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 12、小人喻利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朝闻道》 12、小人喻利(第3/4页)

,均不停地夸赞江式微,后又与东昌公主寒暄着。

    这些贵妇也是成了精的,一个赛一个的眼光毒辣,不停地往江式微的身上瞄。

    江式微的容貌气质,在她们这些人眼里那可真是万里挑一,更何况是那出身了。

    端庄温婉,绝没有艳丽的轻浮,这样的女孩是最受她们所喜爱的,一看便知是能娶回去做当家主母的人。

    不会狐媚夫君,又能撑得起大局。

    更何况是那一身的气度,丝毫没有沾染皇室的桀骜,尽是出自书香世家的儒雅。

    东昌公主是她们要讨好的人,江式微更是。

    今日场面之盛大,怕是东昌公主将皇族大半都请了出来,甚至许多贵妇也隐隐猜测天子会不会亲至。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东昌公主今日是想让自己的女儿江式微在长安贵妇们面前露个脸,造势博个好名声。

    只不过……委实张扬了些。

    那些贵女们在背后暗暗艳羡着江式微的身份,权倾朝野的东昌公主家的独女,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一旁的江夏郡王妃和魏国公夫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江夏郡王妃感慨道:“今日还真是热闹,大长公主竟将深居多年的忠勇王妃也请了出来,还真是用心良苦啊。”

    “可不是?这些年长安城多少人给老王妃下帖子,老王妃都没有应,如今倒是应了东昌公主的,果然还是长主面子大。”魏国公夫人啧啧称赞。

    笑话,忠勇王妃是什么样的人?

    老王妃的夫君周老王爷那可是高宗的同胞弟弟,先帝和东昌公主一直敬仰的亲叔叔,德高望重。

    后来周老王爷与周王世子先后病逝,周王妃也就是忠勇王妃一直守着偌大的王府,苦撑着,接管王府基业,抚育幼孙,硬生生让原本要衰颓的周王一脉东山再起。

    先帝感念周王妃之品德,亲赐嘉号“忠勇”二字,以示表彰。

    如今忠勇王妃的嫡孙,也就是继任了爵位的周王,任宗正寺卿,掌管皇族事务,也算位高权重。

    忠勇王妃又在皇室中辈分极高,颇有话语权,便是贵如天子,也是要礼遇忠勇王妃的。

    是以东昌公主才会亲自来迎老王妃了。

    “长主这是把老王妃请过来给县主撑场子的,没听方才老王妃对着万泉县主一直赞不绝口么?”郡王妃瞥了眼魏国公夫人,淡淡地说。

    江夏郡王妃又瞧了瞧院中被贵妇们环绕的姑娘,微微叹了口气,秀美的脸上露出几分遗憾。

    江夏郡王妃道:“嗳,说起来我也甚是喜欢公主家的这位县主,样样都好,真真是难得的,我家大郎也还未成家,若是大长公主肯点头,我必然是极疼她的。”

    魏国公夫人忙拍了拍她的手,反驳道:“长主眼高于顶,县主又是她的掌上珠,怕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入不了她的眼。”

    “说的也是,谁家有幸能聘得这样的姑娘作媳妇,那可真是祖上积了德。”江夏郡王妃还是不甘心。

    毕竟这样的儿媳妇,谁不想要?

    说起来,她江夏郡王府也算是长安数一数二的高门,怎么就不能打这县主的主意了?

    “我猜啊,长主是想把县主送入大明宫。”

    魏国公夫人揣测着,毕竟这样的女孩子,除了被聘为天家妇,还有哪家能配得上?

    “你还真别说,这方方面面都是比照皇后的标准来的。怕是长主真起了这心思,那这济阳江氏门阀之最的地位将更无可撼动了。”

    “谁说不是呢。”魏国公夫人说罢便揽着好友江夏王妃往院中人群处走去。

    江式微方才被众人围着,委实觉得累,再也应付不下去了,是以便对东昌公主说着去西边的院子歇歇。

    东昌公主瞧她满身疲惫的样子,也想着今儿江式微确实是辛苦了,这么多家娘子一一应付去,铁人怕也是撑不住的。

    但她却不打算放江式微去西边院子,她早已经给江式微准备了小憩的地方。

    便说道:“东面翠微院里青梅开得正好,院里还扎了秋千,那儿树多,又能避热,最是闲适,你去那儿歇歇罢。”

    江式微不疑其他,向东昌公主告了礼后,便往东边翠微院走去。

    翠微院这算是僻静之处,甚少有人往来,难得的凉爽,庭院中假山石林立,暖黄色的阳光穿透绿叶洒落于石砖上,形成点点光斑。

    石洞门恰恰好框住了一帘春色,洁白胜雪的玉兰花绽放于枝头,花蕊中挂着晶莹的露珠,微风轻轻拂动树枝,簌簌作响。

    院中还有着几棵青梅树,树下扎了秋千,秋千处正正好有树叶遮阴,算是避去了大半刺目的阳光。

    这院子的光影算是东昌公主府内最好看的了。

    江式微拉住秋千上的绳子,稍微收了裙摆便坐了上去。

    她委实没想过今日会来这么多人,而且各个身份不同凡响,不是郡王妃便是国公夫人,她想想便觉得倦极。

    脚也有一下没一下的蹬地,直到秋千开始摇晃起来。

    后来,她见此地偏僻,周围并无人来,索性直接把鞋脱了撂在了地上。

    自顾自的开始荡起了秋千,秋千带起的风甚是凉爽,眼前之景让人心情愉悦。

    她真想时光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而另一头,长廊里两名锦衣青年一前一后地走,前面的男子身着月白色的山水刺绣长袍,用了一根白玉簪来束发,玉带钩在腰间分外明显。

    手上戴着的羊脂玉扳指彰显了来者的身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8】他倒活脱脱地就像是从古书中走出来的君子。

    后面的那个虽也相貌俊美,但终究不似前者那般沉稳,反倒是多了几分少年的意气。

    二人正是齐珩与谢晏。

    只见谢晏甩了甩袖袍,问齐珩:“明之你说你,来公主府就来公主府,不大大方方地来,怎么还搞白龙鱼服这一套?你难道是想见县主?”谢晏眨了眨眼,他调侃道,但说到最后一句时眼底有一莫名神色划过。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9】我又不好拂了姑母的面子,只能如此,委屈委屈你吧。”齐珩整顿了一下衣冠。

    又转身展开双臂,想让谢晏看看,他问:

    “我现在衣冠可有不妥?”

    谢晏细瞧了瞧,肯定道:“并无什么不妥。”

    说罢谢晏又靠近了齐珩,在他身旁调笑道:“明之你是去瞧大长公主的么?我怎么觉得你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10】”

    齐珩用手肘怼了谢晏一下,把二人的距离分开,又理了理袖子,道:“君子爱重衣冠,有什么不对?”

    谢晏听了这句话,面上露出怀疑之色,说道:“你骗谁呢?”

    齐珩没再搭理他,又继续闲庭信步地往前走,直到在大长公主面前停步。

    但大长公主见他如此装扮也并未露出惊讶之色,像是早有预料般。

    没来得及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