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卫长公主》 60-70(第24/32页)

问题重点,“阿瑶,朕听闻琉璃乃是用陶土古法烧制而成,你用沙子不行的。”

    刘彻越想,越觉得刘瑶再做无用功,沙子能有什么用,一不能造墙,二不能种地,还不存水,听张骞说,在沙漠中,若是遇到流沙,基本上在劫难逃。

    刘瑶又瞪了他一眼,“你不信我!等着吧,反正不会让你赔钱。”

    刘彻无奈,想要劝一下,“你就不能烧些其他吗?烧沙子真的无用。”

    “那你给钱吗?给钱就弄其他的。”刘瑶打算将烧瓷的任务也提上。

    “……给,不过现在朕只给三千金。”刘彻伸出三根手指。

    刘瑶眨了眨眼,甜甜地伸出四根手指,“四千金,咱们各退一步。三千金太少,我花的太快,还是你出钱。”

    刘彻当即板着脸,“两千金!”

    刘瑶一听,唇角一翘,冷笑道:“六千金,你不给,我就拿着破碗在宫门口乞讨!”

    四千金不同意,她就不客气啦。

    “你敢!”刘彻脸更黑了。

    刘瑶佯装悲伤地望着屋顶,“一分钱逼死英雄汉,阿父,没钱的滋味你知道吗?”

    刘彻:……

    他接连对匈奴开战,花钱的地方不比她少,没钱的滋味当然明白,若是有钱,他也不会这么快想着削藩。

    不就是想尽快将全国控制在手中,好整合全部资源打匈奴。

    刘瑶阖眸感慨结束后,耳边没听到刘彻的动静,轻轻揭开右眼,正好对上对方拉着的黑脸,连忙又闭上眼,将头一扭,硬气道:“阿父,我说到做到。”

    刘彻见状,负手绕着她转了两圈,“阿瑶,你的公主府是想自己修吗?”

    “……阿父出钱的话,我出力也可以。” 刘瑶立马换上甜笑,唇边的弧度夹杂着几分谄媚。

    刘彻慢悠悠道:“三千金!”

    刘瑶乖乖道:“多谢阿父,我预祝你的新继承法能推行顺利。”

    “这样才对!”刘彻满意一笑。

    刘瑶趁他没注意,冲他吐舌头做鬼脸,没成想刘彻正好转身。

    刘瑶呆滞:……

    刘彻嘴角微抽,抬手扯了扯她的腮帮,无语道:“都多大了,怎么还这般孩子气。将来嫁人可怎么办?”

    听到这么刺耳的话,刘瑶抬脚就想再给他一脚,谁知刘彻早就预防,佯装不在意转身,然后坐到了御案后面。

    他拿起一卷竹简,一边打开,一边道:“你这毛病到底是谁惯得,等朕见了子夫,要和她好好说说,身为公主,不能太过刁蛮。”

    刘瑶杏眸微眯,大步走到桌案前,大手用力一拍。

    “啪!”

    声音很大,大的让莫雨等人心头都跳了一下。

    刘彻眼皮一跳,抬眸对上刘瑶灿若朝阳的笑脸,眸光愣了一下。

    这是生气还是不生气?

    刘瑶:“阿父,我的嫁妆,你先给我呗!反正我也缺钱,先用着,以后再还!”

    刘彻:……

    他就说,果然这样笑着没好事。

    刘彻不打算理她,指了指门口方向,“趁朕心情好,出去看着阿珏、阿琼他们,否则……”

    刘瑶还不死心,“阿父,嫁妆迟早要给我,我……”

    刘彻给莫雨使了眼色,示意他将角落架子的戒尺拿过来。

    “……”刘瑶立马转身跑出了宣室殿。

    刘彻失笑摇头,“这孩子什么时候长大啊!”

    莫雨笑道:“长公主还小,再说长公主聪慧善良,温婉秀丽,将来陛下的女婿怕是要挑花眼了。”

    长公主极少对宫人发脾气,若是论起来,可能还没有对陛下发脾气的次数多。

    不过这话可不能当着陛下的面说。

    “温婉秀丽?”刘彻仿佛听错了,“莫雨,朕没看到阿瑶有遗传到子夫这点啊!你确定没看错?”

    莫雨忍笑:“其实长公主与陛下和皇后都像。”

    长公主对卫皇后十分体贴,看诸邑公主和石邑公主对她依恋的模样,也知道“长姐”也做的不错。

    而且虽然长公主从小到大与陛下经常待在一起,但是几乎没有听到长公主给陛下说一些后宫的闲言碎语,不管是陈阿娇还是那些家人子,以陛下对她的宠爱,若是有人欺负她,随便在陛下面前说一句,就能解决问题,但是她没有,可见卫皇后之前教导有方。

    刘彻叹气:“朕觉得,阿瑶这辈子就不是温柔的性子,与其担心别人欺负她,不如担心她欺负别人。”

    莫雨:……

    心想,幸亏长公主离开了,否则陛下又要挨一脚了。

    ……

    年底的时候,刘瑶终于做出来一些成果,产出一些透明的混合物,经过推衍,确定问题还是出在窑炉身上。

    刘瑶叹气,只能再接再厉。

    就这样,元朔元年结束了。

    元朔二年,正月,刘彻下诏,正式向全国推行推恩令,表示诸侯王子嗣想平均分配遗产的,就赶紧上报,他好给他们封地封侯,他一定满足。

    一家人雨露均沾,才能和和美美,千万别客气。

    推恩令正式出台。

    此令一出,诸侯王几乎都品出长安的意思,但是他们又不能不遵从。

    以前除了嫡长子,诸侯的其他儿子都是小透明,只能依偎在老大身边,一生都被拿捏,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诸侯王罔顾人伦,敢侵占弟妻,不就是因为没权利。

    现在有朝廷发布的推恩令,相当于朝廷给了他们背书,让他们光明正大的抢权利。

    是想一家人和和乐乐地分家,大家都有好处可拿?

    还是让那些弟弟举报到长安,让朝廷以违法乱纪来降罪,或者更狠一些,直接将诸侯国给撤了,鸡飞蛋打,谁也摸不着好?

    同时被天下戳脊梁骂他们为父不慈?

    大汉以孝治天下,为的就是家族和谐稳定,只有小家稳定了,大国才太平。

    所以,谁能明面上拒绝推恩令?

    众诸侯王面面相觑,心里将刘彻骂了八百回,面上还是要保持慈祥的笑安抚子嗣,防止后院着火。

    很快,第一个示范性例子就出现了。

    刘彻的哥哥河间王刘德已经去世四年,留下十七个儿子,除了嫡长子刘不害继承王位后,其他儿子都碌碌无为。

    刘彻表示,他十分心疼侄子们,就开始给他那些侄子分侯,让他们在河间国有一块土地和收入,保留皇家的体面和尊严。

    于是……

    占地广大的河间国就被分成了零碎的十二个小国。

    除了河间王,其他封地最多不过是一个县,造反是不敢想的。

    而且这些人还要对刘彻感激涕零。

    朝野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