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闲散宗室八卦日常》 60-80(第10/28页)
巴巴盯着那个密封的箱子,韩相却故意不给他看,一直让仆人牢牢捧在手里。望着望着,沈知澜也不去看箱子了,反正回到家都能看到。
他倒是有点好奇,韩相去吃这个饭干嘛?
韩相气定神闲,时不时抽问功课,沈知澜答的愁眉苦脸,他学的不踏实,好多问题答不上来,韩相也不恼,一直细心解释着。
头好痒,好像要长脑子了!
沈知澜揉了揉自己的脑袋,试图把知识的雨露甩出去,然后赶快换了一个话题,“大人真厉害,好多问题先生说了我不懂,但是大人一讲,我立刻就明白了,或许这就叫做融会贯通吧?”
韩相笑了笑,“年幼时家贫,一家人都靠着五亩薄田生存,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还填不饱肚子。村里日子最好的,就是一个读过书的账房,一个月能吃两次肉,我便暗暗发誓,也要读书识字,能当个账房。”
沈知澜不意韩相还有这么贫寒的童年,忍不住追问:“然后呢?”随即又觉得自己犯傻,韩相现在能站在这里,就证明他成功了。
韩相却没跟他计较,“我在私塾外偷听学识字,又知道了私塾的先生是童生,比账房还厉害,能收束脩,在童生上面又有秀才,免除徭役见官不跪,就一步步的往上走,走到现在。”
沈知澜把这段话咂摸一遍,好像明白了,他因为没有生存危机,不会明天吃不上饭,所以对学业放松,得过且过。而韩相的幼年全指望读书翻身,所以如饥似渴拼命学,学到多少算多少。
这就是主观能动性吧?
见他似有所悟,韩相微微笑了笑,见到他头上那毛揪揪左摇右晃,真想摸两把。
说着说着,他们已经走到自家门口,沈齐还没下值,杜珍娘跟王凝香正说说笑笑的准备晚饭,一见到韩相,慌的不知道办。
那可是韩相啊,四位丞相之一,他如果愿意去参加某家的宴席,那家得提前十天去请厨师,给家里铺满红毯丝绸,才好迎接贵客。
第058章 第六十八章
杜珍娘一边让人通知沈齐赶紧回家, 一边绞尽脑汁的赶紧准备新菜,贵人登门,难道不该筹备一桌上好的饭菜。
韩相却拦着她们:“要是让大家为了我忙碌, 反而失了我本意, 紧着家里的菜准备就好。”
他这么说, 杜珍娘却不敢怠慢,连忙托邻居带几盘大菜回来, 拼拼凑凑才组成一桌不失体面的席面。
沈齐只听到家里人催他快点回家, 稀里糊涂到家看见韩相, 惊的差点蹦起来,连忙上前寒暄。
见到人来齐, 韩相这才宣布皇帝口谕,因为沈知澜献策有功, 特赏赐黄金五十两,丝绸若干, 典籍数本。
沈齐笑的眼睛都快眯起来,黄金固然贵重, 可是宫里珍藏的典籍价值更高,一辈辈的传下来就成了传家宝啊。
沈齐捧着典籍, 不亚于托着千金。
宣读完口谕后, 韩相笑眯眯说, 不嫌他们麻烦的话,仆从也留下来用些便饭, 沈齐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韩相坐主位,沈齐作陪, 双方宾主尽欢。
王凝香在后厨忙活着,尽心尽力忙前忙后, 杜珍娘本来要留她一起用饭,她却推辞。
“表嫂我可不是害怕吃这么一顿饭,而是早早跟小汾他们约好要一起用饭,现在赶回家还有点晚呢。”王凝香话音刚落,就能看到小汾在门口探头探脑,小心张望。
小汾也认识路,见王凝香迟迟不归,便主动过来看。他又见到堂屋里好像有客人在,不欲打扰,只能在外面悄悄的看。
沈知澜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韩相已经看见门口的孩子,先出言问:“这是谁家孩子?”
“是王表姨在育婴堂认识的孩子,关系不错,估计是过来看表姨为什么还没回家吧。”沈知澜答完后跑了出去,把小汾叫了进来。
小汾进屋后有些拘束,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坐在主位的老人威势甚重,即使面上和颜悦色,他也害怕的很。
“小汾别怕,这位是韩伯伯,性子很好的。”
小汾嗫嗫喊了人,王凝香见到后连忙从厨房走出来,“孩子怕生年龄又小,大人千万别见怪。”
韩相柔和了表情,“不过是个小孩,有什么可见怪的?”他亲自蹲下拍了拍小汾的肩膀,“没事,回去吧。”
王凝香见韩相没有怪罪,松了口气,连忙拉着小汾从沈家出来,转向自家。
小汾乖乖解释,“王姨,我跟爹爹见你许久没有回来,所以才想着过来问一问的,不是有意打扰的。”
王凝香失笑,“我知道,时机凑巧刚好撞上了,没什么,他们都不会挂心的。”
“那位白胡子的老爷爷是谁啊?我见着他就好害怕。”
“那是朝廷上的大官,特别大的那种,小汾都想象不到有多大。”王凝香失笑,见小汾还是不解,也没打算解释,只是带着他先进去洗手。
今日小汾是跟其他好几个孩子一起过来,当然包括了小汾的爹唐青山。几人说说笑笑的吃完饭,想要返回育婴堂时,正巧碰见韩相的马车从巷子出去,韩相登车那一幕。
唐青山如遭雷击,怔立当场,小汾接连晃了三次他爹的手臂,唐青山才反应过来。
“没事,没事,咱们先回去吧。”唐青山挽着小汾的手臂,安慰自己的孩子。
但小汾心思敏感,察觉到爹不愿意多说后,也乖乖没追问。
接下来唐青山失魂落魄,几次搞砸了手里的事情,小汾见亲爹如此,终于还是忍不住找了个父子单独在的场合,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唐青山苦笑一阵,“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对你更好,糊涂也是福。”
“可是什么都不知道,不就是个糊涂虫吗?我才不要当糊涂虫!”小汾执意,“爹的烦恼,我就算解决不了,至少能安慰几分,省的爹憋在心里。”
见到儿子这么懂事,唐青山不禁流下欣慰的热泪。
他站起来检查门窗,确定周围没有任何外人之后才说道,“我给文儿讲一个故事,出自我口,入得你耳,听过就忘了,如果日后你再问起,便是从来没有这桩事,懂吗?”
这么慎重的气氛,让小汾也紧张起来,连忙点头后又赌咒发誓,说自己一定会保守秘密。
唐青山这才缓缓开口,“从前某个乡的某个村里,有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少年人,他们一起在私塾读书,一起考试,曾经发誓要读的一身锦绣,荣耀乡里。那一年马上就要考县试,甲写出了一篇锦绣文章,兴冲冲的拿给乙看,乙反复拜读,只说这次的案首非甲莫属。甲也觉得这次县试十拿九稳。”
唐青山刚说到一半,见小汾懵懵懂懂,又依次解释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含义。
“可是县试在即,甲自幼身子骨就不好,由此病倒,没能参加考试,乙却夺了考试中的头名。甲等身子稍稍养好后去看布告,竟然发现乙抄了他的文章,原封不动的照搬,一字不差。”
小汾听懂了,握住拳头说:“这个乙也太坏了!怎么能抄人家的文章呢!如果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