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国公: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国公》 60-70(第13/17页)

抬进虞宅。

    两千斤雪花盐要稳妥着搬上船再运出去也不容易,为避免起疑,有些罐子装的是蜂蜜,这也是好东西,运到关外也很抢手。

    待搬完盐,留下人在船上看守,矮冬瓜这才跟着廖姑去虞宅。

    虞归晚和幼儿已经起了,在正厅用过饭,幼儿让葛大娘和春婶将近日的账本拿来核对,再称点过阎罗寨送来的黄金,登册入库。

    虞归晚在正厅见了矮冬瓜,听他说北境军赢了仗,还诧异的挑了下眉。

    “这么说东辽铁骑败退出偏关了?”

    矮冬瓜嘴上的胡须就跟老鼠须似的动来动去,道:“几日前就退了,北境军大胜的消息怕过不了多久就能传到这边。虽说东辽铁骑是败了,但大军也没有撤走,还驻扎在原先喀木六族的地盘,我们大当家说以后还有得打。”

    “商队现在可能正常出关?”

    “能出去,不过查得很严,且出关之后难免会遇上东辽的骑兵,倒不如还是走原来那条道。”

    “你们自己小心,现在朝廷为了查这些私盐已经派了不少人来庶州,这批盐运出去之后生意暂时停一停,等风声过了再说。到底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以后还有得赚,卖不成,还有糖、蜂蜜和茶叶,牧民需要什么,我这里都有,不怕没银子赚。”

    她端起手边的茶碗,揭开上面的盖子,里头却不是幼儿常喝的云华,而是冰镇过的甘露杨梅汁,汤色如红瑰,酸酸甜甜,配今日的艳阳天倒适宜。

    “这是自然的,”矮冬瓜笑道,“如今谁不知道南柏舍新奇货多,就是不贩盐,也有得是货物往关外运,上回从这带出去的两车砖头那么硬的大馒头,也很受牧民的欢迎,抢着要,就是带的太少,不够卖。”

    大馒头其实就是大列巴,要用刀砍。

    虞归晚喝掉半碗杨梅汁,盖子叮一声落回去。

    她知道矮冬瓜见她不是光为说这些事,果不其然,很快矮冬瓜就提到火/药筒。

    阎罗寨的商队出关要冒很大的风险,以前是他们打劫别人,现在他们反倒成了别人眼里的肥羊。

    在草原几次险象环生,火/药筒可是帮了大忙,这东西的威力只要是亲眼见过的都知道,若是虞里正多提供一些就更好了。

    之前的火/药筒是虞归晚当作回礼免费送的,现在再要可不是这样了,她开了价,一支火/药筒八十两,这已经是看在双方还在合作的份上,若没这份‘交情’,卖一千两她都不觉得有什么。

    “在商言商,这东西难得,我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她拿起一个果子,咔嚓咬掉一口。

    矮冬瓜有种‘她咬的不是果子而是大当家的肉’的错觉,幸亏阎罗寨现在不缺钱,八十两就八十两。

    “成,您说多少就多少。”

    矮冬瓜刚抬着六箱火/药筒上船离开,这边高脚就带着一小队人马从县城赶到南柏舍。

    “他们是九王爷的人,特意从府城赶来想和你做成几笔生意的。”

    第068章 第 68 章

    九王爷?

    因着幼儿的关系, 虞归晚对这位镇守庶州的人物也有过几分好奇,能独掌二十万北境军的人怎么也不该是个怕事的草包,怎么容得下薛家如此嚣张。

    不过这也跟她没太大关系, 现在既然派人来同她谈生意,对送上门的买卖她自是不会往外推,管他是谁,只要给得起她出的价钱就能万事好商量。

    她脸上端起两分恰到好处的笑,不热络却也没失礼,抬手示意道:“诸位请坐。”

    又让丫头倒茶,送上果品点心。

    这都是厨房新做出来的新鲜花样,比村市街糕点铺卖的还要精致些, 甜口咸口都有。

    送到虞归晚手边的则是一碟咸肉酥饼, 外形圆圆胖胖,像过年讨喜庆的福饼。

    “这是姑娘做的。”小金方小声说完就退了出去。

    昨晚上幼儿说今日要给她做酥饼吃,她还以为幼儿忙着看账已将这事抛到脑后。

    她拿起一块酥饼,脸上的笑容比刚才真了许多。

    由高脚引荐过来的是九王爷府上的掌府官,姓贾, 奉命来南柏舍采买蜂蜜、奶糖、手纸、冰块和毛毡帐篷。

    这些东西也不是王府要用,而是供给军营士兵, 尤其是奶糖, 不仅携带方便还能及时补充体力, 很适合行军。

    其实早在去年寒冬, 在河渠县风靡的咸奶茶就已传进军营, 成了士兵的心头好,早上只需一碗热腾腾的奶茶就能填饱肚子, 一整天都可以不再吃东西。

    当然,肚子也还是会饿, 但不至于像之前那样手软脚软,提不上劲。

    从商旅手中购买咸奶茶,价钱要高出一倍,并不划算,且商旅能进到的货也有限,倒不如直接跟虞归晚谈合作来得方便。

    对方亮明了身份,虞归晚也只是撩两下眼皮,似是对这笔生意不太感兴趣。

    贾用拿不准她这是什么意思,往高脚那边投去一个眼神。

    河渠县的曹知县可是王爷一手提拔上来的,高脚既为县衙官差,怎么着也是一条船上的人,同为王爷办事,这种时候出声搭个话也是应该的吧,光坐在那吃果吃点心算怎么回事。

    高脚故意避开贾用,只顾着和柳东低声讨论哪个点心最好吃,想着等会跟虞归晚要一些带回家给妻儿尝尝。

    估摸东辽大军一时半刻打不到河渠,那些跑到外地躲避战乱的百姓又背着包袱回来了,高脚也将妻儿从岳家接回家中。

    托虞归晚的福,他这一年多攒了不少银子,不久前刚在县城置了个二进的院子,县太爷还因他办差有功,升他做了县衙巡检,虽是从九品,末流之官,但总比普通衙役要体面。

    贾用是九王爷的人,又是县太爷亲下的令让他带人到南柏舍引荐给虞归晚,可他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帮贾用说话,帮了能得什么好处?升官?也不见得,且来之前县太爷还特意交代过,谈不拢也别太得罪虞归晚,她在九王爷那里是挂了名号的。

    就算没有这层意思,高脚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升官之路就站到虞归晚的对立面,自己能有今日都是仰仗虞归晚的帮扶,他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却是最讲义气,没有为了外人坑害自己人的道理。

    瞧这情形,贾用也知高脚不愿意掺合进来,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谈。

    他也知道价钱压得太低了虞归晚肯定不乐意,这些又不是积压得卖不出去的货,随便卖给一支商队都是翻几倍的价钱,谁还做只回本的交易。

    可压价也是没办法的事,王爷跟盛都那边的关系并不好,朝廷发下的饷银都不够塞牙缝的,二十万将士几乎全靠王爷一个人养着,银子如水流般花出去,王府上下也都跟着紧衣缩食,节省开销,哪还有银子高价采买军需物资。

    虞归晚不知道,从南柏舍收走的商税有一半是填进了北境军的军费开支里,银子就是从曹知县手上过去的,账面做的天衣无缝,就是朝廷派人来查也查不出什么。

    再说了,谁让朝廷不肯出钱养军,镇守各州的将领就只能用这样的办法将税银截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