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60-70(第3/23页)

来交粮。”

    崔田顿时讶异:“你农场里竟然还种粮食?”

    “当然了。”穆笙道:“粮、菜、水果不分家嘛,能种就种。”

    这倒也是,规模大的农场都会倾向于全面发展。

    “好。”崔田道:“你要卖多少粮食,我按照收购价跟你算。”

    穆笙问以大型私人农场的标准一般交多少粮食。

    崔田目光闪了闪道:“五万斤到十万斤不等。”

    大型农场通常都有千亩以上的规模,像土豆和红薯这样的作物再怎么减产,最低亩产七八百斤也是有的。

    产量不够,规模来凑。

    种百多亩地就能有十万斤产出了。

    “行。”穆笙点头微笑道:“那我按最高标准交。”

    崔田:“……”不是,这还要看标准来交的吗?

    不等崔田反应,穆笙拿出一枚空间戒指递了过去。

    像粮食这样的大宗交易,称重计量直接用空间戒指。

    一些特殊的属性道具可以透过空间介质测出来重量。

    崔田先把里面的粮食放一部分出来验货。

    都是个头很均匀的红薯。

    穆笙之所以拿红薯来交易,是因为红薯相对于土豆来说,不利于长时间存放。

    这次收获期也有10亩红薯的产量。

    加上红薯之前的收获,普通红薯一共有接近12万斤。

    另外,这些红薯虽然个头大,但不至于像土豆那样到夸张的程度。

    “你这些红薯……品质不错。”崔田评价道。

    最后红薯结算的单价崔田给升了两个点。

    “抱歉,也只能给你单价涨那么多了。”崔田道,如果他们给的源头收购价太高,那卖给居民的粮食售价就要更高了。

    崔田把红薯转移到仓库,然后把空间戒指归还给穆笙。

    “还有一件事。”穆笙道:“我想额外给北境和城里的贫民供应半价粮,你看看要怎么操作?”

    崔田闻言一愣:“半价粮?”

    “嗯。”穆笙把她的打算给说了。

    自从收到粮食收购的消息以来,她就一直犹豫,要不要把囤积的粮食大规模放出去。

    粮荒现象显然很严峻。

    她虽不至于心怀天下,但也做不到对这种情况无动于衷。

    可这么一大笔粮食放出去,终归太过于冒险了。

    而且春城加四境一共有三百万居民数,她就算把粮食全部放出去,也不过起到杯水车薪的效果罢了。

    那不如在合理范围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最起码,能够让这个冬季没人因为缺粮而饿死。

    所以穆笙想到的计划是——对口帮扶。

    什么样的人最有可能会在冬季里因饥饿而死去?毫无疑问,是城市里的贫民。

    粮荒最先压缩的是贫民的生存空间。

    本就是收入低下的群体,粮价上升只会雪上加霜。

    她想到了一个地方,城中棚户区的居民。

    城中棚户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基本上城中所有无异能者都聚集在那里。

    在经历上千年的进化和繁衍,大多数人都觉醒出异能潜质了,相反,完全没有异能潜质的普通人沦为了少数群体。

    而棚户区,生活着十万数这样的居民。

    不仅如此,棚户区也会有生活十分困窘的异能者,正如方清家中生变时,一家人无奈只能搬去棚户区居住。

    这些人是在粮荒情况下最需要帮助的对象。

    而在帮助贫困户的基础上,穆笙又优先帮扶北境的贫困居民。

    崔田听完久久的沉默。

    良久,他开口询问道:“你还能供应多少粮食?”

    穆笙微微一笑:“也是十万斤左右。”

    崔田笑了笑道:“好,我们会统计好帮扶名单的。”

    他细想就知道穆笙为什么会找上他。

    有谁比管委会更清楚城中普通居民的状况?

    棚户区名义上也属于管委会管理。

    然而,生活在那里的都是一些边缘人,他们管委会帮扶的条件也有限。

    不过边缘人也有边缘人的好处,这些人是被忽视的群体,帮扶起来不至于引人注目。

    崔田一时间内心感到触动。

    没想到穆笙会有心做这件事。

    然而——与崔田满心感动不同的是,穆笙想着用这件事来试探一下管委会的态度。

    若真有心帮她办成这件事,那态度基本上是可靠的。

    毕竟要对口帮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考验的不只是资源调动的能力。

    若管委会只想拿着她的物资来谋利……这是穆笙想象最坏的打算。

    和崔田商议好,穆笙回农场等待对方的反馈。

    另一边,崔田转头把这件事告诉了崔良。

    要做成这件事,需要靠父亲调动资源的能力。

    “确实是有心了。”崔良听完不由得点头赞许道:“放心吧,我这边会安排人手做这件事。”

    “好。”崔田点头。

    接下来几天,穆笙安排楚妍和乔凤莲去城里棚户区打听情况。

    主要看管委会有没有切实的行动。

    作为曾经沦落过棚户区的难民,乔凤莲别提对棚户区内部有多熟悉了。

    因此三两下打听到了情况。

    回来农场时,乔凤莲道:“我之前在棚户区有认识一些人,跟他们打听的情况,这几天有管委会的人进入棚户区里走访,主要是实地了解一下棚户区里有哪些极端贫困户。”

    “好。”穆笙点头:“我知道了。”

    几天后,管委会统计定点帮扶的名单送过来了。

    管委会要筛选出合适的帮扶对象,其实操作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的是有路子可以查,复杂的是工作量大且繁琐。

    每个季度,管委会向城中每户居民发放定额的粮票。

    每户居民每季度兑换了多少数量的粮票,均记录再册。

    把目光集聚在那些只兑换了少数粮票的群体,再去实地核验下,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很快,崔田亲自过来驿站送上了一份名单。

    “这些是统计出来的帮扶户名单。”崔田道。

    穆笙打开名单查看。

    名单倒不至于要清晰地列出每户居民的名字,是按照居住地点。

    譬如,北境西区,帮扶对象15户。

    城中棚户区南区二巷,帮扶对象953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