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 80-90(第14/16页)



    色布腾旺布今年也才十五岁,个头倒是挺高,身材壮实,是个标准的蒙古少年。

    他对朝廷和策妄阿拉布坦的恩怨并不很清楚,阿喇布坦和康熙聊起准噶尔内部的情况。他坐在旁边一脸茫然,搞半天才知道,这小子压根不会满语,刚才给皇帝行礼那几句是现学的。

    康熙:“……”

    此时康熙无比庆幸,没把这桩婚事定下来。他询问阿喇布坦愿不愿意让儿子到京城读书。

    阿喇布坦刚表过忠心,他这时候自然不好拒绝。而且他之前就说过想替儿子求娶皇家格格,皇上让儿子去京城读书,自然是有意让他做额驸。

    他的部落不足千人,牛羊也不算多,若无清廷庇护,很容易被准噶尔其他贵族欺负。而且他也看出清廷和准噶尔早晚还有一战,策妄阿拉布坦根本不是大清的对手。与其在准噶尔内部当个不起眼的台吉,不如早点寻求清廷庇护。

    他只犹豫了一瞬,就要跪下谢恩。

    康熙忙抬手拦住他,“你不和孩子商量商量?”

    阿喇布坦回神,跟一旁的色布腾旺布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色布腾旺布之前听父亲说过会为自己求娶皇家的格格,他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皇家的格格和草原上的女孩有哪里不同。但这次随父亲来朝贺,他见识了大清的富贵,对中原充满向往,听说可以去京城读书,立刻就点头说愿意。

    父子俩谢过恩,康熙又赏赐他们和其他来朝贺的蒙古王公进宴。

    宴席上,胤祯和色布腾旺布用蒙语多聊了几句,只觉这小子就跟一张白纸似的,除了放牛放羊的事儿,其他的一无所知。

    胤祯看不上这样的女婿,奈何他爹是个目光长远之人。他只能安慰自己,到了京城还可以慢慢培养。

    可他接下来一两年都不在京城,教导女婿这事儿要交给谁呢?

    他把兄弟们都想了一遍,他希望自家女婿和八哥一样,脾气温和、会疼妻子。他于是求胤禩帮他盯着点色布腾旺布。

    胤禩想了想,自己接下来几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儿还有余力帮老十四教育女婿,再说这事儿不好干,五格格和额驸以后感情不好,十四弟别怪到他头上来。

    他于是为难道:“十四弟,依我看你不必太担心,汗阿玛给侄女选的这位额驸性子淳善,到了京城只需学满语和汉话就行了,这些自有师父监督,轮不到咱们管。”

    胤祯闻言,便知八哥是不想帮这个忙。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倒也没怪八哥。然而没过几天他就收到胤禛的来信,询问色布腾旺布的事情,还主动说有他在京城,会替他盯着这小子的,以防他跟着京城的纨绔子弟学些不好的毛病。

    亲哥就是亲哥,胤祯难得生出一种“有亲哥真好”的感觉。

    云安在京城又收到了系统提示,阿玛加了一百点生命值,八叔和十四叔加了二十点。

    加上这段时间零零碎碎给阿玛加的生命值,阿玛的寿数又加一了。

    京城的天气渐渐热起来,云安还是每日和胤祁、胤祕一起玩耍。

    云安和胤祁还要学《三字经》,康熙让和妃教他俩。

    俩小孩每天只学一刻钟,胤祁就坐不住了。和妃也不强求,见他们开始左顾右盼,就让他们去玩。

    偶尔年氏进园来请安,会问问云安学《三字经》的进度,云安就背着小手把这几天学的背给额娘听。

    年氏听她背的倒是挺流利,就是不懂其中的意思,便会给她讲一讲。

    有一回小胤祁也在旁边,听见云安小侄女的额娘给她讲“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中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是什么,便也好奇地凑过来听。

    这些和妃娘娘是不会给他们讲的,和妃娘娘只会让他们反复跟着念,念到记下为止。

    年氏不仅会给他们讲十天干分别是什么,还会举例用在何处。

    俩小孩理解后,就把天干地支都记下来了。

    年氏讲这些一般用汉文,太后听不太懂,但她见俩孩子听得津津有味,就也没拦着。

    渐渐地,云安和胤祁见了年氏还会主动提问,从五行生克到丧服礼制,和妃讲不上来,年氏都能用小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给他俩。

    除了年氏给他俩当老师外,进园看女儿的胤禛,来给太后请安的五福晋和佟贵妃,以及胤祎、胤禧这些在尚书房读书的小阿哥都被他俩拉着问过问题。

    尤其云安,最喜欢听故事,背到“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她就想听《封神演义》,这个年氏可没时间给她讲,只能拉着无逸斋的叔叔和哥哥们给他讲。

    这日她和胤祁本是去找胤禧的,却遇上胤礼。

    比起才开始读《封神演义》的胤禧,胤礼讲起来自然更加游刃有余。

    俩小孩就跑到十七叔的院子里听故事,胤礼一开始只是觉得他俩好玩,随便跟他俩说几句话,最后讲得口干舌燥。

    这段时间他和十三哥一起负责编写插图版启蒙教材,三百千的样书都出来了,现在正和画师们商议算学教材的排版。

    他次日见了胤祥,就说起缠着他要听故事的二十三弟和云安小侄女。

    “这俩倒是好学。”胤祥笑道:“看来我们的教材讲得还是不够细。”《三字经》包含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全用插图画出来,有些内容还得孩子们识字后自己去读经史子集。

    但遇上云安和胤祁这样好学的小孩,就需要家长提前给他们讲讲。

    云安在畅春园见的人多,她就到处问。胤祁也被云安带得喜欢自己思考。

    等康熙从塞外回来时,就发现这俩小孩短短三个月学了不少东西。

    康熙问是谁教的,俩小孩一只手数不过来。

    他问过别人才知道,这俩小孩到处问,从妃嫔到皇子,再到进园请安的福晋格格,他俩就都敢上去跟人聊几句,得知对方读过《三字经》后就毫不见外的开始提问题。

    胤祎、胤禧他们为了回答上俩小家伙的问题,还去景阳宫借书读了。德妃更是找读过书的宫女来给她讲历史,连佟贵妃、和妃等人都能回答上小孙女的问题,她怎么能不会?

    康熙:“……”俩小孩读个《三字经》就带动园子里这么多人学习,那等他俩开始读《四书五经》,还不知要闹出多大动静。

    不过大家愿意读书康熙自然高兴,还当着诸皇子的面夸了云安和胤祁。

    云安之所以找这么多人问问题,除了她想听故事外,另一个原因便是别人解答了她的疑问就可以加生命值,虽然不多,但是聊胜于无。

    康熙这次回来的比往年早,一是因为他体力大不如前,巡幸塞外的时间比往年少,二也是不放心太后的身体。

    太后的身体倒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苦夏吃不下东西,瘦了些。

    康熙回来后,太后也松口气,她也担心自己在皇帝不在的时候生病,影响了皇帝的计划。

    康熙来给太后请安时,太后就和他说起咸安宫二福晋的病情加重,快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