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长公主: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卫长公主》 30-40(第27/32页)

吃硬,于是将刘彻喊到长乐宫,抱着他哭诉一番,旁敲侧击地让他莫要轻易向匈奴出兵。

    刘彻:……

    那群官员真是不厚道,折腾个没完了,明明他都承诺暂时放下了。

    于是刘瑶这边又接收了一波唠叨。

    刘瑶拿着小毛笔在纸上抄写论语,敷衍地点了点头,“是是是……他们太过分了。”

    “……”刘彻不满刘瑶的态度,捏住她的小手,“阿瑶,难道你也不信阿父?”

    “信啊!我信阿父会打匈奴。”刘瑶笑眯眯地补充道;“朝中的大臣也信。”

    现在的状况,就是朝中的三公九卿了解阿父的性格。

    因为太了解了,就造成大家心里七上八下的,毕竟皇帝想干什么,他们作为臣子的,实在不好拉啊。

    刘彻表情一滞,有些尴尬地执笔在纸上写了“匈奴”二字,“阿瑶可认识这两字?”

    “匈奴。”刘瑶字正腔圆地念出来,嫌弃地推了推他,“阿父别捣乱,我抄的字都被你毁了。”

    刘彻:……

    “咳!张骞现在已经回到长安。”刘彻放下笔,将她拎了起来,抱在回来,“朕送他出行时,他一共带了一百三十余人,而今只逃回来五十余人,”

    “张骞已经给朕上奏,他这次回到长安修养两天后,打算再次启程出使西域。朕也应允他了。”对于张骞如此看重自己交代给他的使命和重任,刘彻很满意。

    “哦。”刘瑶愣愣地点头。

    ……

    三月初,离开长安,被困匈奴五年之久的张骞回到长安,他在驿馆洗濯一番后,就进宫觐见刘彻。

    在回来的路上,救援和护送他的校尉说,此次营救计划,是陛下身边一个太中大夫东方朔制定的,让他好奇,自己并不认识东方朔,对方为何对自己有如此善意。

    进入宣室殿,张骞见到了变得更加威武俊朗的陛下,中常侍莫雨与他离开前差别不大,还有一名留着短须,双目有神,唇角笑意不断的官员。

    对方见他看过来,拱手行礼道:“下官东方朔!”

    “!”张骞连忙回礼,“多谢东方先生出谋相救。”

    原来这就是给陛下出谋略救了他的东方朔。

    刘彻戏谑道:“他只能担你一小部分感谢,你要谢的人可是另有他人。”

    东方朔赞同:“陛下说的没错。”

    “还请陛下解惑!”张骞着实迷惑,难道还有其他大才参与其中。

    刘彻正欲开口,殿外传来刘瑶清亮的小甜嗓,“阿父,阿瑶来了!”

    东方朔眼神示意殿外,“正主来了!”

    张骞更加不解。

    “阿父”?

    来人是陛下的女儿。

    陛下最大的孩子今年不是才四岁吗?

    四岁的孩子就能与陛下讨论国事了?

    就在张骞纠结时,刘瑶已经蹦蹦跳跳进了殿。

    大眼睛扫视一圈,阿父、中常侍、东方朔……哦,还有一个陌生人,不认识,看年龄三四十岁,身姿挺拔,皮肤粗糙发黄,看着精神不怎么好,看他的衣服,似乎身家不怎么富裕。

    难道是阿父从民间寻的人才。

    刘彻偏偏还卖关子,“阿瑶,你猜猜他是谁?”

    “谁?”刘瑶翻了一个白眼,她一个小孩子,别说天下的人,就是宫外的人认识的也不多。

    刘彻:“猜猜!”

    刘瑶:……

    偏偏东方朔还在一旁起哄,“阿瑶肯定能猜出来,这可是你心心念念的人。”

    张骞低头看着还不到他腿边的小女孩,长得粉雕玉琢,真是可爱。

    刘瑶背着手,绕着张骞逛了一圈,时不时凑到他衣服上闻了一下,只闻到皂香味,什么都闻不到。

    她仰头看着面前的人,稚声问道:“你从哪里来?”

    张骞声音放柔,“长公主,鄙人是汉中固县人。”

    刘瑶小脸迷惑,她还是没有印象。

    东方朔说是她心心念念的人,她除了宫里还有卫家人,宫外其他人也不认识,更不用说汉中了。

    刘彻见她没想到,又给了她提醒, “阿瑶,他今年才二十出头,也就比朕小一些,你再想想,前两日你不是缠着朕要见一面吗?”

    二十岁?

    刘瑶看这么面前与东方朔外表年龄不遑多让的男子,脑中亮光一闪,“你从西域……匈奴回来?”

    她差点忘了张骞才被救回来,还没有去西域。

    张骞向刘瑶行了一礼,“鄙人张骞拜见长公主!”

    刘瑶吓得后退一步。

    真让她猜对了。

    “哈哈哈!阿瑶真是聪慧!”刘彻满意地摸了摸小家伙的头,“张骞,朕虽然心系你的安危,奈何匈奴王庭消息不好打探,朕一直不知你的生死,这个小家伙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你的事,天天吵着要朕将你救回来。”

    张骞目露惊奇。

    他出身寒微,认识的友人中也没有出身富贵的,居然能被陛下的长公主知道,实属是他的荣幸。

    不过他也知道这些不过是陛下的谦虚之词,单是因为小孩的几句话,还用不着陛下做到这一步。

    “多谢陛下解惑。”张骞眼眶渐渐发红,双眸满是感激,“微臣未能完成陛下托付的重任,请陛下降罪!”

    说完,双膝跪地,满脸愧疚,“而且匈奴还给了微臣一个妻子,此次微臣将她也带了回来,她已经怀了微臣的孩子。”

    刘瑶瞪大了眼睛。

    东方朔也一脸惊奇。

    这匈奴人挺上道的,看来为了拉拢张骞用了不少手段。

    “好事,快起来。”刘彻将他扶起来,大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离开时,朕也未当父亲,现在朕有了两个孩子,你也快要当父亲了,时间过得真快。”

    他在乎的是张骞的忠诚还有能力,对于匈奴妻子并不在意,只要对方对大汉没有危害,大汉愿意收留归顺的匈奴人。

    张骞:“让陛下见笑了。”

    ……

    三月底,张骞则是带着他的老向导堂邑父再次带着一百多随从出发西行,踏上了寻找大月氏的路。

    至于他的妻子张氏则是被他留在了汉中老家待产。

    刘彻也让人送了金银和锦缎作为封赏,以示朝廷的宽仁。

    ……

    这次张骞他们一行人的运气好也不好,幸运的是,匈奴刚刚从汉朝那里拿到了满意的报酬,放松了警惕,让他们顺利穿过由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这也是他们之前能从匈奴逃出来的一部分原因。

    不幸的是,在张骞被拘禁在匈奴这段时间,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大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的支持下,西攻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西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