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160-17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160-170(第17/22页)

眼泪汹涌。

    哭声传出屋外,那哭声里的牵挂思念,伏危怎会不?懂?

    他闭上了双目,暗暗呼出了一口浊气?。

    若是哪一日她真的要回去了,他希望她能多陪他几年?。

    至于子嗣,若真有?回去的那一日,为免她徒留牵挂,便算了罢。

    一百六十八

    家中行李都已收拾妥当, 就等翌日一早出发,往豫章而去?。

    离开前至余家拜别。

    余家人?早早便起来梳洗,把自己最体面的衣裳换上。

    余家大嫂去?给婆母梳头, 进了屋中,却见婆母神色木木地静坐在榻上,新衣还摆在一旁,不知在想什么?。

    “阿娘?”

    李氏回神?望向儿媳:“怎了?”

    “六娘他们?就快来了,先把衣裳换上。”

    李氏点了头:“先换吧。”

    余大嫂助婆母把衣衫换上,梳头时?,问:“阿娘可是因为刚和六娘见面, 就要分开, 心里?难受?”

    李氏沉默了片刻, 问:“六娘……你们?可觉得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两年未见, 我们?都不清楚六娘经历过什么?事,六娘也?不清楚我们?发生过什么?事。”

    “莫说我们?觉得六娘陌生, 六娘也?会觉得我们?陌生。”

    李氏陷入了思索中。

    半晌后, 幽幽的道:“算了,想那么?多作甚。”

    余大嫂把小姑子送来的银簪给婆母簪上, 心下?纳闷婆母的话。

    ——这话听着, 怎么?像是婆母自己安慰自己?

    继续戴上银耳环, 看了眼?,笑?道:“不过六娘是否陌生,但这颗孝顺的心从未变过。”

    李氏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

    不是从未变过, 是变得比之前的好了。

    装整妥当时?, 外头喊道:“六姐六姐夫来了。”

    胡姨娘和余大嫂扶着李氏缓缓出屋, 扶到厅堂落座。

    厅外有人?翘首以盼。

    望着女儿与女婿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之中,恍惚间, 李氏有种女儿出嫁来拜别的感觉。

    当初女儿嫁到伏家,不过只是衙差提前半个时?辰告知的话罢了。

    伏家怎么?样的,他们?都不晓得,大郎阻止的时?候,被打了一顿。

    强迫她嫁去?伏家,拜别什么?都没有。

    如今这般喜庆,还来拜别,像是弥补当初出嫁的遗憾一般。

    李氏那病弱苍白的脸上终露出了笑?意。

    儿女过得幸福便好,想那么?多做什么?。

    ……

    直至马车出了玉县,伏危心下?的担忧才渐渐散去?。

    虞滢低声道:“你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自半个月前余家兄嫂来后,伏危便睡得不安稳。

    半夜总会摸一摸她的脉搏,或是探一探她的鼻息,每天早间都会观察一遍她。

    伏危轻呼一息,掀开帷帘往马车前方?望去?,意味深长:“前路也?多有凶险,尚不能高枕无?忧。”

    听到这话,虞滢脸色微凝。

    伏危道岭南外大多地方?,世家豪强之间的势力紧张,剑拔弩张,私下?笼络势力。

    有的以一个拙劣的借口开战,输了便占据城池,势力割据,深究下?去?与造反无?异。

    世道乱糟糟的。

    玉县北去?,途径苍梧。

    苍梧城外的难民越来越多,若新帝让人?强行缉拿沈太?守,那么?就先要处理难民,给沈太?守争取了防备的时?间。

    沈太?守只需声明这些?人?是冒充本朝将士的敌军,引着屯军反抗一切都顺理成章了,最后哪怕屯军知道了真相,也?只能跟着沈太?守一块反了。

    入城时?,伏危目光在难民的身上稍作停留打量。

    面黄肌瘦的孩童依偎在父母身旁,孤寡之人?则目光呆滞的发呆,两鬓发白的老叟老妪满是沧桑的杵着拐杖,望着能吃的东西咽口水。

    哪怕沈太?守让人?施粥,但也?只是让他们?不至于饿死罢了。

    而在沈太?守的计划中,最无?辜的就是这些?难民。

    他们?的存在,似是这座城的挡箭牌。

    这辈子日子美满的伏危,恻隐之心尚在。

    若是猜不到还好,可猜到了还放任不管,良心难安。

    入城歇息一宿,明日继续赶路。

    只是入城之时?,盘查异常严,哪怕守城之人?认识伏危,也?要一一盘查过所?有人?与所?有物件。

    顺利入城,在客栈落榻后,伏危与虞滢交代去?一趟太?守府后,便出去?了。

    虞滢也?带了人?去?寻宋三郎。

    才离开客栈不久,护行的衙差上前,低声道:“余娘子,我们?被跟踪了。”

    虞滢眉心微蹙。

    现在这苍梧城几乎在沈太?守的掌控之中,能冒险监视他们?的,约莫只有沈太?守的人?。

    “装作没发现。”虞滢低声道。

    去?寻了宋三郎,他娘子已经生了孩子,时?下?正?在坐月子。

    生的是个小姑娘。

    虞滢把准备好的小银镯子送给了小姑娘,摸了摸小婴儿暖呼呼的小脸蛋。

    苏娘子见她这般喜爱孩子,开玩笑?的道:“东家这般喜爱孩子,怎不生一个?”

    虞滢朝着小姑娘笑?着说:“四处奔波,尚不宜要孩子。”

    她还没有做好要孩子的准备,伏危不提,她也?就不说。

    “也?是,这世道这样确实不太?适合,不说远的,就这两三个月来,苍梧城内盘查得非常严,想是因难民人?多杂乱才会如此。”苏娘子道。

    虞滢看向宋三郎:“未必眼?见的这般,还是要谨慎小心,准备好所?需,一有不对?劲就躲起来。”

    宋三郎听明白了她的提醒,点了头:“多谢提醒,我们?会小心的。”

    虞滢随后把一个荷包递给了宋三郎。

    宋三郎带着疑惑把荷包打开,里?边是几沓小纸,取出了其中一沓展开来看。

    看到内容时?,愣了愣,随即抬起错愕的目光看向虞滢:“弟妇你这、这是何意?”

    虞滢笑?了笑?:“此去?豫章,不知何时?再回一趟苍梧,路途遥远,运送货物有诸多不便,且也?耗费钱财,我便把面脂和胭脂的方?子给你了,往后由你自己来经营。”

    “这般贵重的方?子,怎么?使得!?”苏娘子震惊道。

    “没有什么?使不使得的,只是这牌子的名号莫要改,也?莫要为了省下?成本削减份量或是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