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金瓯(科举):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固金瓯(科举)》 70-80(第9/28页)



    第074章 第74章

    景元十二年春, 大年初一。

    宁国府的两个当家主子都不在,家里?这个年过的甚不是滋味。

    惠娘强打起精神来,预备着年货及府里?迎来送往的人?情礼, 今年来自?宫中的赏赐格外?丰厚些,大抵官家体谅谢家男人?在外?奔波劳碌颇为辛苦的缘由。

    近来大抵唯一的喜事就是惠娘的诰命批下来了,为四等硕人?。

    这是谢壑出使兀目前请的最?后一道旨,他如?今的官职是正四品的礼部侍郎兼左谏议大夫,请诰命的话, 按大齐律例其妻品秩较夫略低一品, 官家格外?开恩,特命惠娘的品阶与其夫相?同, 以此来安谢壑的心。

    初封诰命, 惠娘少不得应酬往来一番, 略在雀金楼摆了几桌酒席, 请了相?熟的几家官眷来吃酒。

    等忙活完了这些事儿,日子一晃就到了大年初一, 谢宣带着卯娘去院子里?放烟花, 惠娘和薛氏张罗着初一家宴。

    薛氏看着卯娘脸上?无忧的笑?意,不由也跟着笑?道:“幸好家里?还有?孩子们添添热闹气,不然只剩我们几个岂不冷清?怪道人?人?都说多子多孙多福呢。许是前些年过怕了,如?今老三一出征,我这心里?没着没落的。”

    谢老汉也在一旁沉默着。

    惠娘劝慰道:“公公吉人?自?有?天相?, 必会平安无事的,等来年事情过去了, 又是一个顺遂的好年景。”

    “哎, 哎,是这么个理儿。”薛氏也知自?己?再说些别的在大过年的时候犹显晦气, 也就没有?继续颓丧下去。

    用过早膳之后,谢宣代家中长辈去亲朋好友家里?走?动一番,等来到师父颜斐家里?,颜斐亦没有?像往日一样?问他文章之事,而是像幼时那样?在他的腰间系了一串祥云彩钱,把谢宣羞的什么似的。

    谢宣难得红着脸说道:“师父,过了这个年我都十六岁了,已经长大了。”

    颜斐笑?道:“你几岁都是师长眼里?的孩子。”

    “那好吧,谢谢师父!”谢宣宝贝似的拍了拍那些彩钱,笑?道。

    从?颜家用过午膳出来时,天空阴沉沉的下着一些雪沫子。

    谢宣抬头看了看昏黄的天空,搓了搓手翻身上?马,他扯过缰绳问身侧的贴身随从?伏远山道:“还没熙州那边的消息吗?”

    伏远山摇头道:“我的主子爷,这大过年的驿人?也需要休息,等开了春再说吧。”

    谢宣一想也是,他又问道:“我记得先时我爹从?熙州赴京赶考是从?深秋雪未封山时走?的,到过年这会儿大约也到汴京了,这几日可有?从?熙州来的举子找我?”

    伏远山仍旧摇头道:“二门没来报过,想必是没有?的。”

    “嗯,回?去嘱咐嘱咐守门的小厮,多上?些心,凡是从?熙州来拜访宁国府的,不问出身,一律直接禀给我,切莫胡乱打发了。”谢宣叮嘱道。

    “是,主子。”伏远山恭敬应道。

    如?今正值年节,天寒地冻的,当值的小厮难免有?吃些酒就当差的,见到不是富贵出身的来客多有?敷衍怠慢之意,便不是主家存心的,难免有?御下不严的嫌疑,为此惠娘已经耳提面命过好几次,又发落了几个人?,这股骄蛮之风才险险扼住。

    这些日子一直没收到熙州的消息,可见是真没有?,而不是被守门的人?忽略了。

    谢宣一边骑马溜达着往家走?一边跟伏远山交代着这些事儿,路过一道平民街坊时,角落里?有?衣衫寒酸者在屈膝抱臂埋头苦坐着,天空还在飘着半不落子,朔风呼呼的刮着,谢宣紧了紧身上?的锦裘披风,他从?袖口摸出几角碎银子扔在那人?跟前,提声说道:“快去打几斤热酒吃吧,冰天雪地里?坐在这里?没得要冻僵了身子。”

    那人?刚欲抬头,忽听后面传来一道声音:“谢宣!”

    谢宣勒马回?头道:“迟意!”

    迟意打马快走?几步道:“刚刚我去你家拜年,谢伯母说你去了颜老家,我估算着时间想着走?这条街能不能迎上?你,果然……怎么,吃酒去?!”

    谢宣道:“今日正月初一,丰乐楼关门了,雀金楼今日亦不开张,还是去我家吃吧,劳烦我阿娘张罗几个下酒小菜,你知道的,我阿娘做饭天下第一。”

    “不敢麻烦谢伯母,便是几道寻常小菜亦可。”迟意笑?道。

    “远山,你去裴家看看裴翎在干什么?没事儿叫他一起过来喝酒!”谢宣吩咐道。

    “是,主子。”伏远山领命而去。

    街上?人?很少,谢宣、迟意两个少年打马匆匆朝宁国府的方向而去。

    一直闷头坐在角落里的人缓缓抬起头来,他的眼眸里?映衬着红裳锦裘轻鞭快马的少年正渐渐远去,与他早已是两个世界的人。

    那人?不会知道,其实他并不是乞丐。只是等着大朝会上?有刑部或者大理寺的高官路过。

    风雪簌簌,染白发尾,一个在街头左右张望的妇人看到角落里蜷缩着的人?,忙三步并作两步的急走?过来,她俯身上前去拉那人道:“柱子,跟娘回?去!这天寒地冻的,岂不是要将人?冻僵了。”

    “娘,我想快些见到刑部或者大理寺的人?,为爹爹申冤,为熙州枉死的五万军民申冤,若不是谢、穆两家争功的话,原本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我爹不能白死了,那两家人?害惨了熙州百姓却依旧高官厚禄,凭什么?”少年的双唇被寒风吹得皲裂,稍微一扯动便溢出暗红的血丝来。

    “儿啊,听娘一句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事儿咱们需要从?长计议,万不可冒失行事。”李二媳妇苦口婆心的劝道,“回?去吧,娘煮了你最?爱吃的三鲜馅水饺,你好歹用上?两口,等你的手暖过来了,替娘写封信。”

    “娘!”李从?庚不赞同的提高声调,“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能去找阿宣他们,那是我们最?后一条路了。”

    “好好好,娘不去求阿宣娘,只是熙州丰乐楼被毁于战火的事儿,过了年总得告诉她吧。如?今熙州的难民被穆氏和临安谢氏两家联手堵在齐州地界过不来,我们好不容易侥幸逃脱了,自?然应该谨慎行事,莫要逞一时之快。”李二媳妇搀起地上?的儿子,一手拢过亡夫的骨灰盒,母子俩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朝平民居住的深巷中走?去。

    少年的心总是炽热的,怀着一腔孤勇以为能够改天换地,以为公道自?在人?心,殊不知属于他的牢笼还未曾张开,里?面深藏的獠牙还在潜伏着。

    短短数月之间,西六州的熙、河、岷三州尽失,谢徽节制整个西北军,听闻熙州之乱后,率齐州之师出关拒止,这才勉力?保下西六州靠东的洮、叠、灵三州,并下令依山川之险,扎寨防御,安抚逃难过来的百姓,西北颓势这才慢慢得以扭转。

    初春时节,大齐西北还带着凛冬的寒意。

    “谢帅,熙州来的军民还是躁动难安,不服从?安排,动不动就要聚集纠结到一处。”谢徽的副将进来禀告道。

    谢徽沉思?一瞬,说道:“将楚家那个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