哪怕毕业20年,不再接触基础知识,都不耽误他们提起笔,就能解出今年的高考数学压轴题。

    不过打人不打脸,叶菁菁安慰他们:“没事儿,你们觉得难,其他人也会觉得难,所以我估计高考试卷不会太难。”

    田宁怀疑:“不对吧,我觉得73年的高考卷就挺难的。反正那会儿我上高中呢,数学题我都不会写。”

    其他几个上过高中的临时工,也跟着点头附和。

    他们理直气壮,他们丁点儿都不心虚。

    他们学渣不怪他们,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敢想吗?在场的高中生们都没上过初中,是小学“戴帽”初中毕业。

    什么叫戴帽呢?就是在小学继续增加初中课程。

    不要以为这跟正常初中没区别啊。

    在场上过戴帽初中的临时工们,比如说原主,初中语文、数学课程都是小学老师教的。物理课,则是体育老师讲的。注意,不是段子,是事实。

    至于英语,因为上了不到一个月的课,老师回家生孩子去了,没人接她的班,所以英语课直接停掉了。

    原主关于英语的全部回忆集中在——

    “longlivechairmanmao”,mao主席万岁。

    “learnsfromdaqing,learnsfromdazhai”,“learnsfromcomradeleifeng”,向大庆学习,向大寨学习,向雷锋同志学习。

    剩下初中历史地理化学这些课——

    不好意思,不知道是因为没有老师可以上课,还是学校认为不重要,干脆就没开。

    当时强调的是知识无用论,所以也没谁认为少学到知识有什么不对。

    哎,不对呀。

    为什么学成这样,他们还能顺利升高中?难道上高中不需要经过选拔吗?

    欸,还真不需要。

    反正叶菁菁他们那一届,戴帽初中毕业只要报名了,就能直接上高中。

    可即便如此,全校六个初中班,也只有二十个人报名。

    剩下的,除了少数安排了工作,基本都下乡了。

    为何这样?是大家满腔热血用不掉,认为下乡要比上学香吗?

    鬼哩,谁不知道下乡苦啊。

    初中毕业生们这么选择,也是没办法。

    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每家每户只能留一个孩子在父母身边,其余的人都得下乡。

    加上这个年代工作岗位少,大部分城市家庭的生活水平,也不咋样。爹妈工资养一大家子,紧巴巴的,相当艰难。

    下乡虽然受罪,但好歹也能获得生产资料(土地),勉勉强强凑合养活自己。

    总比在家里继续吃三年白食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